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镜子中的物体是左右颠倒,而非上下颠倒”的一些想法

听同学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镜子中的物体是左右颠倒,而不是上下颠倒呢?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仔细考虑了一下,自以为大致是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出于好奇,顺手google了一把,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并不多。即便是网上存在的一些讨论,也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并没有深入下去。所以在这里说一下我的想法,以供参考。

这个问题据说是微软的一道面试题,另有一说是剑桥大学对新生的面试题。无论是真是假,至少在某种程度说明了这是一个相当“特别”的问题。而它之所以特别,其实就在于它的似是而非。“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这个命题,第一印象感觉是对的,也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但是细一想来又有很多的漏洞。其实这恰恰是这一类命题的价值所在,看似矛盾,说不通的事情,可能是命题本身的逻辑存在问题,也可能恰好揭示我们的习惯逻辑中不合理之处。爱因斯坦说,“No problem can be solved from the sam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that created it.”对此,我深表赞同。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当然还得从问题本身说起。“颠倒”一词本身是有误导性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镜子里的人和真实的人是完美对称的。回顾一下我们所熟悉的初中数学概念。一条线l1与另一条线l2关于x轴对称,就意味着,做任意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该线与l1、l2的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都相等。这是平面内图形关于线对称的情形。而照镜子其实就是三维立体图形关于平面做对称。从这个定义来看,镜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颠倒的问题。头和头的镜像对称,脚和脚的镜像对称,左手和左手的镜像对称,右手和右手的镜像对称。做任意一条和镜子平面垂直的线,它和物、像的两个交点到镜平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也就说关于镜平面是对称的。

说到这里也就解释这个问题“而非”的一面,那么它又为什么“似是”呢?提问者(或者问题的设计者)其实想问的是:为什么镜子里的那个人跟真人比起来,看起来会是反的呢?为什么你的左手会是镜子里那个人的右手呢?为什么你的头不是镜子里那个人的脚呢?

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得从平面内曲线关于线对称说起。G.Gamov(伽莫夫)在他的名著《从一到无穷大》为了解释弯曲空间这个概念,提出了一种假想的二维扁片生物。一头平面内的侧身驴,有向左和向右两种。尽管它们在形状上完全相似,但是一头面向右的侧身驴无论在平面内怎样运动,都无法变成向左的侧身驴,除非我们把它拿起来在三维空间翻个身再放回去。Gamov在书中也提到一种左侧身驴和右侧身驴相互转化的可能,那就是在发生了扭曲的莫比乌斯面(Möbius Strip)上。但是如果一头左侧身驴没能幸运地找到莫比乌斯面的入口,它仍然有可能观察到和它相反的右侧身驴的模样。答案很简单,看一面镜子!当然了,对于二维扁片生物来说,它的镜子是一条线,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那根x对称轴。而对于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来说,同样存在形状完全相似,却“永远无法”(假如不通过黑洞这样连接三维世界和四维世界的通道的话)相互转化。但万幸的是,我们有镜子!镜子里的像,左手系与右手系和真实的物体是完全相反的。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够克服四维空间,实现了瓦普跳跃飞行。那么当一个人重返三维空间的时候,他就变成旅行之前他在镜子里的模样了!

当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对镜子有了莫名的敬畏感。面对来自另一个空间的自己的模样,难道不是很神奇么?原来我们每天都会做如此不平凡的一件事:面对另一个自己刷牙、洗脸。:-p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我的猜测是这样的:二维图形关于线对称,其本质是将两个二维图形映射到一维空间(线)上,并在映射点两两对等。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二维图形映射到一维空间,并根据映射信息重建二维图形的过程。在这个映射的过程中我们损失了一个维度的信息,并在重建中根据“对称”的原理补充了该信息并重建二维图形,得到一个相似却绝不相同的像。三维物体关于平面对称也是一样,在映射到镜子平面上损失了一个的信息(从三维到二维)。关于镜子平面重建的像已经补充了失去的信息,但是根据“对称”,这是一个相似却并不相同的像。而损失的这个维度,其实就是三维世界里和镜子平面相垂直的一个纬度。

