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三体》读后感

提示: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剧透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绝对是近年来的科幻大作。就连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也较少见地用了5集的篇幅介绍《三体》三部曲,还提到说已被好莱坞买下了作品的版权。无论是三部曲的形式,还是基于基本规则构建出的庞大故事结构(宇宙社会学 Vs. 心理史学),读《三体》,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联想起《2012》、《独立日》的导演Emmerich正在采用《阿凡达》的技术拍摄《基地》系列,不由得让人暗暗期待起《三体》被搬上的荧幕的那一天尽早到来。

宇宙、文明,时间、生命,战争、社会,光速、黑洞,量子、维度……想想看,所有这些“终极”元素交织在一起,本身就是多么绝妙的图景。

读完《三体》前两本的时候,就很想把自己对于这两本书的微妙感觉给记录下来。然而这感觉又是复杂而难于记录的。一方面,故事中所触及的题材源自真正深刻的主题。在宇宙的尺度下,外星文明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墨子烈焰与人类早期文明对于宇宙模型的想象(兽皮与火海);三体文明可以封死人类的量子力学研究,自然界真的是自然的吗?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见面壁人希恩斯与思想钢印)《三体III》甚至对暗物质有着狂野的想象——二维化的星系;另一方面,小说过多的概念铺陈又给人一种堆砌的感觉。总有一种像是要在三部书里塞进一切的感觉。难怪网上有人会问,除去科幻的架子,这本小说还剩下些什么?

正如大刘自己在《三体I》的后记中所言,创作《2001太空漫游》式的“终极科幻小说”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三体》,很遗憾并不是这样的“终极小说”。即便如此,一部真正的成功的科幻小说也不应局限于所谓的类型文学。在我眼里,正是一些科幻以外的元素使得《三体III》胜于《三体I》,而《三体I》又胜于《三体II》。

《三体III》中的三篇童话,作为故事中的故事出现。内容曲折唯美,简单动人。然而如此天真的童话故事里却隐藏着宇宙的惊天秘密。童话的隐喻、象征,让含义的解读含糊而不确定,却因此增加了小说别样的美感。《三体III》后半部出现的“神”级文明,及歌者的描写更是如此。浅吟低唱的古歌谣,漫不经心的日常工作。地球文明通过太阳能量镜面发射的信号广播,在歌者的眼里是弹拨星星的笨拙行为,像是“母世界上古时代的游吟歌者弹起粗糙的墟琴”。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始膜”、“弹星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体I》中的1379号三体监听员,出于对三体生活的悲观和失望,而向地球发出了警告信息。而这也恰恰是地球人叶文洁发出那条改变人类命运的信息的初衷。穿越光年的距离,将希望寄予遥远的对方。孤独是否也是横跨宇宙的呢?

后设小说与平行宇宙

一直对某一类小说和电影的结构有着特别的兴趣。故事中有故事,梦境中有梦境。当时间、梦境和记忆交织嵌套在一起,究竟什么才是真相?绚烂旖旎的故事竟然是场梦吗?平淡熟悉的生活又隐藏了怎样可怕的真相?《十三度凶间》的世界外还有世界吗?《苏菲的世界》,我们自己是否也是书中的人物呢?《黑客帝国》里Matrix之外的Zion又是另一个虚拟现实吗?其实,这类所谓的后设小说(又称元小说,metafiction)与后设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们以某种程度上的自指,成功将读者和观众自身编织进一个更高层次的叙事结构里。毕竟,我们自己也可能只是更宏大故事里的一角。又或者,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当我们合上书本走出影院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现实世界远比小说和电影来得复杂神奇。在我看来,平行宇宙正是一种与之类似的“后设”理论。它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思索自身存在的位置与真实性。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不是观众,而是故事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链接

  •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multiverse),或称多重世界(many-worlds)理论,它不仅是科幻小说家的最爱,也是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早在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Hugh Everett就提出了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MWI),却未被主流物理学界所重视。50多年来,伴随着超弦理论(目前最有可能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终极理论)的发展,多重世界理论重新被认识和发展。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甚至这样说道,平行宇宙已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存在多少个层次的问题。

宇宙学家Max Tegmark在200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将现有的平行宇宙理论分为四类:

  1. 存在于我们可观测宇宙边界(Hubble volume)之外的平行宇宙。这些宇宙中的物理常数和我们所处的宇宙相同,只是粒子的排列与我们不同。然而由于这类平行宇宙无限的数量,概率决定了,最终会有和我们相同的宇宙存在。(Tegmark推测这样的宇宙离我们约有10^10^115米)
  2. 气泡中平行宇宙。一个泡泡中可能包含了第一类平行宇宙,而在一个泡泡之外,有无数多个(可能多达10^10^10^7的量级)与之相并列、相独立的泡泡。这些泡泡可能有着互不相同的时空维度和物理常量。
  3. 基于量子理论的平行宇宙。这一类平行宇宙基于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WI)。宇宙状态最终取决于其全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状态取决于波函数。传统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粒子的波函数在观测时发生了“坍塌”,从量子叠加状态“坍塌”成现实中的确定状态。而多重世界解释则认为,量子的叠加状态最终导致了宇宙发生了分叉,从而分裂成两个叠加态的伴生宇宙。而我们所身处的只是宇宙分叉中的一支。无穷多的事件不断在宇宙中发生——甚至一个人的一个决定(组成神经元细胞亚原子粒子的量子行为)——最终造就了无穷多个不断分叉的平行宇宙。
  4. 最后一类平行宇宙由Tegmark本人提出。前三类平行宇宙仅是初始条件或物理常数不同,而物理法则也可能不同的平行宇宙,被Tegmark归为了第四类。

