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在淡淡的秋季》

《在淡淡的秋季》

——顾城

在淡淡的秋季
我多想穿过
枯死的篱墙,走向你
在那迷朦的湖边
悄悄低语
唱起儿歌
小心地把雨丝躲避

——生活中只有感觉
生活中只有教义
当我们得到了生活
生命便悄悄飞离
像一群被打湿的小鸽子
在雾中
失去踪迹

不,不是这支歌曲
在小时候没有泪
只有露滴
每滴露水里
都有浅红色的梦——
当我们把眼睛紧紧闭起

哦,在淡淡的秋季
我没有走向你
没有唱,没有低语
我沿着篱墙
向失色的世界走去
为明天的歌
能飘在晴空里

1975年

打动我的诗——上天堂《印象》

印象
——上天堂

乌云游弋
如鸦群闷声飞过

我是一叶侧倾的白帆
沉隐于清黑的麦地

这生生死死的潮水
漩涡,一个接着一个

一个是祖父
一个是父亲
一个留给我

你说有光
我便飞驰而去
露重
霜重

却只是半生长芽
又用半生
掉叶子

2015/04/29/凌晨

云水《听雪》

 

听雪

——云水

这么久了,如此宁静
盖住了夜晚、炉火和睡眠的半个人间

一些声音,像能飞起来的事物
几段枯枝,或往事
几粒尘埃,或慢慢移动的温暖
风把它们撒在窗外
仿佛它们喜欢,被白雪的马群追赶

这么久了,我一个人坐着
我并不想告诉你
我也曾放出心中的马匹,并且欢腾着
跑到了你的身边

关于《一代宗师》

从我的一堆blog草稿中找到了这篇,决定把它继续写完……

看完《一代宗师》从电影院出来,毫不犹豫地在豆瓣给了个5星的评价。可后来,我又反复回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

是华丽的镜头语言?电影中大量的摆拍,一张张的照片定格还有段落结语,凝固下所有人物的面容、情绪,乃至历史背景。其实所谓的一代宗师,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一代又一代人。一代宗师一代人,经历着国家历史的的变迁,门派传承的兴衰,更有背后无数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起落。你看,那些焦点剧情中人们的眼神。强烈的画面感。时间固然是流水,时间也是那流水激起的一朵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或许,《一代宗师》打动我的,是内里涌动的中国式审美与情怀。中国式的审美,不拘泥于外表的形似,而在于内里的“气韵生动”。就像宫羽田与叶问的搭手,不比招式比想法。无招胜有招,一切均在机锋之间;又像宫二与叶问间的感情,若有若无,若无若有。蓄而不发。心境是灯,“有灯就有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可惜“见天地”易,“见众生”难,心意从来难相通。

又或许,只是这个关于已经逝去的年代的故事。注重传统,讲究师承,然诺重于千金。一次来往,一段情缘,一场恩怨。所有一切的一切,如同宫家的六十四手,全都相忘于江湖。

有时我在想,深邃的情感与世间其他一切丰功伟业没有区别,难以逃脱为世人所遗忘的命运。只是这样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关于英剧《Black Mirror》的一些想法

看完英剧《Black Mirror》,毫不犹豫地给了5星的豆瓣评价。因为它真实的影像呈现,以及深刻的洞见与讽刺。

Black Mirror,代表了那块无处不在、或大或小、深不可测的屏幕,是当代科技文明的象征之一。全剧共分三集,剧情、演员、导演各不相关,却都围绕着科技文明展开。无处不在的媒体与网络,登峰造极的虚拟现实生活,还有可以无限回放的忆粒装置。

原剧海报中有着这样的宣传语:“Thrillingly, Unsettlingly  Modern”。之所以现代,是因为影片中的科技背景设定。而这设定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遥远的幻想,而是科技发展的合理推测,甚至某种程度上必将会实现的未来。且略过第一集中已成为现实的媒体与社交化网络。第二集中游戏与现实的关系是被认真讨论过的未来十年的科技趋势(Seth Priebatsch: The game layer on top of the world)。而第三集中的忆粒科技会不会就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改造而开启的Neo-evolution?(Harvey Fineberg: Are we ready for neo-evolution?

海报的宣传语同样可被解读为:Modernly Thrilling and Unsettling。而之所以使人惊悚与不安,不在于科技文明描绘的未来,而在于科技背景下“人”的迷失。剧中三集虽然情节、背景各异,而故事的真正尖刻之处全都与性有关。虽然应是无意为之,但在我看来却是一个深深的隐喻。性与爱,无论何种科技文明也无法掩盖的人性核心。

说到底,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黑镜照射出的未来与自己了么?

