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在淡淡的秋季》

《在淡淡的秋季》

——顾城

在淡淡的秋季
我多想穿过
枯死的篱墙,走向你
在那迷朦的湖边
悄悄低语
唱起儿歌
小心地把雨丝躲避

——生活中只有感觉
生活中只有教义
当我们得到了生活
生命便悄悄飞离
像一群被打湿的小鸽子
在雾中
失去踪迹

不,不是这支歌曲
在小时候没有泪
只有露滴
每滴露水里
都有浅红色的梦——
当我们把眼睛紧紧闭起

哦,在淡淡的秋季
我没有走向你
没有唱,没有低语
我沿着篱墙
向失色的世界走去
为明天的歌
能飘在晴空里

1975年

打动我的诗——上天堂《印象》

印象
——上天堂

乌云游弋
如鸦群闷声飞过

我是一叶侧倾的白帆
沉隐于清黑的麦地

这生生死死的潮水
漩涡,一个接着一个

一个是祖父
一个是父亲
一个留给我

你说有光
我便飞驰而去
露重
霜重

却只是半生长芽
又用半生
掉叶子

2015/04/29/凌晨

云水《听雪》

 

听雪

——云水

这么久了,如此宁静
盖住了夜晚、炉火和睡眠的半个人间

一些声音,像能飞起来的事物
几段枯枝,或往事
几粒尘埃,或慢慢移动的温暖
风把它们撒在窗外
仿佛它们喜欢,被白雪的马群追赶

这么久了,我一个人坐着
我并不想告诉你
我也曾放出心中的马匹,并且欢腾着
跑到了你的身边

关于《一代宗师》

从我的一堆blog草稿中找到了这篇,决定把它继续写完……

看完《一代宗师》从电影院出来,毫不犹豫地在豆瓣给了个5星的评价。可后来,我又反复回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

是华丽的镜头语言?电影中大量的摆拍,一张张的照片定格还有段落结语,凝固下所有人物的面容、情绪,乃至历史背景。其实所谓的一代宗师,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一代又一代人。一代宗师一代人,经历着国家历史的的变迁,门派传承的兴衰,更有背后无数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起落。你看,那些焦点剧情中人们的眼神。强烈的画面感。时间固然是流水,时间也是那流水激起的一朵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或许,《一代宗师》打动我的,是内里涌动的中国式审美与情怀。中国式的审美,不拘泥于外表的形似,而在于内里的“气韵生动”。就像宫羽田与叶问的搭手,不比招式比想法。无招胜有招,一切均在机锋之间;又像宫二与叶问间的感情,若有若无,若无若有。蓄而不发。心境是灯,“有灯就有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可惜“见天地”易,“见众生”难,心意从来难相通。

又或许,只是这个关于已经逝去的年代的故事。注重传统,讲究师承,然诺重于千金。一次来往,一段情缘,一场恩怨。所有一切的一切,如同宫家的六十四手,全都相忘于江湖。

有时我在想,深邃的情感与世间其他一切丰功伟业没有区别,难以逃脱为世人所遗忘的命运。只是这样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博尔赫斯《Everness》试译

《Everness》

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翻译:unicell
最后更新:2012-03-03

不存在的事物唯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存留下料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
封存了将有和已有的月亮

这就是全部一切了:镜中数以千计的映像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
你的脸留下和将要留下的
已然、未然的形象

万事万物都是那包罗万象的一部分
属于这水晶般的记忆,宇宙
这艰难的过道呵,谜一样漫漫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一扇扇门相继关合
仅有在日落的另一方
才能最终见证那些原型与辉光

参考:

  1. 中译本1,王永年,《另一个,同一个》,豆瓣链接
  2. 中译本2,译者不详,出处不详
  3. 英译本1,Richard Wilbur,《Collected Poems 1943 – 2004》,豆瓣链接
  4. 英译本2,A.Z. Foreman
  5. 西语原文

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作者于尔克·舒比格来自瑞士,96年因为这本书获了德国儿童文学奖(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Prize)。但,这并不是一本单单写给孩子们的儿童读物。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兼职业心理治疗师,舒比格似乎在这书里施了魔法,描绘出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还不那么明晰,仍在童年中的世界。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天地初创,是万事万物仍待命名的季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秘密和魔法还没有成为传说和回忆,城市会流浪,大山也有着咒语;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是一片需要不断去发现、去经历的天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在这个世界里,有温暖的厚大衣,幸福的母猪,也有孤单的大象和疲惫的骆驼;有觅到真爱的小女孩,也有悲伤的天使和来临的死亡。世界并不总是阳光和快乐的,因为在这个初生的世界里,太多的问题,却并不总有答案。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似乎触动了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童话拒绝范式,只关乎可能,关乎想象,像孩子一样。它无关于真,却关系于美。像是诗。一旦从求真的逻辑转而走向审美,便自成体系,就此完整起来。这样的美需要阅读,更需要体验和发现。