最后还想简单感慨几句,科普其实有它丰富的内涵,并不像宣传科学知识那么简单。就像信仰远比宗教一词内涵丰富一样。我以为,科普应该更多地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探索态度的介绍和传达。我也是偶然的机会读到了Gamov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一发不可收拾,从没想到相对论可以用这么简单的道理说清楚。之后就找了Gamov的《从一到无穷大》来读。再然后就发现,这方面值得一读的书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马丁·加德纳的《从惊讶到思考》,比如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比如R.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比如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最后推荐一下三思科学网(oursci.org),上面有不少科普文章和书籍,上面几本书的链接也都来自那里。

本来想贴几张图说的清楚一点,实在麻烦,也就作罢。

也说信仰 (二) 正信希有

* 所谓正信
==========
什么是信仰?信仰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部金刚班若波罗密经,佛祖再三告诫我们所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只有断见思二惑,才能解道、悟道、了脱生死,获得超凡入圣的大智慧。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听了一些福音讲座,有各式各样的学者分享他们关于信仰的种种认识和体会。说到了十字架的意义,说到了救恩的凭据……让我惊讶的是,即使是这些关于教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才会有这些讲座,因此,我才会听到”一个基督徒,如果不了解十字架,就是不了解我们的信仰”。

究竟什么是信仰呢?究竟何为正信呢?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总有着太多的误解。

* 众说纷纭–从误会说起
==========================
众所周知,可又从来少有人讨论,当它被提到的时候多数是被歪曲的时候。在中国,某种意义上,信仰和性的地位大致相当。

迷信、宗教、有神论、无神论、唯心、唯物、神学、科学还有信仰混做一团,一不留神就沦为彼此的枪靶,着实让人叫屈。

信仰不等同于迷信。”迷信”在百科全书上的解释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英语的解释是irrational belief or practice resulting from ignorance or fear of the unknown。这至少说明两点:一、迷信本身不包含道德层面上的贬义。二、”迷信”这一状态是真正有信仰追求的人所要避免的。如果换一个说法,”迷信”也就是佛祖要我们断的”见惑”,也就是教会的长老向兄弟姊妹们澄清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就我所接受的教育而言,迷信常常和封建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是它给人留下坏印象的根源之一。可是封建又能说明什么?不过是一种社会形态。就算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也大可不必口诛笔伐。梁实秋说文学应该描写永恒的人性,结果被鲁迅狂批,说汗也有香臭之分。可是当中国从狂热的年代中苏醒过来,涌现出所谓的”伤痕文学”,关注的又何尝不是人性?!

信仰不等同于有神论。从物理形体的神,到人格化的神,再到某种泛在的神,有神论本身也同样经历着”迷信”到”正信”的转折。当无神论者自得地抗出现代科学大旗来证明无神的时候,却忘了我们未知的事物是何其之多。然而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无论是有神论的何种阶段,信仰总是存在的。所以佛教徒说自己是有信仰的,共产主义者也说自己是有信仰的;非但如此,中世纪的天主教徒,现代社会的基督徒,甚至一个非宗教信徒都可以是有信仰的。

* 我眼中信仰
============
信仰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就宗教而言,信仰是一种救赎的凭据。佛教许诺的转世也好,基督教的所谓得救也罢。现代人似乎并不在意那么”久远”的未来。物质生活的丰富伴随着精神家园的沦丧,空虚,落寞以及永恒的孤独感,使得宗教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人本身是不完整的”,”有了天父的人是无敌的”,”人是有宗教性的”–无论哪一种表述,都说明了信仰对于人的意义。

因为宗教填补了人本身的空缺,所以个人眼中的世界,以及世界之中的个人都开始变的美好。然而在我看来,这一意义层面上宗教和信仰仍有分别。显而易见,人所向往的那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以及向往本身才是一种信仰。以此境界说明自己意义的宗教不过证明了自己作为手段和途径的有效性罢了。当然,宗教的内涵并不局限于此。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一种对真善美的渴望,一种事业上的终生追求,一种身体力行的人生信条,不是都能算作信仰么?

