读《把时间做朋友》的一些感想

前段时间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做朋友》,在这里做个简单的笔记。

  • 关于时间的感知

李笑来在书中提到了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中的例子。柳比歇夫通过实践自己的时间记录法,在一生中积累了异常广博的知识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其实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偶尔驻足回首,却才发现有太多的计划没能完成,太多的雄心壮志一天天归于平淡。时间流逝了,而我们却没能从中获得当初想要的那些东西。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如果回首往事,却只觉得光阴虚度,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通过坚持不懈的时间记录,柳比歇夫似乎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感知力,时间的流逝对于他而言不是浑浑噩噩的,而似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柳比歇夫都是格外有意义的,他可以在有限的一生中完成那么的工作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尽管李笑来在书中不尽同意“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可我觉得柳比歇夫对于时间的这一认知恰恰好像理性的理财行为一样。一般正常人在心理学上有着“损失规避”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拥有一件物品时对它的价值评估,和损失一件东西时对它的价值评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容易注意到一般意义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而对于一个真正理性的理财者来说,损失与未得收益恰如一体之两面,是完全对等的。时间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自出生时起,就在不断流逝。我们对这现象过于习以为常,甚至感觉麻木。而其实理智的人应该想到,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是在损失。

书中在最后提及了父母对孩子“时间认知”的教育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某一天做一件让孩子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礼物、郊游或只是说一个故事,然后父母记录下来这件事当时具体细节。然后过上2、3年,重提此事,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深刻的人生,之后过上3、5年再提一次。这样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说来也巧,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不过倒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我很清楚的记得小学时候,一二叫低年级,三四是中年级,五六是高年级。低年级的时候无比地向往中年级,中年级的时候无比向往高年级。可等自己到了中年级却似乎觉得低年级时候的那种企盼淡化了,似乎进入中年级以后的我也并不是低年级时无比向往的那种生活。突然有一天,我对自己这想法感到有些恐惧。那不仅意味着一个时间坐标如此轻易地被我经过,也同时意味着经过它时我甚至毫无感觉。于是这一天我决定重新设立一个坐标。我站在床边,手摸着床单,自己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双手(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无比地印象深刻),对自己说,我要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一刻。其实,对自己说完这句话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一刻就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也许有些不甘心,我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而当我下一次想起的时候,没有惊恐,没有慌张,这一切就好像我当时做第二遍的感觉一样。我知道,那个坐标在不断离我远去,永远。读李笑来的书,我又一次重新想起了当初这一刻。不禁再次暗暗提醒自己,生命短暂,切勿虚度光阴。

  • 关于时间的管理

介绍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以后,李笑来在书中推荐了“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审计时间开销”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然而像柳比歇夫那样坚持记录一辈子的做法却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这样细致的记录-预算-开销至少不太适合我这样一个不喜欢对自己太过苛刻的人。一方面,我相信80/20法则在这方面也是适用的。通过认真审计日常活动中最浪费时间、最无意义的20%的习惯和行为,完全可以获得时间管理上80%的收益。至于剩下的20%,请自便!也许可以作为灵感的来源,也许消磨时间也是一种人性呢?信奉80/20的好处还在于,它让计划变的更有韧性。我也制定过太多无法完成的计划,甚至当这计划因为意外原因被打断会烦躁,甚至于迁怒别人。后来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计划在于坚持,然而和从不间断地坚持计划相比,偶尔被打断却能继续下去,来得更为难能可贵。80/20法则这方面显然更富于弹性,更易于坚持;另一方面,做过长时间的计划意味对未来的透支,未来的时间、意愿、选择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有成本的。过长时间的计划也往往低估这部分资源的价值。(李笑来在书中对计划的问题也有讨论,也挺有道理)

二、第二个原因在于,对多数人来说,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可行,也是有效的。这就好像一个外汇交易者固然可以以月或年为周期实践自己的交易系统,可这不仅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需要交易者客服短视思维,跨越更长的周期来看待问题。这两点本身就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与之相对,在一个以4小时线、日线或是周线的周期内,入门者更容易对自我进行控制,也同时拥有了更多实践交易系统的机会。短周期实践,快速迭代并做演进式推进也意味着更短的反馈周期,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

  • 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觉得最好的工具倒不一定是纸和笔了。工具,自然是顺手就好,符合各自的需要就好。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种:

  1. Google Calendar
  2. 很常见的日程管理工具。对我来说的好处,主要是个人的日程、提醒也可以放在上面,一周以后的也可以,一年以后的也可以。聚餐安排可以,生日提醒也可以。而且所有的通知都可以通过Email或者短信的方式提醒,实在是太方便了。如果使用Gmail的话,还可以在Settings-Labs里打开Google Calendar Gadget,这样,在处理日常邮件时,当天的日程也一目了然。或是再进一步,通过Google Sync把日程信息和手机等手持设备同步,就更加方便了。

  3. RTM(remember the milk)
  4. 现在的GTD(Get Things Done)理论里,似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任务列表在时间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任务列表是任务导向的,通过标签、优先级等进行管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和日程表是互补的。remember the milk是我很早就使用的一个工具,甚至比Google Calendar还要早,一直很奇怪Google为什么不收购它?除了前面提到的标签、优先级等功能以外,RTM可以很完美的和Google Calendar集成;安装Firefox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在Gmail使用,可以设置邮件标签,让打上标签的邮件自动列为待完成任务等;或是直接加入Remember The Milk Gadget for Gmail Labs 直接在Gmail中访问自己的任务列表。当然,如果愿意,升级成付费用户,还有iPhone, BlackBerry,WM的客户端可以安装。

  5. ManicTime
  6.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工具,用来记录在电脑使用时间。并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程序的使用时间,并形成图表统计。对于大量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学习、娱乐的人们来说,这个工具可以起到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中,时间记录和时间审核的功能。通过分析各应用程序在前台的使用时间,可以很方便的统计自己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了工作、娱乐、学习、还是闲逛?(友情提醒:由于ManicTime默认情况下不仅记录应用程序的名称,也记录应用程序的标题栏信息,如文档名,浏览网页Title等,所以为了保护隐私起见,可以在设置里去掉Track Windows Titles的选择。