读《精神分析引论》

补一篇拖欠了很久的读书笔记。。。

在思想领域,弗洛伊德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闻名于世,更是就此颠覆了人们自以为是的理性至上的观念。若是回顾过去,设身处地的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情境,真正伟大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在于提出了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那些东西,而是在众人早已熟悉的“常识”中发掘出事物的另一层内涵。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莫不如此。

《精神分析引论》英文名是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实际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讲稿集。通读这本书,可以深深感受弗洛伊德本人在一片未知领域前行过程,从探索研究到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将对此陌生的听众们带入精神分析学的世界。对我而言,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全书第二编梦的研究为例,弗洛伊德从为神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怀疑起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对梦的传统理解和现存著作研究介绍梦的研究的困难,再从伏耳德与莫里的实验谈刺激与梦的关系。由梦的片段与梦的反应之间的差距,试图引导出梦的共同性质,如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等。并将昼梦作为梦的特殊一种做简要阐述。至此,完成梦的研究的开篇。

全书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的内容实为第二编的铺垫,以此建立梦的分析研究的初步框架,并为后续引出前意识、潜意识及其相互作用打下基础。在数据收集整理之外,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介绍开始梦的研究的三条通路。接着,以过失心理学为借鉴,引入自由联想的方法和手段。以此实验产生的大量材料引出“情结”的概念。

在破题与研究方法介绍之后,弗洛伊德正式提出梦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的假说,并归总显意(the manifest dream – content)和隐意(the latent dream – thought)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解,儿童的梦作为一种简化的梦的形式被提出并加以研究,并解释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如何造就了梦以及梦中元素。部分代替全体、暗意象和象征,是四种梦的元素和隐意间的关系。在象征一节中,弗洛伊德着手介绍了象征与性的关系。压缩、移置(displacement)、视像(visual images)、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是梦对于材料的四类加工方法。显意和隐意的关系,以及梦的加工方法作为精神分析框架的基本元素,在全书第三编又被进一步推广到神经病症候的研究中。

讲到这里,梦的研究框架已然成形。在更深入的主题中,弗洛伊德进一步探讨了梦的原始性(倒退作用)及幼稚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深入下去作为潜意识研究的入口,然而似乎越出了第二编的主题。欲望究竟是如何在梦中得到了满足?所谓的欲望的满足、两种冲突的协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弗洛伊德实际上需要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下(抗拒、压抑、创伤、执着等)解释动作的由起和欲止,并进一步阐述潜意识的精神历程。在第二编,弗洛伊德已然不慌不忙地埋好楔子,将全编作为第三编神经病研究的引线,将把全书引入一个更高层次。

真棒!!不是吗?

一些《三体》读后感

提示: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剧透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绝对是近年来的科幻大作。就连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也较少见地用了5集的篇幅介绍《三体》三部曲,还提到说已被好莱坞买下了作品的版权。无论是三部曲的形式,还是基于基本规则构建出的庞大故事结构(宇宙社会学 Vs. 心理史学),读《三体》,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联想起《2012》、《独立日》的导演Emmerich正在采用《阿凡达》的技术拍摄《基地》系列,不由得让人暗暗期待起《三体》被搬上的荧幕的那一天尽早到来。

宇宙、文明,时间、生命,战争、社会,光速、黑洞,量子、维度……想想看,所有这些“终极”元素交织在一起,本身就是多么绝妙的图景。

读完《三体》前两本的时候,就很想把自己对于这两本书的微妙感觉给记录下来。然而这感觉又是复杂而难于记录的。一方面,故事中所触及的题材源自真正深刻的主题。在宇宙的尺度下,外星文明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墨子烈焰与人类早期文明对于宇宙模型的想象(兽皮与火海);三体文明可以封死人类的量子力学研究,自然界真的是自然的吗?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见面壁人希恩斯与思想钢印)《三体III》甚至对暗物质有着狂野的想象——二维化的星系;另一方面,小说过多的概念铺陈又给人一种堆砌的感觉。总有一种像是要在三部书里塞进一切的感觉。难怪网上有人会问,除去科幻的架子,这本小说还剩下些什么?