图片来源:链接

  • Zooming Out

想象一下宇宙的浩瀚与无限吧!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太阳系第三颗的蓝色行星上。出于种种原因,环球旅行仍是生活在其上的极少数人们的奢侈梦想。然而即便是这个人们略微有所了解的太阳系,其大小和尺度仍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直观体验。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自从1846年被发现至今,还没有绕太阳运行一整圈,过完一个海王星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1号”和“旅行者2号”,每天飞驰160万千米。若是以太阳风层顶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两艘飞船直到今年——2010年——才能飞离太阳系。然而若是以太阳引力的边界——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界,那么它们还需要20,000年才能真正告别太阳系,驶向无限的星空深处。

整个太阳系,不过是位于银河系第三旋臂外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恒星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整个银河系拥有数千亿之多。太阳系的大小只在整个银河系中占了约0.0032%。我们可见的宇宙,约有1700亿个星系。银河系在其中也并不特殊。就直径而言,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就比它要至少大2倍以上(100,000光年 Vs. 220,000光年)。

然而宇宙中的星系相对于巨大的星际空间来说,又是极其渺小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系直径约为一千至一万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而星系间的距离则以百万秒差距的单位来计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整个宇宙几乎是空的。

好了,打住。请停下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镜头一路不停的拉远,无限广阔的星际空间,数千亿计的星系,千亿之千亿计的恒星,恒星系统里众多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行星上可能蕴含的历史、生命、知识和记忆——包含所有这一切的我们的宇宙,也仅仅是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而已。由于四类平行宇宙的层次并不相同,那么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能有着无穷多个独立于我们宇宙之外的平行宇宙。人们总说,200万年的生物演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宇宙的尺度及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这个蕴含了全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相对于更高一级的平行宇宙结构来说,又何尝不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呢?

图片来源:链接

  • 一沙一世界

不过且慢,这些甚至都还远不是尽头。

人体约有50至75万亿个细胞,其中约1/4为血红细胞。每一个血红细胞又包含了约2亿7千万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是由3032个碳原子4816个氢原子812个氧原子780个氮原子8个硫原子和4个铁原子组成的。其中碳原子核由6个质子6个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所组成(分别为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和1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

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黑洞——相对而言却是另一个极端,它们是天体中的巨无霸,是大质量恒星(10至50倍于我们的太阳)死亡后坍缩的产物。然而物理学家如今却猜测: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在超弦理论中,时空共有11个维度(10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除去我们可见的4个维度,其余的维度以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的形态卷缩在普朗克尺度(10^-35m)内。今天的超弦理论甚至建立起了黑洞与基本粒子两者间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卡-丘空间经过空间破裂锥形变换,大质量的黑洞就会越来越轻,最后转化为一个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光子)。换句话说,黑洞或是基本粒子,仅仅是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的某些相同的物理结构而已。

如果宇宙在高维空间里是闭合的(这也符合第二类平行宇宙的理论),光也不能从中逃离出去,那么,宇宙可能也只是一个黑洞而已。而这个黑洞又是否只是一个更高层次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呢?

依照超弦理论,弦的能量分为振动能与缠绕能两个部分,具体的分配关系和空间维度的半径R有关。弦的质量和力荷决定了基本的物理现象,而与这个总能量(质量=质能)在振动能和缠绕能之间的分配关系无关。这就意味着,在物理上,我们不能区分一个尺度是R的维度和一个尺度是1/R的维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尺度如此广阔的宇宙,从物理定律上是无法和一个极小的微观世界区分开的。

超弦理论更进一步指出,尺度的测量取决于我们用哪一种弦(轻弦还是重弦)作为探针。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世界里,轻弦是普遍的,因此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巨大的。而当宇宙处于大爆炸的初始阶段,或是宇宙大收缩末尾阶段时,随着维度半径R的变小(接近于普朗克长度时),弦的缠绕能与振动能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反转。此时的轻弦,变成了彼时的“重弦”,而现在的重弦,变成了那个时候普遍意义上的“轻弦”。于是,从我们今天意义上所理解的大收缩,实际上是另一种测量模式(现在的重弦,那个时候的轻弦)下的大膨胀。我们所理解的大膨胀,却是另一种测量模式下的大收缩。

一至多,内与外,大和小,竟是如此的相容和统一。

图片来源:链接

  • Reflection

现代物理学、宇宙学的进展,不仅极大革新了我们的宇宙观时空观,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介入了哲学与神学的传统领域。平行宇宙中一切都是概率吗?一件事情在概率上若是可能,那就意味着在无穷的平行宇宙深处,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精神、自我、生命和知识又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最奇妙的地方仍莫过于这其中的自指。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也是如此。人体中含有的铁以后的重元素,我们的太阳的温度并不足以产生它们。它们合成于我们的太阳产生之前爆炸的超新星。作为宇宙一部分的我们,思考起宇宙的结构、本质和意义。这本身是否是一种宇宙意识的觉醒呢?又或者,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协同演化?