  7. Blog
  8. 最后一个重量级工具当然是Blog。虽然Blog并不是一个很直接的时间管理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工具,它的作用却是全方面的。首先,它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中心,起到传统的笔记功能。若能妥善利用草稿、标签、站内搜索等功能,便可以通过积累、迭代、演进的方式完成信息的积累和整理;由于其书面表达的性质,也有助于将相关问题的以更为逻辑的方式组织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思考-行动-再思考的正向反馈环,推动自己前进。而反馈,正如《把时间做朋友》里所提到的,对于时间意识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其实,更进一步,每一篇Blog帖子都是一个时间的坐标,尊重并珍惜每一个当前的时间坐标,就是良好时间管理的全部,如果你没有,过去的坐标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提醒。;-p

《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奇怪的科学》

理查德·道金斯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的科普作家、生物学家,同时也是当代最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有《自私的基因》,《盲眼钟表匠》等多本科普书籍。

这次在TED网站上因为偶然的机会看到他演讲的视频。一时间,被深刻的哲思和优美的语言所打动,于是决定动手翻译成中文。也顺便趁此机会尝试了下Google新推出的翻译辅助工具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下面的这篇译文就是用这个工具辅助翻译出来的。

第一次翻译这样大段的东西,这才深刻体会到翻译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既要尊重原文的本意,又要兼顾中文的表达。更希望能把演讲中深刻的思想美以一种一唱三叹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一点恐怕我是没法办到了。

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科学松鼠会已经有了篇现成的译文。但我还是坚持自己把这篇给翻完了。有个别地方借鉴了红猪的译文,在此表示感谢!:D

——————————————————————————–

演讲视频地址:http://www.ted.com/talks/lang/eng/richard_dawkins_on_our_queer_universe.html

《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奇怪的科学》

理查德·道金斯

翻译:unicell
最后更新:2009-07-01

我演讲的题目是:《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奇怪的科学》。“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出自J.B.S. 霍尔丹(J.B.S. Haldane),著名的生物学家。他说道, “我个人隐约觉得,宇宙之奇异不仅超过我们所料想的,更超过我们所能够料想的。我疑心天地之间有着比任何哲学想象到,或是能够想象到的,更多的东西。”理查德·费曼将量子理论的精确性——基于实验的预言能力——与在头发丝的尺度来刻画北美大陆的宽度相媲美。这意味着量子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是正确的。然而基于量子理论的预言所需的前提假设是如此神秘而难于理解,以致于费曼本人也不得不评论道, “如果你认为自己理解了量子理论,那么你就没有理解它。”

物理学家求助于这样或那样自相矛盾的解释,这本身就是件多么奇怪的事啊。大卫·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题为《真实世界的脉络》的演讲中,采纳了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因为这个理论你最差也只能说它有些荒谬和浪费。“多重世界”理论认为平行存在着数量巨大且不断增加的宇宙。除非是通过量子力学实验这一狭小的舷窗,否则这些宇宙彼此之间是无法察觉到对方的存在的。这就是理查德·费曼。

译注:量子理论存在经典的“哥本哈根”解释与“多重世界”解释两种。后者最早由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于1957年提出。 -unicell

译注:最后一句是说多重世界理论能解释很多事情,尽管付出了引入更多世界的代价。-unicell

而生物学家路易斯·沃派特(Lewis Wolpert)认为, 奇异的现代物理学只是一个具体而特别的例子。相比技术而言,科学常常严重挑战着人们的常识。沃派特指出,每喝一杯水,你就有可能喝下了至少一个曾通过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膀胱的分子。(众笑)这只是基本的概率论。一杯水中分子的数量比全世界的杯子数量或是膀胱数量都要多的多。——当然了,克伦威尔或是膀胱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你刚刚吸进的一个氮原子,就曾经穿过高大苏铁树左边第三只禽龙的右肺。

“ 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能够料想任何东西?而这又是否能解释我们究竟能料想哪些东西?宇宙间会不会有些事物永远地超越了我们的理解力,但同时又没有超越某些高等智慧生命的理解力呢?宇宙间又是否有事物在原则上超越了一切心智——无论它有多么高等——的理解力呢?科学史是长长一串剧烈的头脑风暴,因为新一代的理论在本质上接受了宇宙中更加奇异的层面。我们现在对于地球是在自转——而不是太阳在天空移动——这一想法是如此的习以为常,以致于我们很难意识到这曾经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思想革命。毕竟,一切都是那么显而易见,地球是大而且静止的,太阳则小而会移动。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这一问题的评论。“告诉我”,他问道一个朋友, “为什么人们总说,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地球自转,这一想法是非常自然的呢? ”他的朋友回答道: “嗯,很明显啊,因为看起来太阳就好像在绕着地球转呀。”维特根斯坦回答说: “好吧,那要让地球看起来是在自转,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 ”(众笑)

科学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和所有的直觉相悖的事实,那就是即便像晶体和岩石这样表面看起来是固体的东西,实际上是几乎完全由虚空(empty space)所组成。一个我们所熟悉的比喻是这样描绘的,一个原子中的原子核就好象飞在体育场中心的一只苍蝇,而相邻的下一个原子,则是相邻的下一个体育场。因此,看起来最坚硬最结实最致密的岩石,实际上几乎完全是空的。这虚空仅被微小粒子所隔断,而这些粒子彼此之间的空隙是如此之大,以致于粒子本身的大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为什么,岩石无论在外观还是感觉上都是如此坚硬、结实、不可穿透呢?作为一名进化生物学家,我会这么说:我们的大脑经过进化,以使得我们可以在身体所处的这个数量级的尺度和速度下生存下来。我们从来没有进化出在原子世界中漫游的能力。如果有的话,我们的大脑就很可能会把岩石当作是空心的了。我们的手感觉到岩石是坚硬而且不可穿透的,完全是因为岩石和手这两样的物体彼此是不可穿透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大脑所构建“实心”和“不可穿透”这样的概念才是有用的。 因为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中等尺度的世界里为身体导航,而这正是在这个尺度下生存必需的能力。