* 宗教是一种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种人生选择
========================================
宗教和信仰的差别可能在于前者和世界观联系的更为紧密。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宗教,它总提供了一套解释世界的框架。而这套世界观的认同也是人们接纳宗教的原因之一。

就在世界观、思考方式这个层面来说,是诉诸理性,还是诉诸权威?正是罗素赖以划分科学、哲学以及宗教的依据。在为理性所支撑的现代社会,宗教遭受了很多置疑。”以何种手段来证明存在的合理性”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问题,因为这仍是一个需要凭借理性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倒也不失为一种相当有趣的思维方式。

从宗教来看理性,我们又为什么这么喜欢问问题呢?仅仅是让我们自己觉得舒服?活的轻松,死的从容?如果是这样,那么理性又何尝不是人的宗教性呢?

总结一下,综上所述,宗教是一种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种人生选择。 :p

也说信仰 (一) 引子

也说信仰

(一)引子

听说全球有四十亿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这么一想,敢情地球上没有信仰的人都集中在了中国?

又听说一次,有人在中国校园里看见一名阳光、自信的女生,于是好奇地和她聊起来。问她所学的专业,这名女生昂起头来骄傲地说”我学的是经济管理!”。这个人后来去了德国的校园,同样见到一名阳光、自信的女学生,聊天时又一次问起专业,她同样昂起头来骄傲地说”我学的是哲学!”

虽然是个笑话,可多少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貌。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中国人,一定会更加向往那个失落的精神家园。空虚?或是无聊?价值的缺失和信仰的真空究竟需要用什么来填补?各式各样的误解和见怪不怪又要靠怎样的智慧来洗涤?

一切也许都是问号,可是终究好过那些波澜不惊的逗号和句号!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高更在他的这副名画上留下了永恒的追问。

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这是康德,这位葛尼斯堡的晦涩哲人一生孜孜以求并力图解答的难题。

今天,我们开始关心自己的装束和打扮是否体现出品味与时尚;今天,我们可以夸耀手中的电脑与网络能与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相媲美;只恐怕少有人再会拥有这样和那样的困惑,只恐怕少有人能再去深情地凝视星空,神游那个未知的彼岸。

在我们和这个世界彼此相忘之前,信仰能帮助我们么?

摄影:虚幻抑或真实?(三)

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ps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数码时代不懂ps简直和文盲无异”,大致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吧。可是也有的时候,别人看着我的照片,一脸坏笑,”小样儿,ps的吧?”

好了,问题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有困惑,有思考,有解释,有表达,看上去还不错! ^_^

言归正传,这一讲我们就来探讨一下ps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当然这个”法”不是法律,而是一种道。合法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合理性,它追求的不是普适的标准,而是多元化的理解和诠释。

那么什么是ps呢?奉之为圭臬的,弃之若敝屣的,又都是怎么认识ps的呢?我不想多说前一种观点,无论他们是否认识到内容胜于形式,这种说法本身都有它的道理。而后一种呢?批评甚至否定ps的人,我觉得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误解。持这种说法的人总认为ps破坏了照片原有的真实,所以他们选择了拒绝。可是在数码时代,这个”真实”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胶片时代就不值得怀疑,只不过这样说下去就引出另一个话题了,还是不展开了先)

数码相机内部采用CCD或CMOS做感光元器件,上面分布着许多感光点;每个点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进行感光,并将感知的光能转换为电荷;这样所有感光点记录下的信息就是照片的来源。没错,仅仅是来源而已。数码相机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感光点记录的原始信号到最终在存储介质上我们看到的相片,这其中还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表现在相机功能上,就是各式各样复杂的调节与设定。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这张图是Nikon D1系列相机内部的图像处理系统。(标记意义如下: A:總計1,005筆資料 B:色彩資料 C:基礎資料(小群讀取) D:參數 e:色彩 f:亮度 g:對比 h:焦點位置 I:距離資訊 J:資料庫 K:自動色調補償 L:自動TTL白平衡 M:LSI系統) 一般说来,原始的图像信息都会经过饱和度、亮度、对比度、锐利度、白平衡等一系列步骤的处理,成为我们最终在电脑上看到的图片。而高档相机通常都会有内置的数据库,以及更为复杂和智能的图像处理算法。