参考资源

《真实世界的脉络》,David Deutsch(豆瓣
《宇宙的琴弦》,Brian Greene(豆瓣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Michio Kaku(加来道雄)(豆瓣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豆瓣
《上帝与新物理学》,Paul Davies(豆瓣
《宇宙》,Carl Sagan(豆瓣

《暗淡蓝点》,Carl Sagan(豆瓣
Wiki词条 – Multiverse
Wiki词条 – Metafiction
维度:数学漫步 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VeryCD
寻找隐藏的维度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豆瓣)(VeryCD
History Channel: Parallel Universe (YouTube 1/42/43/44/4)(优酷

Growing Up in the Universe

英国皇家学院圣诞讲座(Royal Institution Christmas Lectures)是每年一度面向公众,特别是年青人的科普讲座。自从1825年由法拉第开设以来,除1939-1942因二战暂停以外,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年一人,每年一题,其中不乏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例如1977年的卡尔·萨根,以及1991年的理查德·道金斯。

Growing Up in the Universe是1991年道金斯演讲的题目,长达5个小时,分为5段由BBC播出,2007年经由道金斯基金会授权发行DVD版。现在全片可在Youtube或是VeryCD上找到。

20年前的道金斯已是50岁了,然而他走上讲台,抬起双眼的一刹那仍深深地把我电到了。就这样,20年前,台下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围在讲台四周,道金斯优雅的英音响起,一场关于进化论的精彩讲座就这样开始了。

费曼曾说,教育传授给人的,不应是知识——而是惊奇。这惊奇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打动着你,种在人心底。时机合适,或许就会发出芽来。虽然是20年前的讲座,但走马灯一样轮番展示的标本、图画、音视频资料实验,频频的互动,甚至连计算机虚拟现实这样的手段都用上了……让人难有片刻的分神。外加道金斯哲思般的语言,清晰的逻辑,5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把这颗惊奇的种子种的很深很深。。。

在演讲的开头第一部分Waking Up in the Universe里,他促请我们从熟悉的麻木(anesthetic of familiarity)中惊醒,在这个我们自己身处的宇宙中苏醒,睁眼打量这个世界。一张纸如果对折50次,其厚度可以从地球到达火星,一个细菌一天之内就可以繁殖50代,而生命从最原始的单细胞演化到人,花费了近3.5亿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身,都是多么地稀有和珍贵!

从时间尺度上看,宇宙开始于约140亿年前,大约至少还有60亿年直到终结。过去的漫漫时光停留在巨大的历史黑暗里,未来对于我们也同样未知。当下,是这个无尽的黑暗巨尺上细小的光点。而我们身处在这2亿个世纪中的一个,其概率相当于在伦敦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上硬币,落下的时候恰好砸死了一只特定的蚂蚁。

从空间尺度上看,我们觉得一只螨虫是那样陌生,一只蜜蜂的腹部上居然还有寄生虫??微观世界对我们是如此陌生,正如我们同样难以理解宇宙这样的宏观尺度一样。

甚至于我们的人体本身,又何尝不是处处惊奇?人体的血液中有6 thousand million million million个血红蛋白,它们以每秒400 million milion的速度被销毁和再生产出来;每两个神经元细胞有约2000个连接,全部神经元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25圈;人体内全部的细胞膜总面积,有2000英亩(8.1平方千米);全部的线粒体首位相连,可以绕地球2000周。。。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卡尔·萨根在《暗蓝淡点》一书提到过一种换位思考,若我们是外星生物,驾着飞船渐渐飞抵地球会看到些什么。道金斯在这部分讲座中也用了同样的换位思考,这个世界如此令人惊奇,只不过”We didn’t arrive by a spaceship, we arrived by being born.”

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成长,”growing up”是指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也是指生命从单细胞演化至今的过程;是指生命形态的演变,更是指生命对于宇宙理解的生长。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链接

分集

关于Lost(剧透慎入)

连续6季的美剧Lost终于在今年结束了,持续6年的谜团有了一个最终的结局。然而正如不是同一个答案能回答人们心中不同的疑问一样,有人评论说,“看完lost,我却迷失了。” -_-||

Lost是一部人物众多、元素众多、叙事结构复杂的美剧。主要人物前后六季中就有三十几个,这在美剧中是少见的。也因此有了更多样化的人物身份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Lost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神迹、争斗、生死、心灵、以及爱情的故事。所有这些人物和元素被贯穿整剧的三种穿插结构——flashback 闪回、flash-forward 闪进、flash-sideways 平行闪入——完美地组织起来。这种感觉有点像在欣赏一件绣品的完成,一针一针,千头万绪,但渐渐渐渐地,一个完整的作品形貌在你眼前显现。这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啊~尤其是当这件织物不仅绣于空间结构,更穿针引线绣于时间结构之上的时候。