再来说说尺度的另一端吧,我们的祖先也从不来需要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宇宙间行进。如果他们曾需要的话,我们的大脑理解起爱因斯坦会来的更加容易。这里,我想称这个我们在其中进化的、中等规模的环境为“中观世界”(Middle World)——这名字和“中土世界”(Middle Earth)无关。是“中观世界”。(众笑)我们是“中观世界”的居民,这一点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你会发现凭直觉就很容易理解,当一只兔子以“中观世界”物体常见的中等速率移动,之后撞上了另一个“中观世界”物体,比如岩石,那么它就把自己撞晕过去了。

译注:“中土世界”源自北欧神话,意指“人类居住的土地”。因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小说而闻名。 -unicell

译注:中观世界是相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而言。 -unicell

请允许我介绍陆军少将Albert Stubblebine三世,他是1983年的军事情报部门的指挥官。他有次盯着自己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办公室的那堵墙,决定采取行动。这行动听起来有些吓人,因为他打算穿墙进到隔壁另一间办公室。他起身从他的办公桌后走了过来。原子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他想着。是空间。他边想边走。我又是什么组成的?原子。他加快了脚步,这时几乎是在小跑。墙壁是由什么组成的?也是原子。我要做的只是把原子和原子之间的空间相合并。紧接着,Stubblebine将军的鼻子就重重地撞在了墙上。Stubblebine,这位手下有16000名士兵的将军,对于自己一次次的穿墙失败而困惑不已。他坚信,穿墙能力终有一天将会成为军中士兵的常规技巧。又有谁还敢和这样一支军队打仗呢?上面这个故事是我前几天在《花花公子》杂志中读到的一篇文章。(众笑)

我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顺便说一下,我读《花花公子》,是因为上面刊载了我自己的一篇文章。(众笑)伽利略告诉我们,不考虑空气摩擦,重的物体总是和轻的物体在同一时间落地。而在“中观世界”中训练出来的人类直觉却很难相信这一点。这是因为在”中观世界“,空气摩擦总是存在的。如果我们是在真空中进化来的,我们就会认为它们是同时落地的了。而如果我们是细菌,不断地受到分子热运动的冲击,我们的认识又会有所不同,可作为“中观世界”居民的我们体积太大,根本无法注意到布朗运动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生活是由引力所主导的,以致于表面张力几乎完全被忽视了。而对一只小昆虫而言,这两种力的重要性完全是和我们相反的。

图中左边的这位是Steve Grand,右手边的是Douglas Adams。Steve Grand在他的《创生:生命及其制造》(Creation: Life and How to Make It)一书中,针对我们通常对物质一词的偏见出言尖刻。我们倾向于认为只有实心的,有实体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物体。真空中电磁起伏的波动就显得就不那么真实。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认为,这波必然是发生在某种介质中的波动,他们称这种介质为以太。然而,实体的物质概念之所以能宽慰人心,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在“中观世界”中进化并生存的。在这个世界里,“物质”这个词是个有用的虚构概念。漩涡,对Steve Grand来说,就是和岩石同样真实的物体。

在坦桑尼亚的一处沙漠平原,伦盖伊火山(Ol Donyo Lengai)的阴影之下,有一座由火山灰组成的沙丘。这沙丘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整体移动。这在地理学上称为新月形沙丘。整个沙丘以每年17米的速度向西,在沙漠中移动。在移动中它始终保持着新月形状并向着号角的方向前进。当风把沙子从较缓的坡面吹向另一侧,之后当沙粒到了沙丘顶端就会滑向月牙的内侧,整个沙丘就这样移动起来了。Steve Grand指出,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像是一个波而不是什么永久性的物体。他恳请我们读者,“去回想一段自己童年的经历。——某个你记得清清楚楚的经历,某个即便你现在回想起来也还像是能看的到、摸的到甚至可以闻的到的经历。毕竟,小时候你曾亲身经历过,不是吗?要不然你又怎么会记得呢?注意,重磅炸弹来了:现在的你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件事。当那段经历发生的时候,组成你现在身体的每一个分子都不在那儿。物质从四面八方流经而过,暂时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你。无论你是什么,你都不是那些组成你身体的东西。如果这还没有使你脖子后的汗毛倒竖,那么再读一遍罢,直到它竖起来。因为这很重要。”

译注:事实上,新月形沙丘在顶端的沙粒滑落后,沙粒会因为气压的原因堆于月牙形的两侧。之后再逐渐被吹到顶端,如此反复。新月形沙丘是逆着风吹来的方向行进的。 -unicell

所以, “真实性”,不是一个我们可以仅凭简单的信心就去使用的词汇。如果一个中微子也有大脑,一个从中微子尺度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大脑,它就会说岩石确实是由虚空所组成的了。我们所拥有的大脑,是从中等尺度的祖先那里进化而来的,而我们的祖先是不能穿透岩石的。“真实性”,对于一只动物而言,只是它的大脑为了帮助其生存而产生的必需的概念。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从而也就存在着不同版本的真实性了。这一事实让人觉得不安。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真实的”世界,并不是它的本来面貌,而只是一个模型罢了。这个世界的模型经过了感官数据的校准和调节,它被构建出来并在我们和真实世界打交道时发挥用处。

译注:中微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它很少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能穿透几百亿千米厚的铅而行动几乎不受影响。 -unicell

模型的性质取决于我们是哪一个物种。飞行动物所需要的模型与直立行走、爬行或是水生的动物都不相同。一只猴子的大脑必须有软件可以模拟一个包含了树枝、树干的三维世界。一只鼹鼠用于建模的软件为在地下使用经过了特别定制。一只水黾的大脑则完全不需要三维软件,因为它生活在池塘的表面——一个艾德温·埃博特笔下的二维国。

译注:Edwin Abbott于1884年的小说《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书中描绘了二维国度的生物在多维世界中的经历。 -unicell