正如大刘自己在《三体I》的后记中所言,创作《2001太空漫游》式的“终极科幻小说”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三体》,很遗憾并不是这样的“终极小说”。即便如此,一部真正的成功的科幻小说也不应局限于所谓的类型文学。在我眼里,正是一些科幻以外的元素使得《三体III》胜于《三体I》,而《三体I》又胜于《三体II》。

《三体III》中的三篇童话,作为故事中的故事出现。内容曲折唯美,简单动人。然而如此天真的童话故事里却隐藏着宇宙的惊天秘密。童话的隐喻、象征,让含义的解读含糊而不确定,却因此增加了小说别样的美感。《三体III》后半部出现的“神”级文明,及歌者的描写更是如此。浅吟低唱的古歌谣,漫不经心的日常工作。地球文明通过太阳能量镜面发射的信号广播,在歌者的眼里是弹拨星星的笨拙行为,像是“母世界上古时代的游吟歌者弹起粗糙的墟琴”。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始膜”、“弹星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体I》中的1379号三体监听员,出于对三体生活的悲观和失望,而向地球发出了警告信息。而这也恰恰是地球人叶文洁发出那条改变人类命运的信息的初衷。穿越光年的距离,将希望寄予遥远的对方。孤独是否也是横跨宇宙的呢?

后设小说与平行宇宙

一直对某一类小说和电影的结构有着特别的兴趣。故事中有故事,梦境中有梦境。当时间、梦境和记忆交织嵌套在一起,究竟什么才是真相?绚烂旖旎的故事竟然是场梦吗?平淡熟悉的生活又隐藏了怎样可怕的真相?《十三度凶间》的世界外还有世界吗?《苏菲的世界》,我们自己是否也是书中的人物呢?《黑客帝国》里Matrix之外的Zion又是另一个虚拟现实吗?其实,这类所谓的后设小说(又称元小说,metafiction)与后设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们以某种程度上的自指,成功将读者和观众自身编织进一个更高层次的叙事结构里。毕竟,我们自己也可能只是更宏大故事里的一角。又或者,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当我们合上书本走出影院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现实世界远比小说和电影来得复杂神奇。在我看来,平行宇宙正是一种与之类似的“后设”理论。它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思索自身存在的位置与真实性。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不是观众,而是故事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链接

  •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multiverse),或称多重世界(many-worlds)理论,它不仅是科幻小说家的最爱,也是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早在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Hugh Everett就提出了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MWI),却未被主流物理学界所重视。50多年来,伴随着超弦理论(目前最有可能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终极理论)的发展,多重世界理论重新被认识和发展。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甚至这样说道,平行宇宙已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存在多少个层次的问题。

宇宙学家Max Tegmark在200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将现有的平行宇宙理论分为四类:

  1. 存在于我们可观测宇宙边界(Hubble volume)之外的平行宇宙。这些宇宙中的物理常数和我们所处的宇宙相同,只是粒子的排列与我们不同。然而由于这类平行宇宙无限的数量,概率决定了,最终会有和我们相同的宇宙存在。(Tegmark推测这样的宇宙离我们约有10^10^115米)
  2. 气泡中平行宇宙。一个泡泡中可能包含了第一类平行宇宙,而在一个泡泡之外,有无数多个(可能多达10^10^10^7的量级)与之相并列、相独立的泡泡。这些泡泡可能有着互不相同的时空维度和物理常量。
  3. 基于量子理论的平行宇宙。这一类平行宇宙基于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WI)。宇宙状态最终取决于其全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状态取决于波函数。传统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粒子的波函数在观测时发生了“坍塌”,从量子叠加状态“坍塌”成现实中的确定状态。而多重世界解释则认为,量子的叠加状态最终导致了宇宙发生了分叉,从而分裂成两个叠加态的伴生宇宙。而我们所身处的只是宇宙分叉中的一支。无穷多的事件不断在宇宙中发生——甚至一个人的一个决定(组成神经元细胞亚原子粒子的量子行为)——最终造就了无穷多个不断分叉的平行宇宙。
  4. 最后一类平行宇宙由Tegmark本人提出。前三类平行宇宙仅是初始条件或物理常数不同,而物理法则也可能不同的平行宇宙,被Tegmark归为了第四类。