上面这幅图截自Lost每一季每一集都有的片头,在我看来,它无疑是对全剧内容的一个符号象征。片头中,“Lost”四个字母由远及近,镜头总是失焦的,只在掠过的一瞬焦距变得清晰,却又稍纵即逝。这正点明了“迷失”——这一剧集的主题。剧中的这些人物,不仅迷失在神秘未知的小岛上,迷失在与岛上人物、事物的扑朔迷离的关系中,更加迷失在自己不能平静的内心里。黑与白,Jacob与The Man in Black的较量,故事主角们与过去,与另一个不能释怀的自己的较量。

那么结局又是如何呢?

当Jack最终在教堂见到了父亲Christian,他们有了如下的一番对话。每当我读起这番对话,他们俩语气的抑扬顿挫,神态的微妙变化,都历历如在眼前。

Christia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your life… was the time that you spent with these people.  That’s why all of you were here. Nobody does it alone, Jack. You needed all of them, and they needed you.

Jack: For what?

Christian: To remember … and let it go.

Jack: Kate… She said we were leaving.

Christian: Not leaving, no. Moving on.

Jack: Where we going?

Christian: Let’s go find out.

这一结局真让我感动。让我感动的是这父亲对儿子无比温暖的话语,是这其中所蕴含的对于生命的理解,同时也是故事结局所暗示的开放可能性。请注意那扇彩绘玻璃窗,窗上的6个图案,从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正是这种开放可能性,给“迷失”划上完美的句号。我钦佩编剧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完美,更为这启示录一般的声音而深深流泪。

读卡尔·萨根的《宇宙》

卡尔·萨根(Carl Sagan)是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是一个你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总也不能绕过的名字。我之前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触》(Contact),看过那张著名的暗蓝淡点(Pale Blue Dot)的照片。可真正读他的书,这本《神秘的宇宙》还是第一次。

《科学美国人》杂志当年介绍说,(这)“是时间、空间、地球、生命、人类和文明的历史,是一首真正的宇宙之史诗。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这样恢弘、优美、光彩夺人,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触及读者心灵深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说,真是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介绍了!

作为一本1980年出版的科普书,它并没有太多最新科技的味道,甚至绝大多数的科学事实你可能都或多或少通过别的途径了解过。然而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往往不在于它说了些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而在于它对那些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东西的极为深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洞察力——《神秘的宇宙》就是这样一本书。

它用一种诗意的口吻再次唤起你对宇宙的无限好奇与向往:

“宇宙是浩淼无限的海洋,地球表面只是这个海洋的滨岸。”

“宇宙的海洋张开怀抱,向我们发出邀请,召唤着我们。人类的本能告诉我们,人类是在这个海洋里诞生的,我们急切地盼望回归故里。”

它悄悄地触动那些因为无知而产生的麻木:

“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它谈生命的进化:

(线粒体)“现在仍然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但是它们本身可能曾经是独立生存的细胞。”

“地球大气层的99%源自生物,我们的天空是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难以想象千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更不用说想象亿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我们就像蝴蝶一样,振翅一天便以为那就是一生。”

也谈那些伟大的灵魂:

“对天体的研究给托勒密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快乐。‘我是凡人’,他写道:‘我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是当我随着繁星的圆周轨道畅游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离开了大地……’”

开普勒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我过去测量天空,现在测量的却是阴影。我的精神和天空密不可分,我的身体却在地上安息。”

谈太阳系:

“在整个金星的上空不停地下着硫酸雨,但是从来没有一滴硫酸降落在金星的表面上。”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幅显示火星表面的图像时,曾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看来,那根本不像是一个外星世界,倒很像我在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所看到的情景。也有石头、流沙和远处的山峰,其景观与地球上任何景色一样自然优美。”

“这些故事描述了一个晶体状的世界,描述了一个从南极到北极遍布蛛网状物体的星球,其周围的小行星状如土豆;这是个拥有地下海洋的世界,又是个状如意大利馅饼,散发着臭鸡蛋味的陆地,拥有充斥融化的硫的湖泊,火山不断朝空中喷出烟火;这是个叫做木星的行星。”

也谈宇宙群星:

如果有人居住在球状星团的中心,而不是像太阳系这样位于银河系的旋臂边缘,“那么,他们就会可怜我们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星星。而在他们的天空中却布满灿烂的繁星。”……“我们的太阳,以及别的太阳都可能有消亡之日,但在球状星团的世界里,漫漫黑夜却永远不会来临。”

“而在恒星看来,人生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只是亿万短暂生命的一员,虚弱地挣扎在一个由硅酸盐和铁组成的酷寒而又坚硬的、及其遥远的星球表面上。”

谈恒星的生命:

“人体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氮,牙齿中的钙,血液中的铁,以及苹果馅饼中的碳,都是在崩塌的星体内部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体是由星体物质构成的。”

更谈宇宙的演变:

“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漩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的过程。星系的形态及其数量足以向我们讲述一个可能是最为壮观的有关古代事件的故事,一个我们刚开始阅读的故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宇宙要比他们在20年代所想象的大得多,光要花费比宇宙的年龄还长的时间才能环航宇宙。而星系则比宇宙年轻。但是,如果宇宙是闭合的,并且光不能从中逃离出来,那么把宇宙描绘成黑洞可能就完全正确了。如果你想知道黑洞的内幕,那就请你环顾四周吧。”

还谈我们的探险:

“我们基因中的信息非常古老,大多数已有数百万年之久,有的长达数十亿年。相反,我们书本中的信息最多不过数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则只有数十年之久。”……“旅行者”号“唱片上的信息会持续10亿年。基因、大脑和书本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留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但是‘旅行者’号上压印在金属星际唱片中的人类记忆将持续得长久得多。”

还有永恒的记忆:知识和生命

“写作大概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它把在时间纪元上相隔遥远的人们结合在一起,书本打破了时间的桎梏,证明人类能创造奇迹。”

“能知道其他智能生物可能会是何等不同,那是很有趣,为此,我们研究鲸和巨猿。为了要稍微了解还可能存在哪种其他的文明,我们可以研究历史和文化人类学。但是我们大家——我们的鲸,我们的猿,我们人类之间——关系都太密切了。只要我们调查局限于单个行星上的一个或两个进化的种类,我们对其他职能和其他文明可能的范围和光辉业绩就会永远一无所知。”

稍微岔开下话题,这本书的英文名就叫做《Cosmos》,而中文名《神秘的宇宙》无疑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做宣传、推广的手段。可这样一来,Cosm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κόσμος;与Chaos相对本身所蕴含的有序与和谐就全被抹杀了。我理解,这也正是原书名用Cosmos,而非Universe的原因。Cosmos不仅包括无垠的空间与璀璨的群星,包括生命在其中的孕育和进化,更包括智能的萌芽与其认识自身、认识外部的点点滴滴微薄的努力。我们向历史上所有那些先辈思想家致以极大的敬意,而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宇宙局部的化身”。这才是Cosmos作为原书名全部的内涵和外延所在。

好了,这就是卡尔·萨根的《宇宙》,这就是这本书蕴含的异乎寻常的美。

吕效平《欧洲电影专题》听课笔记

整理几篇大学时的听课、读书笔记,存档备查用。

课程:《欧洲电影专题》    吕效平

  • 关于“欧洲电影专题”

个人镜头艺术的时代正在到来

有一种人生的境界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工作;以无为的精神作有为的工作。——朱光潜

把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结合起来。从一切人物、事件中读出悲剧和喜剧意义来。

  • 关于“欧洲电影”

“欧洲”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艺术类别的概念。主要还是后者。

电影的两极:“好莱坞”——“欧洲”。但在好莱坞也有库布里克(《发条橘子》),在欧洲也有吕克贝松。

  • 关于“专题”

周星驰与莎士比亚

周星驰是一支快乐的喷泉,莎士比亚是浩瀚的海
谁能说海不是水?

专题

“专题”不是“史”
“专题”不是“鉴赏”
读片有一定难度

参考书

《认识电影》,[美] 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世界电影史》,[法] 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 关于电影

现实主义 —— 古典主义 —— 形式主义 —— 纪录片 —— 故事片 —— 先锋派

纪录片(例):《无粮的土地》(1932)
故事片(例):《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角斗士》
先锋片(例):《迷墙》,《一条安达鲁狗》 (1928,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主义与先锋派:两个极端

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例):《被遗忘的人们》(1950)
介于故事片和先锋派(例):《朦胧的欲望》(1977)

费里尼:梦境的逻辑,“梦是唯一的现实”,电影的本质就是梦

巴赞(André Bazin)

提倡长镜头,景深大,时间长,没有蒙太奇。从而保持最大程度的真实。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相比,“镜头的本质是真实”。

作品:《乳臭未干的人》
* 伦理和道德的缺席
* 故事的缺席

新浪潮电影

1958 – 1962年间的法国电影运动

什么是好莱坞

利润的
制片人的,公众的,非艺术家的
明星制度(新浪潮电影之前一部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两演员均为业余)
道德的
类型片的

电影手册派

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前两者是巴赞的学生

  1. 一个在其中一切表象都同等重要的世界。是一个无连续性的世界。自我是一系列无明显关联的事件。自我是没有本质的。
  2. 他人也是没有本质的。
  3. 否定旧道德。那些道德替你规定好了本质与道路,人是被动,接受的,“不诚实的”,从存在意义上说是“死了”的。
  4. 行为是因时而定的。
  5. 每一个行为都是独特且没有社会先例的,而在别人看来便是无动机的。因为不存在可供动机依托的一成不变的自我,即所谓“无动机行为”。
  6. 作为物的人,无力为现实、过去和未来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这一理想只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不堪重负的人们便试图抛弃这一理想,像动物一样生存。世界不再是无限多的表象事件的集合,而是无限多的偶然的集合。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 –

最初是《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员。1959年拍摄第一部长片《精疲力尽》.