我推测,蝙蝠也许可以用它们的耳朵看到颜色。蝙蝠所需的,用来在三维空间导航以捕捉昆虫的世界模型,一定和其他在日间完成类似任务的鸟类,比如燕子,相类似。至于蝙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使用回声来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而燕子使用光线。这种输入变量上的区别则是偶然的。我甚至怀疑,蝙蝠把感觉到的色调,比如红色和蓝色,作为内在的标签,用来标记回声中某些有用的性质。——例如物体表面的声学纹理,粗糙或是光滑等等。蝙蝠利用色调的方式和燕子,甚至我们人,在利用色调对光的波长长短做标记的方式相类似。红色与长波段的光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重点就在于,模型的性质是由它将要被使用的方式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与其涉及的感官特征所决定。J.B.S. 霍尔丹本人也提到了生活在气味主导的世界中的动物。狗能够区分两种非常相似,并且稀释到很淡的脂肪酸:辛酸和己酸。两种酸的唯一区别,你看,只是其中之一的链上多了一对碳原子。霍尔丹进一步猜测,一只狗很可能可以通过气味将两种酸按分子量大小排列,就好像一个人可以根据发出的音符把钢琴琴弦按长度排列。请看,还有另一种脂肪酸,癸酸,它和之前的两种相当类似,只是又多了两个碳原子。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癸酸的狗,或许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出它的气味,就像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想像一只比先前听过的高一个音的小号。或许狗和犀牛还有其他嗅觉导向的动物通过颜色来感觉气味。就好像刚才讨论过的蝙蝠的例子一样。

进化使得我们对于“中观世界”尺度、速度的范围产生了直观的舒适感——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一部分狭窄的电磁频谱看作是可见光。而对可见光之外的频谱,我们却只能借助仪器进行观察。“中观世界”是整个物理实在中的狭窄的一部分,而这正是我们判断“正常”与否的范围。超过这范围的,对我们而言就异常的大,异常的小,或是异常的快。我们可以对小概率事件也给出这样的一个范围;没有什么是完全不可能的。奇迹只是可能性极低的小概率事件而已。一尊大理石雕像有可能会向我们招手;组成它晶体结构的原子可能都向着同一方向来回振动。由于原子的数量巨大,而它们之间又不存在运动方向上的默契,因此我们在“中观世界”看到的大理石,就显得岿然不动了。但雕像手掌中的原子仍然可能恰好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一次又一次地移动。这种情况下,手就会挥动,我们就会看见它在“中观世界”向我们招手了。而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小,以致于你如果从宇宙起源的时刻开始写0,直到今天你还没有把表示这个概率的0写完。

“中观世界”中进化并没有给予我们应对极小概率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生命没有那么长。在广袤的天文学空间和漫长的地质学时间尺度上,“中观世界”里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件就变成了一种必然。我们可以通过统计行星个数来理解这一点。我们不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颗行星,一个公认的估计值大约在1000亿亿到2000亿亿,或是到10000亿之间。这些数字提供给我们一种手段,用以表述我们对生命这一小概率事件的估计和猜测。如果我们在概率的频谱上加注上某种类似于地标的东西,那么它看起来就和我们之前见到的电磁波频谱差不多。

如果生命在每颗行星上只能发源一次,那么生命就是极为常见的了,再或者生命在每一颗恒星只能发源一次,抑或在每一个银河系只能发源一次,或是在整个宇宙只能发源发源一次(这种情况下,它一定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而其他的某个地方可能就出现青蛙变王子,或是类似这样魔术一样的事了。如果生命在只在整个宇宙的一颗行星上发源,那么这星球一定是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就是正在这里讨论着这件事。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相信是这样的话,生命起源的化学事件,其发生的概率低至1000亿亿分之一。而我隐约觉得生命在宇宙在是相当常见的。当我说“相当常见”的时候,生命可能依然是稀有的,稀有到没有任何一个生命之岛曾遇上另外一个。多么令人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怎样解释“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呢?是从根本原则上就比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还是仅比我们所能料想到的更加奇异?因为受我们这个在“中观世界”训练、进化的大脑的限制?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把自己从“中观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在数学方式之外,用某种直观的方式理解非常大和非常小的事物呢?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很好奇是不是可以从小就让孩子玩模拟量子现象的电脑游戏,比如模拟一个球穿过了屏幕上的两条狭缝,或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把量子力学的奇怪现象放大到可以感知的尺度,从而让他们熟悉“中观世界”尺度下的量子流。这样培养出来的后代可以让今后的我们更好地理解量子理论吗?同样的道理,一个模拟相对论的电脑游戏,物体在屏幕上表现出洛伦兹收缩现象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相对论吗?

最后,我想把“中观世界”这一概念应用到我们对彼此的认识上来。今天的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一种机械论的心智观:即我们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荷尔蒙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如果我们在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化学上有所不同,那么我们就会和现在有所不同,我们的角色也就会有所不同。但我们科学家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始终一致的话,我们在面对一个行为不端,比如杀害了儿童的人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应该是下面这样:这个装置有一个部件坏了,需要修理。然而我们不会这么说。我们—这其中包括我们最朴素的机械论者,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我——我们会说:“你这禽兽不如的东西,坐牢真太便宜你了。”或者更糟糕的是,我们会寻求报复,而这又几乎必然引发新一轮升级的反报复措施。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世界各地所能看到的景象。总之,当我们像学者一样思考时,我们把人看作复杂而又精细的机器,就好象是电脑或者汽车一样。而当我们恢复到作为人的那一面时,我们表现的就像是Basil Fawlty一样,他在“Gourmet Night”一集中因为汽车不能发动而狠狠地教训了它一顿。(众笑)

译注:Basil Fawlty,英国情景喜剧《Fawlty Towers》中的主角。 -unicell

而我们之所以将汽车和电脑人格化,其原因正和猴子生活在树上世界、鼹鼠生活在地下世界、水黾生活在表面张力主宰的平面世界一样,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化的世界。我们在人山人海中穿梭——一个社会化版的“中观世界”。进化使我们成为充满才华和直觉力的心理学家,从而可以更好地预测他人的行为。把人当作机器在科学和哲学意义上或许是准确的,但如果你想猜测这个人下一步会怎么行动,这就是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要想给一个人建立模型,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把他看作一个有目的的、目标导向的个体,他有着快乐和痛苦,也有着欲望、动机和负罪感,有时候则应当被谴责。拟人化并把人们的行为看作是有意图的,这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对人类进行建模的方法。这套建模软件在我们想到其他一些不适合建模的实体时,有时占据上风。就像Basil Fawlty和他的车,或是上百万妄想狂和他们所幻想的人和宇宙融为一体一样。如此看来,这些就都不足为奇了。(众笑)