nikond1xh.jpg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通过设置在相机内部进行的图像处理就是真实,而传输到电脑上采用ps进行的图像处理就不真实呢?说到底,这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部好的电影是剧本、表演、服装、布景、声效、镜头、剪辑等全方位技术的结果,而传统上一副好的摄影作品在技术上同样涉及相机控制、胶片选择、滤镜使用、曝光、冲印等许多方面。而作为传统暗房技术的延续,数码时代后期的图像处理(其中就有我们所说的ps)实在是来的名正言顺啊!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有些人也说”我不反对ps,但是我反对过度ps”。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说法本身的模糊性,因为这个度不是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过度”地ps了一张照片,那么这张照片就必然意味着虚假么?

请允许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以”决定性瞬间”著称的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已为我们熟知,水面上跳跃的男子,抱着酒瓶的男孩,苦难的眼睛,模范监狱所见等等都是在网上常见的名作。作为一名抓拍的大师,他的有些作品甚至保留了胶片上的齿孔,以求最大限度的真实。

而摄影史上的另外一位大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却刚好相反。他镜头下的每一个人都采用的是摆拍的方式。有人说他用摆拍记录了德国人的精神,有人说他为都市人造像,甚至还有人说他的作品是二十世纪的见证。

那么究竟抓拍还是摆拍呢?抓拍使我们得窥人物的天性,感受稍纵即逝的一瞬间,照片的意义主要来源于被摄者本身;而摆拍可以表达摄影者本身的意图,照片的意义更多地来源于他对被摄者的感受和思考。

ps与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摄影:虚幻抑或真实?(二)

上次从”技”与”艺”两个方面区分了摄影之后,我又想了很多。

其实前段时间去看那几部法国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提问的机会,我有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想问问瓦尔达。”您觉得电影究竟是虚幻还是真实呢”?身为一个摄影家,想必对电影也有着别样的理解吧。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而巴赞又说”镜头的本质是真实”。如此的针尖麦芒,正是迸射哲学思维的光辉时刻啊!! :) 梦是虚幻的么?那是自然!那样的虚无飘渺,那样的遥不可及~梦是真实的么?自然不假!那样的近在咫尺,那样的栩栩如生~ 虚幻,是因为没有在我们身上发生,甚至可能没有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真实,是因为它如此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小说、戏剧、音乐、绘画……所有这些艺术形式不都是以虚幻的形式来追求真实么?抑或是以真实的形式来表达虚幻?

顺便插上一句,爱因斯坦说”No problem can be solved from the sam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that created it”。实在是高明的很啊!哲学意义上的超越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嗯,再次向126年前的今天诞生的爱因斯坦致敬!

看招聘网站想到的

看了不少公司的网站,不由地感慨,中国与西方国家差别还是不少的。

从”Job&Career”反映出来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又岂是简简单单的招聘两字能够说清楚的!当然,我也看到招贤纳士以及加入**之类的说法。可是又总觉得和career相比少了些什么,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Career是公司或组织站在个人角度,替他们去谋划职业生涯和发展–尽管只是一种说法,可这毕竟代表了一种企业文化。而另一方面,招贤纳士以及加入**意味着个人融入公司或是组织–如果并不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本体的话。

很难说这中间究竟谁更好一些,是个人价值的认同和追求,抑或是企业文化的认同与融入?这恐怕只是一种选择问题,更何况他们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伟大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近日同时在读金刚经和维特根斯坦,读着读着,不免要感慨:伟大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啊!!

略举一例为证:

金刚经第二十一品提到”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因为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都是不可说不可说,正如南怀谨老师所说”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佛祖还在华严经和法华经中说”止。止。我法妙难思。”

而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序言里是这么说的”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只有总题一行字:”对于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后面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也曾说,语言的本质是一种抽象和还原,这在计算机术语中叫做”有损压缩”。因此,也许我说的话永远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我的思想也永远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也许这就是人类所谓永恒孤独感的来由吧。

所以我一直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通往神性的道路。

智慧——我们的元知识

在计算机科学中有个名词叫做(Metadata),译作元数据,也就是用于描述数据的数据。例如,数据库中的表结构中,我们建立了对于一本书的元数据描述–书名、书号、出版日期、价格等等。而在数据库里的八万四千本图书的具体信息就是符合元数据规范的数据。

元数据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名词,除了数据存储,还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例如程序员熟悉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信息就是元数据,对象就是符合元数据描述的具体数据。

细细想来,我们的知识中也有一些是所谓的根本知识,不过,也许用智慧来指代这些知识更为合适一些。智慧之于只是,恰如元知识对于知识。有一天我认真地反思我曾经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想看看我究竟掌握了多少元知识。结果却实在让我沮丧,失望啊!