博尔赫斯《Everness》试译

《Everness》

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翻译:unicell
最后更新:2012-03-03

不存在的事物唯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存留下料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
封存了将有和已有的月亮

这就是全部一切了:镜中数以千计的映像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
你的脸留下和将要留下的
已然、未然的形象

万事万物都是那包罗万象的一部分
属于这水晶般的记忆,宇宙
这艰难的过道呵,谜一样漫漫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一扇扇门相继关合
仅有在日落的另一方
才能最终见证那些原型与辉光

参考:

  1. 中译本1,王永年,《另一个,同一个》,豆瓣链接
  2. 中译本2,译者不详,出处不详
  3. 英译本1,Richard Wilbur,《Collected Poems 1943 – 2004》,豆瓣链接
  4. 英译本2,A.Z. Foreman
  5. 西语原文

一千零一个梦境

艺术家Shea Hembrey在题为“How I became 100 artists”的TED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如何虚构出100位艺术家连同他们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故事。不知怎地,就想起了《24重人格》里,精神分裂的主人公那段阳光灿烂的午后的描写——开着车,来到原野,在山顶“找到一个幽静隐密的地点,俯瞰着旧金山湾,把毯子铺在地面”……“12支汤匙放在毯子上,排列成一排”……用尖细的记号笔把那群分身的名字写在汤匙的柄子上……“于是乎,一个接一个,伙伴们轮流分享冻糕。大伙全都跑出来了,现身在大自然中,眺望着海湾。”

100 artists,说的是一场关于艺术的艺术;24重人格,说的是特殊患者的生命体验。他们的故事是如此的不同,而这感觉却又何其地相似!

无论是这场艺术,抑或是那个午后,我想,一切的美丽之处就在于——终于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一个人内心中如此迥异的自我,放在一起,铺排开,晾晒着。熨的平平展展,舒舒服服,心里暖洋洋的。

若是有可能,我是多想记录下自己的每一刻梦境。记录下那些面目不一、丰富多彩、涌动不息的梦境人生。那一千零一个记忆呵,总在黎明时分渐隐渐褪、消散于无形,像是一个个不能言说的秘密。

理论物理学家David Bohm曾说,“Individuality is only possible if it unfolds from wholeness”。事物不仅仅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更是由普遍联系所定义的。在这场关于“我是谁”的永恒追问中,梦不止于揭示与展现自我,更直接地参与定义了“我”。书写梦,也就书写了“我”;写下一千零一个梦境,只因它们,真实存在。

佛教相关概念中英对照

根据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世界宗教与死亡超克”中佛教一节,及维基页面整理的佛教相关概念与中英文对照。

 

四圣谛 – The Four Noble Truths

  1. 苦,”The noble truth that is suffering”
  2. 集,”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arising of suffering”
  3. 灭,”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end of suffering”
  4. 道,”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way leading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正道 – Noble Eightfold Path

  • 慧, Prajñā is the wisdom that purifies the mind, allowing it to attain spiritual insight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all things. It includes:
  1. 正见, dṛṣṭi (ditthi): viewing reality as it is, not just as it appears to be.
  2. 正思维, saṃkalpa (sankappa): intention of renunciation, freedom and harmlessness.
  • Śīla is the ethics or morality, or abstention from unwholesome deeds. It includes:
  1. 正语, vāc (vāca): speaking in a truthful and non-hurtful way
  2. 正业, karman (kammanta): acting in a non-harmful way
  3. 正命, ājīvana (ājīva): a non-harmful livelihood
  • Samādhi is the mental discipline required to develop mastery over one’s own mind.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contemplative and meditative practices, and includes:
  1. 正精进, vyāyāma (vāyāma): making an effort to improve
  2. 正念, smṛti (sati): awareness to see things for what they are with clear consciousness, being aware of the present reality within oneself, without any craving or aversion
  3. 正定, samādhi (samādhi): correct meditation or concentration, explained as the first four jhānas
十二因缘 – Twelve Nidānas
  1. 无明, Avidyā: ignorance, specifically spiritual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reality[47]
  2. 行, Saṃskāras: literally formations, explained as referring to karma
  3. 识, Vijñāna: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discriminative[48]
  4. 名色, Nāmarūpa: literally name and form, referring to mind and body[49]
  5. 六入, Ṣaḍāyatana: the six sense bases: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and mind-organ
  6. 触, Sparśa: variously translated contact, impression, stimulation (by a sense object)
  7. 受, Vedanā: usually translated feeling: this is the “hedonic tone”, i.e. whether something is pleasant, unpleasant or neutral
  8. 爱, Tṛṣṇā: literally thirst, but in Buddhism nearly always used to mean craving
  9. 取, Upādāna: clinging or grasping; the word also means fuel, which feeds the continuing cycle of rebirth
  10. 有, Bhava: literally being (existence) or becoming. (The Theravada explains this as having two meanings: karma, which produces a new existence, and the existence itself.)[50]
  11. 生, Jāti: literally birth, but life is understood as starting at conception[51]
  12. 老死, Jarāmaraṇa: (old age and death) and also 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a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sadness, and misery)