如果宇宙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这是否仅仅因为自然选择让我们,只能去料想那些为了在更新世(Pleistocene of Africa)的非洲生存下来所需要料想的东西呢?抑或是我们的大脑如此地多才多艺,收放自如,以致于我们甚至可以训练自己,打破这个我们身处其中进化的盒子吗?又或是,无论某些生物(beings)多么接近于神,宇宙中都有些事情是如此的奇异,以致于永远地超出了它们哲思的所能梦想到的边缘?非常感谢。

译注:Pleistocene of Africa,非洲更新世,距今180万年至1万年之间,是人类出现的时期。 -unicell

英文原文:
Read more

关于中国的三本书

近来陆陆续续读了梁簌溟的《中国文化要义》,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还有吴思的《血酬定律》。看了这些书,我才明白原来古代中国并不算是封建社会,才明白民主制度为什么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等等等等。。。

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暴露出自己在中国问题上的营养不良。就好比这样一个常见的情形:一个人在某座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没有游览过当地名胜古迹。正因为距离近,反倒被忽视了。习以为常了,也就视若无睹了。在学校的历史课本里背过纪年,然而却体会不到由无数人生故事积淀下的岁月。看多了一成不变的宣传,反倒让人开始起疑,不断被重复的东西本身是否还有真正的生命力?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文明成就、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背后,又隐藏着些怎样的历史真相?

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才能在现实有所作为。然而历史的真正面貌,总是隐藏在那颗传说中的洋葱里。好在我们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无数的聪明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剥洋葱。作为一名读者,我感到。。。很幸福。。。

读《美的历程》有感

在人类枝繁叶茂的的知识之树上,美学无疑是不太起眼的分支。既比不像自然科学里的物理、化学、生物那样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像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经济、政治那样无所不在地造就了人类生活的风貌。美学长久以来给我的印象是抽象、艰涩的,一门纯粹为了理论而理论的学科。这或许是出自小时候家里的一本《西方美学史》留给我的全部印象。直到李泽厚的这本《美的历程》改变了一切。

什么是美?美就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事物。——这是初中美术老师在第一堂课上给我们的答案。可我总觉得这个答案不够明白。美是无所不在的。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天空海洋,人的相貌穿着、谈吐举止,诗歌,小说,散文,电影,雕塑,建筑,工艺品,数学公理,汉字。。。都各有各不同的美。有些人心中的美,在另一些看来不一定是美,甚至是丑的。有一些当时看来是美的事物,时过境迁,也不过尔尔。还有一些貌似不过尔尔的食物,却又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认为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而具备了深刻的美感。那么美究竟是依附于“让人身心愉悦的事物”呢?还是独立存在?所有美的事物的根本共同点到底是什么?美究竟是不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呢?

李泽厚的这本《美的历程》对我来说之所以格外珍贵,就在于它不仅高度概括地展示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艺术文学之美,而且用优美的语言、思辨的高度把什么是美,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青铜艺术狞厉的美,先秦艺术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时期人的主题和觉醒如何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时代美感;魏、唐前期、后期、五代及宋佛像的题材、面貌、风度是怎么变迁的,又是如何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相联系的;诗歌、书法,如何由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代心理决定了其艺术风格和韵味;宋元山水画又如何一变再变,从“无我之境”走入“有我之境”;。。。。。。

一口气列举这么多绝不是想说明这本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而只是想说明阅读这本书带给我的发现的喜悦。因为这不是一本知识手册,而是一本谈论美的书籍。而在阅读这一本书籍时的体验是如此美妙,我简直要赞叹这本书本身实在是太美了!这个美不仅来自于讨论的对象本身——上下五千年的艺术脉络,也来自于作者精彩的思辨、优美的语言,更来自于艺术和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思潮等各领域知识全方位的融汇贯通。这个时候我不禁暗自起疑,美学真的是知识之树的旁枝末节么??

摘几段美文分享一下 :

  • 讲青铜器纹饰的

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诗·商颂》)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依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 讲北魏雕塑的

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像、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固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间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美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

  • 说盛唐诗的

如果说,西汉是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的征服为特征,魏晋六朝是门阀贵族的艺术,以转向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特征,那么唐代也许恰似这两者统一的向上一环: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著。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唐代政府组织

根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整理的唐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架构图,三省六部一台及其职能。

汉代政府组织

根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整理的汉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架构图,三公九卿及其职能。

OYC – Death – Shelly Kagan – 笔记(1)

http://oyc.yale.edu/philosophy/death/

这是由耶鲁的Shelly Kagan教授07年秋天的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有视频)。前半部分主要偏重于死亡本质的形而上讨论(灵魂问题等),后半部分偏重于死亡在价值观上讨论(自杀问题等)。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提纲笔记。

1. 课程介绍 Course introduction

  • 该课程讨论的内容:前半部分,死亡的本质(形而上);后半部分,价值观
  • 关于课程讲授方法与评分原则等

2. 死亡的本质:二元观 vs. 唯物观 The nature of persons: dualism vs. physicalism

  • 一个问题:死后存在生命么?
  • 一个更为合理的问题:身体死亡之后”我”还存在吗?
  • 真正的问题:”我”是什么?二元观 Vs. 唯物观

3.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一部分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

  • 二元观与唯物观眼中的心灵(Mind)。唯物观:心灵(Mind)与微笑(Smile)的类比
  •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灵魂(的存在)?更一般化的问题,怎样证明一件不能直观感受的事物的存在?最佳解释推论(IBE,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或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
  • 二元观与唯物观:应用最佳解释推理(IBE)能否假定灵魂存在?

4. 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介绍,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二部分
Introduction to Plato’s Phaedo;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I

  • 柏拉图与《斐多篇》简介
  • 应用最佳解释推理(续):推理、情感、意识、自由意志?
  • 关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Determinism)的(两个)三段论

5.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三部分:自由意志与濒死体验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II: Free will and near-death experiences

  • 关于自由意志三段论的几则质疑
  • 另一个方向,应用最佳解释推理说明超自然现象?如鬼魂,超感知(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濒死体验,通灵(Séance)等
  • 以濒死体验为例
  • 有别于最佳解释推理的另一种理论:笛卡尔对于二元论的论证的思想实验

6.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四部分;柏拉图,第一部分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V; Plato, Part I

  • 对笛卡尔思想实验的质疑
  • 对于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7. 柏拉图,第二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
Plato, Part 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 the argum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forms
  •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
  •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

8. 柏拉图,第三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续)
Plato, Part I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

  •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 关于simplicity,invisible, decomposite,immortality的三段论
  • 苏格拉底:And so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or nearly so
  • Cebes的质疑(nearly indestructible doesn’t give us immortality),Simmias的质疑(invisible thing can be destroyed: harmony)
  • Invisible的解释与Shelly的质疑 (invisible: see? sensed? observed?)