这是我找到的几种:
1、基于差异的分类及比较融合。无论是学科的分类,理论的划分,电话簿的编纂,财务的管理还是我们的记忆,学习,都离不开分类。我就在想,要么是最早知道分类的那个人是个绝对的天才,要么就是这种元知识太过强大而明白,以致我们一旦用了以后就再也无法忘记了!分类是基于差异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学会了比较、归纳、融合等方法;

2、基于推演的猜测和改良。这种元知识是对思路的推广和改良。典型的例子有顺序到并行,单一到多元……

3、基于背叛的颠覆和创造。背叛、颠覆、创造作为人类原发的生命冲动,为循规蹈矩的生活带来了突破点,使得确定性过程充满了未知的神秘,同时也是新一轮差异和推演的孕育。

完整性模型——我的一种解释

这也许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了。生活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才会觉得幸福和快乐呢?成功?财富?名誉?爱情?健康?家庭?心境?我已经听过太多的解释。然而这些因素彼此是那样分散,以至于我们只能从这个复杂问题的推测中获得些许解惑的快感,并非做了真正的解答。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觉得空虚和无聊,是因为他或他缺少成功,爱情,健康的原因么?似乎也不见得。我以为,这些都是在他或她的生活中缺少一种完整性建立的缘故。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因为我们生来偶然,所以我们总是不能放弃对于意义的拷问;因为我们生来孤独,所以我们总是不能放弃对于同伴的渴求;因为我们生来渺小,所以我们总是不能放弃对于完整性的把握。艺术家是很少空虚的,他们的创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换句话说,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建立了一种完整性。孩子的生活通常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图景是相对简单而美好的,而这种感觉也来源于一种完整性的建立。

而所谓的完整性,可以是纯精神上的。例如信仰的建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等等。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正是一种精神完整性的建立与表达的过程。有人说有了圣父和圣母以后的人是无敌的,我把这句话理解为建立了精神完整性的人是自信而积极的。

完整性作为一种普适概念,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工作。现代化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地重复单调的动作。他的工作是没有不具完整性的,甚至他本人也不过是企业运转中的一个小小螺丝钉。没有心理认同,没有完整性的建立,所以会经历某种迷失和痛苦。

现代社会中的人,之所以更加容易空虚和无聊。我以为,完整性的缺乏是一个可能的解释。而对这种完整性造成损害的分别来自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前者即所谓多元文化的冲击,后者即现代社会中人的工具理性化。

一个计算机系学生眼中的“终极关怀”

前几天,我碰巧看到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谈宗教问题的一段讲话。他说宗教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生,也需要关注死,这就是宗教的意义。今天我们暂且不谈宗教。把终极关怀的部分简单总结一下,得出的结论就是:终极关怀–等于–对死亡本身及死亡之后的关怀。其实,这可能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然而,我认为,”终极”,绝不简单等同于死亡,”终极关怀”也并非简单的对应于对死亡的关怀。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终极关怀呢?

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程序也许是接触最多的东西之一。抱歉扯到这么远。可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那就是程序无穷无尽,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焦虑。就拿Java语言来说吧,刚一接触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好像玩一样。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类库,编程序好像一下子被简化了,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在丰富的API函数库里找出一个来用上就行了。可是后来呢?你抬起头向四周看一看,哇塞,类库简直无穷无尽啊!这种感觉就好像被拔取管子的neo睁开双眼那一刻的震撼!要做嵌入式,你得知道J2ME;服务器端,J2EE总要学吧,好家伙,一个J2EE里面包含了13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说到底是什么?不就是13种大的类库么?事务处理要有JTA;消息处理要有JMS;电子邮件得用JavaMail;XML有JAXP;安全认证要有JAAS……一个接一个,实在太多啦!!这还仅仅是J2EE!想想看,做单元测试,你得会使JUnit吧?做日志,哪能不知道log4j呢?O/R映射,hibernate也很流行啊!想用Java娱乐一下?试试Robocode吧。实在是数不胜数啊!!