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作者于尔克·舒比格来自瑞士,96年因为这本书获了德国儿童文学奖(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Prize)。但,这并不是一本单单写给孩子们的儿童读物。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兼职业心理治疗师,舒比格似乎在这书里施了魔法,描绘出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还不那么明晰,仍在童年中的世界。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天地初创,是万事万物仍待命名的季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秘密和魔法还没有成为传说和回忆,城市会流浪,大山也有着咒语;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是一片需要不断去发现、去经历的天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在这个世界里,有温暖的厚大衣,幸福的母猪,也有孤单的大象和疲惫的骆驼;有觅到真爱的小女孩,也有悲伤的天使和来临的死亡。世界并不总是阳光和快乐的,因为在这个初生的世界里,太多的问题,却并不总有答案。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似乎触动了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童话拒绝范式,只关乎可能,关乎想象,像孩子一样。它无关于真,却关系于美。像是诗。一旦从求真的逻辑转而走向审美,便自成体系,就此完整起来。这样的美需要阅读,更需要体验和发现。

读《精神分析引论》

补一篇拖欠了很久的读书笔记。。。

在思想领域,弗洛伊德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闻名于世,更是就此颠覆了人们自以为是的理性至上的观念。若是回顾过去,设身处地的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情境,真正伟大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在于提出了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那些东西,而是在众人早已熟悉的“常识”中发掘出事物的另一层内涵。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莫不如此。

《精神分析引论》英文名是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实际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讲稿集。通读这本书,可以深深感受弗洛伊德本人在一片未知领域前行过程,从探索研究到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将对此陌生的听众们带入精神分析学的世界。对我而言,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全书第二编梦的研究为例,弗洛伊德从为神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怀疑起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对梦的传统理解和现存著作研究介绍梦的研究的困难,再从伏耳德与莫里的实验谈刺激与梦的关系。由梦的片段与梦的反应之间的差距,试图引导出梦的共同性质,如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等。并将昼梦作为梦的特殊一种做简要阐述。至此,完成梦的研究的开篇。

全书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的内容实为第二编的铺垫,以此建立梦的分析研究的初步框架,并为后续引出前意识、潜意识及其相互作用打下基础。在数据收集整理之外,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介绍开始梦的研究的三条通路。接着,以过失心理学为借鉴,引入自由联想的方法和手段。以此实验产生的大量材料引出“情结”的概念。

在破题与研究方法介绍之后,弗洛伊德正式提出梦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的假说,并归总显意(the manifest dream – content)和隐意(the latent dream – thought)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解,儿童的梦作为一种简化的梦的形式被提出并加以研究,并解释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如何造就了梦以及梦中元素。部分代替全体、暗意象和象征,是四种梦的元素和隐意间的关系。在象征一节中,弗洛伊德着手介绍了象征与性的关系。压缩、移置(displacement)、视像(visual images)、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是梦对于材料的四类加工方法。显意和隐意的关系,以及梦的加工方法作为精神分析框架的基本元素,在全书第三编又被进一步推广到神经病症候的研究中。

讲到这里,梦的研究框架已然成形。在更深入的主题中,弗洛伊德进一步探讨了梦的原始性(倒退作用)及幼稚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深入下去作为潜意识研究的入口,然而似乎越出了第二编的主题。欲望究竟是如何在梦中得到了满足?所谓的欲望的满足、两种冲突的协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弗洛伊德实际上需要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下(抗拒、压抑、创伤、执着等)解释动作的由起和欲止,并进一步阐述潜意识的精神历程。在第二编,弗洛伊德已然不慌不忙地埋好楔子,将全编作为第三编神经病研究的引线,将把全书引入一个更高层次。

真棒!!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