图片来源:链接

  • Zooming Out

想象一下宇宙的浩瀚与无限吧!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太阳系第三颗的蓝色行星上。出于种种原因,环球旅行仍是生活在其上的极少数人们的奢侈梦想。然而即便是这个人们略微有所了解的太阳系,其大小和尺度仍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直观体验。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自从1846年被发现至今,还没有绕太阳运行一整圈,过完一个海王星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1号”和“旅行者2号”,每天飞驰160万千米。若是以太阳风层顶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两艘飞船直到今年——2010年——才能飞离太阳系。然而若是以太阳引力的边界——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界,那么它们还需要20,000年才能真正告别太阳系,驶向无限的星空深处。

整个太阳系,不过是位于银河系第三旋臂外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恒星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整个银河系拥有数千亿之多。太阳系的大小只在整个银河系中占了约0.0032%。我们可见的宇宙,约有1700亿个星系。银河系在其中也并不特殊。就直径而言,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就比它要至少大2倍以上(100,000光年 Vs. 220,000光年)。

然而宇宙中的星系相对于巨大的星际空间来说,又是极其渺小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系直径约为一千至一万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而星系间的距离则以百万秒差距的单位来计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整个宇宙几乎是空的。

好了,打住。请停下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镜头一路不停的拉远,无限广阔的星际空间,数千亿计的星系,千亿之千亿计的恒星,恒星系统里众多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行星上可能蕴含的历史、生命、知识和记忆——包含所有这一切的我们的宇宙,也仅仅是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而已。由于四类平行宇宙的层次并不相同,那么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能有着无穷多个独立于我们宇宙之外的平行宇宙。人们总说,200万年的生物演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宇宙的尺度及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这个蕴含了全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相对于更高一级的平行宇宙结构来说,又何尝不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呢?

图片来源:链接

  • 一沙一世界

不过且慢,这些甚至都还远不是尽头。

人体约有50至75万亿个细胞,其中约1/4为血红细胞。每一个血红细胞又包含了约2亿7千万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是由3032个碳原子4816个氢原子812个氧原子780个氮原子8个硫原子和4个铁原子组成的。其中碳原子核由6个质子6个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所组成(分别为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和1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

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黑洞——相对而言却是另一个极端,它们是天体中的巨无霸,是大质量恒星(10至50倍于我们的太阳)死亡后坍缩的产物。然而物理学家如今却猜测: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在超弦理论中,时空共有11个维度(10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除去我们可见的4个维度,其余的维度以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的形态卷缩在普朗克尺度(10^-35m)内。今天的超弦理论甚至建立起了黑洞与基本粒子两者间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卡-丘空间经过空间破裂锥形变换,大质量的黑洞就会越来越轻,最后转化为一个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光子)。换句话说,黑洞或是基本粒子,仅仅是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的某些相同的物理结构而已。

如果宇宙在高维空间里是闭合的(这也符合第二类平行宇宙的理论),光也不能从中逃离出去,那么,宇宙可能也只是一个黑洞而已。而这个黑洞又是否只是一个更高层次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呢?

依照超弦理论,弦的能量分为振动能与缠绕能两个部分,具体的分配关系和空间维度的半径R有关。弦的质量和力荷决定了基本的物理现象,而与这个总能量(质量=质能)在振动能和缠绕能之间的分配关系无关。这就意味着,在物理上,我们不能区分一个尺度是R的维度和一个尺度是1/R的维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尺度如此广阔的宇宙,从物理定律上是无法和一个极小的微观世界区分开的。

超弦理论更进一步指出,尺度的测量取决于我们用哪一种弦(轻弦还是重弦)作为探针。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世界里,轻弦是普遍的,因此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巨大的。而当宇宙处于大爆炸的初始阶段,或是宇宙大收缩末尾阶段时,随着维度半径R的变小(接近于普朗克长度时),弦的缠绕能与振动能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反转。此时的轻弦,变成了彼时的“重弦”,而现在的重弦,变成了那个时候普遍意义上的“轻弦”。于是,从我们今天意义上所理解的大收缩,实际上是另一种测量模式(现在的重弦,那个时候的轻弦)下的大膨胀。我们所理解的大膨胀,却是另一种测量模式下的大收缩。

一至多,内与外,大和小,竟是如此的相容和统一。

图片来源:链接

  • Reflection

现代物理学、宇宙学的进展,不仅极大革新了我们的宇宙观时空观,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介入了哲学与神学的传统领域。平行宇宙中一切都是概率吗?一件事情在概率上若是可能,那就意味着在无穷的平行宇宙深处,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精神、自我、生命和知识又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最奇妙的地方仍莫过于这其中的自指。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也是如此。人体中含有的铁以后的重元素,我们的太阳的温度并不足以产生它们。它们合成于我们的太阳产生之前爆炸的超新星。作为宇宙一部分的我们,思考起宇宙的结构、本质和意义。这本身是否是一种宇宙意识的觉醒呢?又或者,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协同演化?