仅有广度就够了么?Reflection得知道啊。再向底层深入还有class文件格式,还有jvm原理……

人都有一种欲望,就是想要占有。求知欲又何尝不是一种占有欲呢?你很用功地学习以使自己明白越来越多的东西,让自己显得聪明,显得优秀,显得更加出类拔萃!可是,假如像我说的那样,你发现东西越来越多已经学不过来了会怎么样?也许,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仅仅查类库已经不仅编不出好的程序,有的甚至连理解别人的代码也出问题了。这个时候你又需要补课了,只会编码使不够的,设计才是最关键的!没听说么?编码不过就是IT界的蓝领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罢了。追求卓越的你又怎么能仅仅满足于此呢?做面向对象设计,UML和设计模式是基本功吧?IoC似乎也应该了解一下?面向方面的编程呢?新版JBOSS 4.0已经自带AOP框架了。模型驱动架构呢?MDA似乎已经是一个核心概念了,君不见IBM并购Rational,Borland收购Together么?那么面向服务架构呢?SOA可是号称将统领下一个十年啊!

有了架构,怎能没有方法学呢?SOA的基础就是敏捷方法中最著名的极限编程XP呀!测试驱动的开发?哦,对了,有轻量级方法当然还有重量级的,RUP怎么样?MSF呢?

这可真是–学不完的概念,忘不了的忧愁啊!所以程序员一个既敏感又热门的话题就是”三十岁”问题。三十岁的程序员是不是都应该转行呢?只能做因为你的身边永远会遇到比你年轻的牛人,因为你永远也学不完一个又一个的新名词。

终于有一天,你踏上技术的颠峰,你的设计高效、灵活、有高度的可靠性高,强大的可扩展性;你的实现流畅自然,闪耀着十年磨一剑的光辉。然而你发现优良的技术却并不等同于畅销的产品。技术上的极致也许正是产品的穷途末路。于是,业界又提出了”过度设计”概念,这正是一个技术狂热者可能遭遇的陷阱。

从技术到市场,我们经历了一次觉醒。我们过分沉湎于技术,以至于忘了技术之外的许多因素。忽略这些因素只会使我们在前行的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这就好像黑客帝国,没错,你醒了,可是什么才是现实呢?我们需要醒来多少次才能到达彻底的真实呢?我们渴望优秀,我们追求卓越。从重点高中到重点大学,之后再是一份好的工作。我们想要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可是为了什么呢?无止境的追求仅仅是为了让追求这一过程变得更加舒适么?就好像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设计而去设计一样,我们需要的是再一次的觉醒。

人生有一些问题和工作无关,和学习无关,也和生活无关。在你很小很小,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它们或许就已经存在了。仰望天空时的神秘,凝视周围世界时的陌生与新奇,你都忘了么?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我们被吸引,我们迎接挑战,我们发现乐趣,然而我们也得提防过分沉湎于其中的危险。一个产品的设计不能脱离市场,生活工作和学习又不能脱离什么呢?

计算机行业永无止境的学习让你心力交瘁。而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沦为一段无尽循环的程序:学习、劳作、重复以上步骤。这一天你会失望么?你会焦虑么?你会感到生活的无意义与虚空么?为了什么?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找到好的工作么?那找到好的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可以有更丰厚的收入么?有丰厚的收入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我们总是这样着着急急地赶往生命的终点么?

有些问题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终极,并不是指生命的终极–死亡;相反,它常常是一种回归,对于生命原始冲动的回归。终极是对世俗生活某种意义上的觉醒,我们也许要醒来很多次,才会拥有一个相对的真实。这也许是层次上的飞跃,但也许仅仅是对于常识的回归,恰如产品和设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