9. 柏拉图,第四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续)
Plato, Part IV: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

  • the argument from essential properties(essential vs. contingent)
  • 对于一件事物存在与否的争论:由认为存在的一方举证

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观后感

看完了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终于忍不住想要写点什么。

兰迪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教授,在去年9月被确诊为胰腺癌后在卡耐基·梅隆向做了最后一次讲演,分享他人生的快乐、经验和体悟。“最后一课”在网上被下载超过1000万次,译成7种语言,流传极广。因为这次演讲,他被ABC评为年度人物,被《时代》周刊列入影响世界的100人,卡耐基·梅隆所在的匹兹堡将11月9日定为“兰迪·波许”日,布什来信称赞他的努力“反映了美国人灵魂中最好的一面”。

看兰迪的“最后一课”,首先是被他的乐观和幽默所打动。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却有着和平时一样饱满的热情。谈起儿时的梦想,谈起成长的经历,谈起父母、同事、学生,谈起他的妻子,我能听到的只有真诚和爱。把兰迪的“最后一课”放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背景下来考量其实并不一定恰当。这次演讲哪怕还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也丝毫不能减弱它的光芒和力度。这是一次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人生的一次回顾。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少数,善于讲演的人也是少数,兰迪正是这两者的合二为一。更何况他所讲的又是人生这一个重要的话题!看兰迪的演讲,我不禁想到了那本《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是加州理工的物理系教授,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又是以爱闹、爱玩、特立独行著称。也许他们两个人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对于他们留下的演讲和书籍,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他们的存在,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两个head fake,在兰迪没有说出来之前,我都想到了。这不是一次关于如何实现梦想的讲演,而是一次关于如何去过人生的讲演。生活在这个时代,会突然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技巧、教程、howto、guide。。。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调节心情。。。有时候不由生出些许反感,仿佛没了这些书人们就不会工作学习与人相处了一样。但不得不说,这些书自有它们存在的理由。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当然,我的经验仅局限于中国),人们一方面需要面对传统社会架构的瓦解,另一方面又得应付过去所没有的新环境、新问题。在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也许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忘记了,或者根本还顾不上人生的重要问题——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今天的中国谈论终极关怀也许还太奢侈,但相对于它的重要性而言,这个问题绝对是谈的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在纯粹的宗教和世俗之间,我们需要更多坦诚的、积极的、热情的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箴言。毫无疑问,兰迪的最后一课正是这样的内容。整个演讲过程中,他的坦诚和爱心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地留下“最后一课”的印象,这份遗留下的珍贵礼物,毫无疑问,只能属于他的孩子。然而我们又何其幸运,能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这最后一课!

关于死亡,我们经历的太多,“最后一课”也绝非先例。之前也曾读过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还有黎家明《最后的宣战》。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然而面对死亡这一共同的事实,他们又是何其相似!死亡是人生最后的神秘,然而又是为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神秘。当这一天或快或慢来到每一个人的面前,我们真的都准备好了么?“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生死无非是人生一体之两面,没有透彻的人生,又何来坦荡的死亡。“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这一种人生境界,兰迪无疑是做到了。兰迪的家人和朋友注定要承受更多的伤痛。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更多突如其来或是渺小的死亡面前,不得不说,对于兰迪,除了惋惜,也还有些许羡慕。

人生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姿态,是曾经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从最初的浑浑噩噩到后来的立志发奋,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那个时候的我,爱读刘墉的励志书籍,爱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尼采的“宁可去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然而很快我就面临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怎么办?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面对“平凡”这一件事?全世界有几个梦想体验零重力的孩子可以真正实现梦想呢?全世界又有几个人可以进入CMU学习甚至成为终身教授呢?如果不能——怎么办?直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通往其自身的解放之路,是一条自我完成的道路。这一条道路自内而外,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没有尽头。。。唯一重要的是:“If you lead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the karma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The dreams will come to you”。

链接

[1]. 2007年兰迪被ABC新闻网评为年度人物
[2]. 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
[3]. 下载链接@VeryCD

西藏历史事件年表(续)

根据M.C.戈尔斯坦(M. C. Goldstein)《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一书整理的西藏相关事件年表:
1895 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
1904 英军占领拉萨,9月7日签订《拉萨条约》;10月,十三世达#赖#喇#嘛逃亡至外蒙古的库仑。
1908 十三世达#赖9月28日抵达北京
1909 12月25日十三世达#赖返回拉萨。
1911 辛亥革命
1912 溥仪退位;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龙厦率领4名青年达到英国
1913 十三世达#赖重返拉萨;同年,“西姆拉会谈”
1914 龙厦离英;“麦克马洪线”的提出
1921 三大集团(擦绒为首的代本集团、三#大#寺为代表的喇嘛集团、藏政府中的保守官员)就扩军问题而发生的冲突;朗#色#林#札#仓事件
1923 九世班禅喇嘛出逃蒙古
1930-32 康区的汉藏纷争
1933 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土登贡培被流放
1934 龙厦倒台;黄慕松将军奉使入藏;九世班禅访问南京
1935 威廉逊出使拉萨
1936 赤门噶伦隐退
1937 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九世班禅圆寂于玉树的加拉颇章宫
1939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从安多出发前往拉萨 ;朗顿司伦被迫辞职
1940 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布达拉宫坐床
1941 热振辞职,大札摄政
1944 “林周宗”事件;热振寻访拉萨;沈宗濂接替孔庆宗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处长
1945 拉萨“大法会”
1946 西藏代表团赴内地出席国民大会
1947 “泛亚洲会议”;热振被捕;色#拉#寺#杰#札#仓之战;热振死于狱中;印度独立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昌都战役;11月17日,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12月达#赖出走,次年1月2日