参考资源

《真实世界的脉络》,David Deutsch(豆瓣
《宇宙的琴弦》,Brian Greene(豆瓣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Michio Kaku(加来道雄)(豆瓣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豆瓣
《上帝与新物理学》,Paul Davies(豆瓣
《宇宙》,Carl Sagan(豆瓣

《暗淡蓝点》,Carl Sagan(豆瓣
Wiki词条 – Multiverse
Wiki词条 – Metafiction
维度:数学漫步 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VeryCD
寻找隐藏的维度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豆瓣)(VeryCD
History Channel: Parallel Universe (YouTube 1/42/43/44/4)(优酷

Growing Up in the Universe

英国皇家学院圣诞讲座(Royal Institution Christmas Lectures)是每年一度面向公众,特别是年青人的科普讲座。自从1825年由法拉第开设以来,除1939-1942因二战暂停以外,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年一人,每年一题,其中不乏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例如1977年的卡尔·萨根,以及1991年的理查德·道金斯。

Growing Up in the Universe是1991年道金斯演讲的题目,长达5个小时,分为5段由BBC播出,2007年经由道金斯基金会授权发行DVD版。现在全片可在Youtube或是VeryCD上找到。

20年前的道金斯已是50岁了,然而他走上讲台,抬起双眼的一刹那仍深深地把我电到了。就这样,20年前,台下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围在讲台四周,道金斯优雅的英音响起,一场关于进化论的精彩讲座就这样开始了。

费曼曾说,教育传授给人的,不应是知识——而是惊奇。这惊奇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打动着你,种在人心底。时机合适,或许就会发出芽来。虽然是20年前的讲座,但走马灯一样轮番展示的标本、图画、音视频资料实验,频频的互动,甚至连计算机虚拟现实这样的手段都用上了……让人难有片刻的分神。外加道金斯哲思般的语言,清晰的逻辑,5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把这颗惊奇的种子种的很深很深。。。

在演讲的开头第一部分Waking Up in the Universe里,他促请我们从熟悉的麻木(anesthetic of familiarity)中惊醒,在这个我们自己身处的宇宙中苏醒,睁眼打量这个世界。一张纸如果对折50次,其厚度可以从地球到达火星,一个细菌一天之内就可以繁殖50代,而生命从最原始的单细胞演化到人,花费了近3.5亿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身,都是多么地稀有和珍贵!

从时间尺度上看,宇宙开始于约140亿年前,大约至少还有60亿年直到终结。过去的漫漫时光停留在巨大的历史黑暗里,未来对于我们也同样未知。当下,是这个无尽的黑暗巨尺上细小的光点。而我们身处在这2亿个世纪中的一个,其概率相当于在伦敦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上硬币,落下的时候恰好砸死了一只特定的蚂蚁。

从空间尺度上看,我们觉得一只螨虫是那样陌生,一只蜜蜂的腹部上居然还有寄生虫??微观世界对我们是如此陌生,正如我们同样难以理解宇宙这样的宏观尺度一样。

甚至于我们的人体本身,又何尝不是处处惊奇?人体的血液中有6 thousand million million million个血红蛋白,它们以每秒400 million milion的速度被销毁和再生产出来;每两个神经元细胞有约2000个连接,全部神经元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25圈;人体内全部的细胞膜总面积,有2000英亩(8.1平方千米);全部的线粒体首位相连,可以绕地球2000周。。。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卡尔·萨根在《暗蓝淡点》一书提到过一种换位思考,若我们是外星生物,驾着飞船渐渐飞抵地球会看到些什么。道金斯在这部分讲座中也用了同样的换位思考,这个世界如此令人惊奇,只不过”We didn’t arrive by a spaceship, we arrived by being born.”

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成长,”growing up”是指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也是指生命从单细胞演化至今的过程;是指生命形态的演变,更是指生命对于宇宙理解的生长。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链接

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