西藏历史事件年表

根据天涯国观·奥塔《从全球视野漫谈现代西藏分离运动》一文整理的西藏相关事件年表:
8世纪 宁玛派始祖莲花生大师从西藏来到不丹,带来了宁玛教义,俗称“红教”。
13世纪 西藏高僧帕卓•杜果姆•希哈布来到不丹,传来噶举派竹巴系。
1246 蒙古阔端太子代表蒙古汗廷与西藏萨迦派第四代教祖萨班在凉州会晤,藏传佛教始传入蒙古,萨班并被蒙古统治者确立为西藏各地僧俗的领袖,阔端成为最早皈依藏传佛教的蒙古王室成员。
1251 元宪宗元年(1251年),八思巴继位为萨迦派教主。
1253 八思巴谒见忽必烈。
1258 元宪宗八年(1258年),忽必烈召集僧人与道士辩论道教经典《老子化胡经》的真伪,八思巴驳倒道教一方。
1260 中统元年(1260年),刚继帝位的忽必烈便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并授予八思巴统领天下释教(佛教)的职权。
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 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10年中,宗喀巴大师全面展开了他对藏传佛教的改革活动。
1409 明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在明阐化王、帕竹政权首领扎巴坚赞的支持下,于拉萨大昭寺举办了规模巨大的祈愿法会,藏语为“默浪钦摩”。同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正式形成。
1414 宗喀巴派其弟子释迦也失赴京朝贡,次年成祖封释迦也失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宗喀巴成了大国师之师,从此格鲁派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确认。
1418 释迦也失用明朝所赐的资财建成色#拉#寺,自此主寺甘#丹#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格鲁派在前藏的三#大#寺。三#大#寺的建成,奠定了格鲁派发展的稳固基础。
1481 噶#玛#噶#举派在后藏仁蚌巴势力的支持下,在拉萨附近修建两座寺院,以遏制哲#蚌和色#拉两寺的势力。
1565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仁蚌巴阿旺儿扎的家臣辛厦巴才旦多吉联合后藏的一些封建主推翻了仁蚌巴的统治,史称为藏巴汗。
1573 万历元年(1573年),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应邀抵达青海湖东的仰华寺与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会晤,俺答汗皈依格鲁派,成了护法王,接着东蒙古其余各部也相继改宗皈依格鲁派。当时双方互赠尊号,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含义是“遍知一切德智如海之金刚上师”。“达#赖”和“喇嘛”分别是蒙语中“海”与“上人”(德行宏大、智慧超群之人)的意思。
1602 在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授意下,格鲁派势力指认俺答汗的孙子云丹嘉措为“转世灵童”,是为四世达#赖#喇#嘛。万历三十年(1602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在土默特部蒙古军队护送下进藏学经和坐床,翌年到达拉萨。
1615 格鲁派传入卫拉特蒙古。
1618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藏巴汗噶玛丹琼旺波推翻了帕竹政权,建立第悉藏巴政权(噶玛王朝)。
1623 扎什伦布寺主罗桑却吉坚赞(后追认为四世班禅)与哲#蚌#寺上层喇嘛及蒙古土默特“拉尊”共同协商,确定阿旺罗桑嘉措为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并于天启三年(1623年)被迎入哲#蚌寺坐床。
1642 锡金国王接受藏传佛教授予的“却吉”(意为“法王”)的称号,锡金从此成为政教合一的王国。
1643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固始汗遣使向满清政府奏言:“达#赖#喇#嘛功德甚大,请延至京师,令其讽诵经文,以资福佐。”
1652 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固始汗再度“以劝导达#赖#喇#嘛来朝,奉表奏闻”。同年十一月,五世达#赖#喇#嘛率班禅活佛及固始汗的代表来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隆重接待,并赍送金册、金印,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亦喇坦喇达#赖#喇#嘛”,册文、印文均以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写成。在此过程中,满清政府也遣使进藏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指示他“作朕屏辅,辑乃封圻”。自此,满清中央政府正式肯定了固始汗对西藏地区的政治统治,并承认了达#赖#喇#嘛作为西藏地区宗教领袖的尊贵地位。
1654 顺治十一年(1654年),固始汗病殁于拉萨。
1666 锡金的隆德寺于1961年重建,历时五年,1966年竣工,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日必多吉率领160名僧众进驻该寺,这个寺院成为藏传佛教在国外的最大寺院,也是现代噶举派在国外传教的中心。
1679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世达#赖#喇#嘛任命桑结嘉措(1653—1705)为第巴。
1682 五世达#赖去世。
1697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满清政府发觉了五世达#赖去世被隐瞒一事。是年十月,15岁的“灵童”在布达拉官正式坐床,是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5)。
1703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拉萨正月大祈愿法会上,桑结嘉措和拉藏汗双方部众发生冲突,拉藏汗被迫退出拉萨。
1705 战事又起,桑结嘉措兵败被杀。
1713 清廷遣使齎金册金印,另封罗桑耶歇为“班禅额尔德尼”。
1717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格尔汗国的策旺阿喇布坦命其堂兄弟策凌敦多布(台吉)率兵六千由伊犁出发,取道阿克苏越天山,经叶尔羌(莎车)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过昆仑雪山,最后由新疆的阿克赛钦进入西藏。拉藏汗及其追随者抵抗失败被杀。
1720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帅两路大军再行征讨,并命令蒙古和西藏的台吉土司们派兵护送清廷册立的年仅12岁的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由青海塔尔寺移驻拉萨。
1721 康熙六十年,清廷废除了第巴总管西藏地方政事的制度,设康济鼐、阿尔布巴、隆布鼐等三位噶伦共同掌理西藏政务。
1723 雍正元年,补授了两位噶伦颇罗鼐与札尔鼐。
1727 雍正五年(1727年),后藏系的康济鼐、颇罗鼐与前藏系三噶伦内讧升格为武装火并,前藏系三噶伦在拉萨大昭寺达#赖#喇#嘛的卧室内袭杀康济鼐,并灭其满门。
1728 雍正六年(1728年),后藏阿里联军攻入拉萨,阿尔布巴等三噶伦逃入布达拉宫请求达#赖庇护。七世达#赖在颇罗鼐的压力之下交出三噶伦。随后清军开进拉萨,将前藏系中的三噶伦分别处死。叛乱后清廷改革西藏地方政治格局,设立驻藏办事大臣,明确西藏地方政权的管辖范围。
1729 清廷命七世达#赖#喇#嘛离拉萨东行,于雍正七年(1729年)到达理塘驻锡,一年后又旨令达#赖移驻泰宁惠远寺驻锡,时间长达六年。
1735 准噶尔汗国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向清廷乞和。雍正皇帝派兵督送七世达#赖从泰宁西返拉萨布达拉宫。
1750 乾隆十五年(1750年),珠尔墨特那木扎勒(颇罗鼐的次子)发动叛乱。清廷驻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设计诱杀珠尔墨特那木扎勒,此后七世达#赖#喇#嘛出面控制住了局势。
1751 清廷颁布了《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在废止西藏郡王的同时授命驻藏大臣与七世达#赖#喇#嘛共同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初步确立了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并行的双头政治结构。
1780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活佛班丹益喜到达承德觐见乾隆皇帝,同年因患天花而逝于北京。
1788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却朱嘉措(红帽系十世活佛,六世班禅同母异父的兄弟)勾结廓尔喀方面(尼泊尔部落之一)出兵,武力夺取清廷赐给六世班禅亲随弟子的善后财宝。
1791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方面派人入藏讨取“赎地”银未果之后,遂以西藏方面爽约为名再次大举入侵后藏。
1792 乾隆皇帝立即任命福康安率军直奔西藏实施武功庇护。大军一路打到加德滿都,廓尔喀王被迫签署了城下之盟,表示永不敢犯边界,并从此向中国称臣、五年一纳贡,沦为中国的藩属。朱嘉措只得自尽,红帽系活佛从此被清廷勒令禁止转世。
1793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颁布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明确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的地位,另外又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1888 3月20日,英军两千余人从锡金(哲孟雄)入侵,第一次英国入侵西藏的战争(土鼠年战争)打响。
1890 3月17日,升泰与印度总督兰斯栋勋爵在加尔各答签订《中印会议藏印专条》。清政府承认锡金(哲孟雄)由英国保护管理,认可其内政外交均应由英国人经办。这个条约彻底剥夺了西藏对锡金(哲孟雄)的宗主权,从此锡金被纳入英印帝国,成为英王最高权力下的印度土邦。
1903 1903年底,英国派遣麦克唐纳少将和荣赫鹏上校率领1万多士兵再次由锡金(哲孟雄)入侵西藏,要求与西藏政府“谈判”,遂引发了第二次英国入侵西藏的战争(木龙年战争),当时的13世达#赖#喇#嘛派藏军阻击。
1904 7月,英国人攻下战略要地江孜的攻击拿到了“前往拉萨的钥匙”。8月,英军开进拉萨,13世达#赖#喇#嘛被迫逃亡。9月7日,英国军队进入布达拉宫,强迫西藏地方政权签订了《拉萨条约》,条约规定:西藏必须向英国赔款,拆除要塞,开放商埠;英国则可以在亚东驻兵。在屠杀了四、五千藏人并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后,英军于9月中下旬回师印度。
1911 辛亥革命爆发。
1912 英国向国民政府的外交部提出了否定中国对西藏主权的要求,遭到国民政府拒绝。英国随即封闭了由印度进入西藏的一切道路。
1913 英政府开始煽动西藏当局宣布独#立,并利用袁世凯迫切希望得到各国承认以及得到国际借款的时机,迫使北京政府参加英国政府提出的由中、英、藏三方出席的“西姆拉会议”。在英国的唆使下,西藏代表在会上首次提出了“西#藏#独#立”的口号,并提出“西藏疆域包括青海、理塘、巴塘等处并及打箭炉”等要求,当即遭到国民政府代表的拒绝。
1938 拉木登珠被选为十三世达#赖的唯一转世灵童。
1940 拉木登珠在拉萨举行坐床典礼,继位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1948 2月,在伊•托引见下,“藏#独”代表人物夏格巴拜会了艾森豪威尔。
194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世班禅大师从青海致电拥护中央人民政府 请求立即解放西藏。
1950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先遣部队向西康藏区进发,一举击败了藏军主力。十四世达#赖#喇#嘛在随从附庸下逃向西藏与锡金交界的亚东县。同年11月17日十四世达#赖亲政。
1951 西藏地方政权(噶厦政府)于1951年4月份和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同年5月23日,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权代表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出逃的达#赖#喇#嘛回到了拉萨。
1954 十四世达#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56 1956年春,人民政府开始在藏区全面实行民主改革。
1959 西藏地方政权于在1959年3月10日撕毁《17条协议》,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于3月20日开始平叛作战。十四世达#赖流亡印度。
1960 9月2日达赖及其追随者于达兰萨拉成立了“西藏人民代表委员会”;同年9月在尼泊尔木斯塘重新组建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军事袭扰中国边境。
1961 流亡藏人在达兰萨拉宣布成立“”岗钦吉雄”(大雪国政府),成立“西藏人民议会”。
1962 中印战争。
1963 3月10日,流#亡政权颁布《西藏民#主宪章》(草案)。
1973 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访华,毛泽东催促尼方肃清其境内的西藏流#亡运动的军事力量。
1974 7月尼泊尔政府军包围进剿木斯塘营地。
1978 中国改革开放。
1979 中央政府与流#亡政权首次接触。3月中央政府主动邀请达#赖的哥哥嘉乐顿珠访问北京并由邓小平接见。达#赖的哥哥洛桑三旦带领第一个代表团来到西藏。
1980 3月份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81 1981年11月6日十六世噶#玛#巴#活佛在美国传经时圆寂。
1987 9月,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人权小组委员会发表了所谓西藏地位问题的“五点计划”。
1988 6月达#赖#喇#嘛提出成为后来“中间道路”雏形的“斯特拉斯堡七点新建议”。
1989 1月28日十世班禅圆寂;同年3月8日,为了应对1987年9月27日到1989年3月7日的十七个月内流亡政权在拉萨挑起的18次示威骚乱,中央对拉萨实行了长达419天的军事戒严;同年发生“六*四风波”;同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
1991 苏联解体。
1992 9月27日,伍金赤烈多吉在楚布寺坐床,继任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1994 7月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95 达#赖提出“人民公决”的设想。同年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在扎什伦布寺坐床。
2006 青藏铁路正式建成运行。
2008 3月,拉萨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