有人曾将电影史分为戈达尔以前和戈达尔以后两个时期。美学与现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作品:《精疲力尽》(1959)
* 一部存在主义的影片,A bout de souffle
* 用电影的形式表现了《尤利西斯》(1922)与《等待戈多》(1950)之中“现代”人内心的荒芜;“上帝死后”人所面临的价值的失落,意义的真空。

《美国制造》,Made in USA,1966
《中国姑娘》,1967,政论的电影风格
1958年5月风暴后,与学运领袖组织了一个战斗电影小组

戈达尔电影风格:实现了从描摹现实的传统叙事向自视、探讨现实的转变。杂文式的思考。
* 《精疲力尽》是典型的好莱坞警匪片吗?
* 《精疲力尽》是 典型的好莱坞爱情片吗?
* 与希区柯克频繁剪辑相区别的长镜头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

1932 – 1984,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电影手册》撰稿人
被视为法国电影的“掘墓人”

与戈达尔至少两点不同:

  1. 除了崇拜尚·雷诺阿,继承了他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之外,还崇拜希区柯克,也模仿希区柯克的电影
  2. 他的主题是“人”,“人们都奇妙无比”。特吕弗不像戈达尔那样探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他只描写人本身。

成名作:《四百击》
最高成就:《最后一班地铁》

作品:
* 安东尼·多尼尔系列:《四百击》,《安东尼与柯绿蒂》(二十岁之恋),《偷吻》,《床第风云》(婚姻生活,床板),《爱情长跑》(消逝的爱)
* 悬疑类影片:《枪杀钢琴师》,《黑衣新娘》,《骗婚记》,《情杀案中案》(激烈的周日)
* 爱情影片 :《朱尔斯和吉姆》(夏日之恋),《爱女人的男人》,《柔肤》(软玉温香),《绿屋》,《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最后一班地铁》,《美女如我》,《情泪种情花》(巫山云)(是雨果女儿的故事)
* 其他 :《乳臭小子》,《华氏451度》,《野孩子》,……

阳台上看呆——谈《最后一班地铁》

  1. 完全不去编织一个完整的故事。平凡的生活包含无数的偶然性,而影片完全没有剔除这些偶然性。大量的,偶然的,毫无关联的东西一带而过,信息量很大。这些都是使该片突出但又难懂的原因。
  2. 人物的表现超出常见的伦理评价。
  3. 以一种近乎上帝的视角将平凡的生活赋以诗意。

阿仑·雷乃

作品:《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

1920年生于法国南锡。文学教授,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主编),电影导演。
——欧洲“作者电影”的一个范例
“在记录时代的社会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1年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被授予“金狮终生成就奖”。
“直面自我,在市场经济压力和美学风格变幻中卓尔不群。”

并不怎么采用蒙太奇的手法,而总是用大段的长镜头表现一段事件。善于表现隐藏在人内心中间尚未表达出的情感。

“故事不是讨论人们做什么,而是探讨他们在做事情时候脑子里想什么。与其说是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

1954年罗西里尼对当时的影评人罗默说:我知道要想达到目的的期待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不去描写期待的目的,而去描写期待本身,然后骤然收尾。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

俄罗斯电影艺术家,1954年出生,曾出演《两个人的车站》

作品:《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情留西伯利亚)

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 – 1996,波兰导演

《蓝》:自由

《白》:平等
* 波兰有句俗话:有些人是平等的,有些人更平等。
* 我们了解“平等” 的理念,每个人都向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认为有哪个人真的想平等,每个人都想“更平等”

《红》:博爱
* 我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自己。

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

1900 – 1983,西班牙、墨西哥、法国
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

1930年超现实主义思潮领袖布勒东发表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努艾尔是二十个署名人之一。

除了与超现实主义有渊源关系之外,布努艾尔是一位卓尔不群的电影工作者

“布努艾尔是一个极富幽默的昆虫学家。他细心观察一切饶有趣味的试验,不过,这里是对有智性的人进行的试验。只是他让我们自己去做结论。他的幽默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使现实更突出的,揭破一切假面具的,戳穿一切骗局的幽默。”——彼埃尔·玛卡布吕

作品:《一条安达鲁狗》,《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朦胧的欲望》
* 大胆地表现了性,撕破了表面上的尊严,突出了人性
* 颠倒、混乱的逻辑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巴黎兴起的欧洲文艺思潮。

主张摧毁旧意识,否认传统,反对因循守旧,摒弃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

有强烈的改造社会的使命感,认为应该唤起人们被压抑的潜意识。

相信人只有在梦境、幻觉所展示的世界面前,才能冲破一切羁绊,显露人的本体真实。精神错乱和梦幻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在这两种状态中,人才能不再受到意识的控制。

伯格森的“艺术冲动”是其美学和艺术的源泉。

两种理解电影的方法

分析的、理性的方法

综合的、诗性的方法
* 诗意地表现了作者对我们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荒诞的、不可知的世界。一个经由艺术家陌生化了的世界。

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三个问题:

  1. 什么使阿尔莫多瓦与好莱坞区别开来?
  2. 阿尔莫多瓦作品中人物的欲望
  3. 解读《All about my mother》

关于第一个问题:
* 是艺术家个人的而非投资商的
* 是西班牙的而非“纽约的”
* 深刻的悲剧性而非浅薄的道德信心。充满探索人性的勇气,而不是给出关于人性的简单结论。

参考影片列表

《城市之光》(City Lights),查理·卓别林,1931
《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让-吕克·戈达尔,1965
《大街上的商店》(The shop on main street),捷克斯洛伐克,杨·卡达卡 / 艾玛尔·克洛斯,1965年,导演的其他作品有《来自火星的音乐》、《青春岁月》、《三个愿望》、《死亡就是天使》、《被告》
《朦胧的欲望》(又译《欲望的隐晦目的》)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1977,改编自小说《女人与木偶》
《怪谈》(《奇谈》),日本,小林正树,1965
《魔鬼圣婴》(Rosemary’s Baby,又译《罗斯玛莉的婴儿》),波兰,罗曼·波兰斯基
《风流医生俏护士》,美国,罗伯特·奥特曼
《生命的圆圈》(The Circle),伊朗,法·帕纳希,2000
《悲情城市》(Baise Moi),法国,维吉妮·德斯彭特 / 柯拉莉,2000
《大都会》(Metropolis),大友克洋根据手塚治虫漫画改编,2001
《去了解》(Who knows),法国,雅克·李维特,2001
《好男好女》,台湾,侯孝贤,2001
《木鞋树》,意大利,1978
《史楚锡流浪记》,西德,1977
《芬妮与亚历山大》,瑞典,英格玛·伯格曼,1982
《监狱风云》(Caged Heat),1974
《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又译《在江边》,《岸上风云》),美,艾利亚·卡赞,1954
《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王家卫
《被遗忘的人们》(Los Olvidados),布努艾尔,1950

《现代反思与后现代思潮起源》讲座笔记

整理几篇大学时的听课、读书笔记,存档备查用。

(很不好意思的是:这篇没有记是谁做的讲座。-_-b)

讲座:《现代反思与后现代思潮起源》

  • 现代化带来的两个层面的深刻问题
  1. 史无前例的社会冲突
  2. 人的生存价值的迷失
  • 卡尔·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1. 早年:从人性与人的发展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的价值的剥夺
  2. 27后(?):从社会结构角度……
  • 人与人的生存意义的矛盾

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使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掩盖了阶级矛盾,但也使得另一层次的矛盾——人与人的生存意义的矛盾开始凸现。

  1. 人与自然矛盾:生态危机、环境危机、……
  2. 城市取代乡村
  3. 建筑的实用功能取代了神圣和尊严

  4. 效率与理性吞噬了人的个性和情感
  5. 对财富和效率的追求成为唯一价值

  6. 现代文明的脆弱性
  7. a)农业文明并不脆弱
    b)Red Code II
    c)9.11 美恐怖袭击再次证明了强大现代文明的脆弱性:用现代文明摧毁现代文明

  • 对现代性的批判
  1. 从社会结构角度:马克思的《资本论》
  2. 从人学角度:
  3. a)人本主义批判科学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主张回到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精神家园)。代表:海德格尔、萨特、尼采、法兰克福学派
    b)后现代思潮对文本解构(文本内部瓦解):认为人类“无家可归”,走向虚无主义

  • 从人学角度看:现代化的本质——“世界的祛魅”
  1. 世界上的数十种文明唯有西方文明进入现代文明
  2. 韦伯认为:是由于西方文明把文明中非理性情感、神圣等都祛除了
  • 自然科学中世界的祛魅
  1. 古代东方的有机论自然观:
  2. 世界是有机体,自然现象是生命过程:月相周期,宇宙模型,天人感应……万物充满感性色彩与神秘的生命。正确然而太复杂不定。

  3. 古代西方神创宇宙:
  4. 世界万物充满神圣意志和神秘情感。柏拉图发现了“理念世界”,虽有人们的理性——逻辑体系。但其背后仍是某种神秘的信仰和崇拜(如圆形崇拜)

  • 祛魅的过程与表现

笛卡尔:怀疑一切,除非我能用理性把握。从而开始祛魅过程。驱逐一切事物的非理性因素,仅剩人类能理解的理性因素,人类理性所能把握的逻辑构造。将整个世界纳入逻辑体系中。

  1. 在科学中的表现:
  2. a)自然现象的几何化,几何语言代数化,代数语言物质化
    b)世界的祛魅 = 世界的工具理性化

  3. 在技术领域的表现:
  4. a)拉普拉斯,给我物质,我将制造出整个世界
    b)改造世界的两种态度:

    艺术性改造:带有某种神秘感的表达
    理性改造:用理性法则来制造 → 出现了巨大的技术世界,人类生命受制于技术世界

  5. 社会生活理性化:
  6. a)社会制度、企业结构、生产线方式、法制社会
    b)现代民主、现代政治、科层制

  • 对“世界的祛魅”的人本主义批判
  1. 尼采的批判
  2. a)价值重估
    b)理性反对本能
    c)高扬“酒神精神”,放纵原始生命力

  3. 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
  4. a)人的生命本体是存在,而非“存在者”
    b)西方文明的错误:把存在者作为本体和价值意义之所在,无止境的对存在者的探索和占有
    c)精神处于理性的逻辑体系中,生命处于理性的逻辑体系中,生命寄生于无限扩张的技术领域中,远离了大地

  • 对“世界的祛魅”的解构主义批判
  1. 后现代之一:解构主义
  2. 对理性主义的结构:德里达《柏拉图的药店》
    对人本主义的结构:福柯《知识考古学》

    → 后现代思潮既抛弃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又抛弃人本主义(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

  3. 后现代之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4. 世界的“返魅”

  • 后现代哲学与“女权主义”
  • 总结:一种说“不”的思潮
  • 讲座中提及的其余书目

德里达《马克思和他的幽灵们》、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

徐小跃《漫谈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笔记

整理几篇大学时的听课、读书笔记,存档备查用。

讲座:《漫谈中国传统文化》    徐小跃

儒家、佛家、道家提供的“超越之路”不同。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所以只要是关照人的根性的文化都是超越时空的。

当今社会,人生活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无着状态。而所谓的终极关怀即精神、心灵的寄托,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所能带给我们的。

人有生存层次与生活层次之分。

研究儒道佛即从不同方式阐述人的根性。

先秦儒家都指向了人的真善美。20世纪20年代罗素访问中国时,曾说中国人有三大劣根:缺乏同情心(这也恰是孟子论证过的“人之异于禽兽处”)、懦弱、贪婪。

哲学、宗教的最大贡献即对现实的批判与提升,对功利的打破。超越现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类恰是在这样一种看似悲剧性的努力中,实现了自身的推动、历史的进步。

儒:入世,有位,通过对理性的呼唤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道:对社会和人的批判,对现实的提升。从天道和人道的冲突批判人道。名、利皆身外物,而人的本质是生命。道家基于超越的思维,认为不仅声色犬马应被摒弃,理性等也应被超越。对于道家的消极性认识:其根本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超越性思维。

佛:佛教侧重与对心灵的解释。因缘合合。因缘合合而生世界,生宇宙,生人生。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个因缘体。其实也就是提倡责任心。所做之事皆种下因。

人不是一个完成的、既定的存在。

漂流笔记本第三日 – 《动物农场》

2009年11月8日    霾    今日签名档:天堂在头顶,也在脚下

今天读完了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动物农场》,薄薄100多页厚度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这一场社会主义式革命的起承转合,还是各色动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让我无数次地不敢相信,这真的是一本写于1944年的书吗?

我不禁要再次提醒自己:人性的、人性化的、永恒的人性……在所有这些词语背后,永远不应忘记人性本身是可以做双重解释的啊。

另:附巴金晚年的封笔之作《没有神》(全文147字,写于1993年,时年90岁)

漂流笔记本第二日 – 《沉思录》

2009年11月7日    霾    今日签名档: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最近在读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的《沉思录》,尽管只看了几章,却已经可以深深体会到一种异常静谧的美。这种静谧的美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想起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洁净精微”。好一个“洁净精微”,前半部分同样也是《沉思录》给我的感觉:一种诉诸自然(广义)的清洁与宁静。

“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产生的事物有一种感觉和较深的洞察力,那些作为其结果出现的事物在他看来就几乎都是以某种引起快乐的方式安排的。”……“很多这样的事情都要出现,它们并不使每个人愉悦,而只是使真正熟稔自然及其作品的人愉悦。”

这些话我觉得很好地代表了斯多亚学派的审美观——合乎宇宙理性的美。这里顺便说一下,以前读哲学方面的东西,谈到斯多亚学派的时候多以禁欲主义一笔带过。而今自己真正读了《沉思录》,这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体会毕竟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读的这个译本是由北大的何怀宏教授在1988年翻译的。书中译序的一段话几天来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亚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平心而论,译序内容整体而言是不错的,没有像那个时代很多书本的译序中习惯性地把原书批判一番的习惯。可这番话似乎依然有种高高在上的“政治正确”的味道,让人心生反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于是这本书被媒体热炒了一阵。联想到今年柴静获得大赛特等奖的那篇演讲也提到了温家宝七年前的一番话:“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里似乎也很能嗅出些斯多亚学派的味道。看来总理读《沉思录》真的不是一天两天,至少至少也有七年之久了。

再联想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评论斯多亚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和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时所说的一番话:

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和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那么,一个个人对哲学的喜好是否也在狭义上受着类似的影响呢?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何怀宏的评论与罗素的这番话有着相同的核心概念,可效果却截然相反。我想,这里面固然有措辞不同导致的分别,可或许更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少了份高高在上的道德/哲学/政治优越感,而多了些谦逊的态度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吧。

读到这里,不禁感慨:年轻时我以为内容才是一切,可渐渐我才明白。形式也是如此重要,某些情形下甚至是和内容同等重要,乃至超越内容的啊~

BTW:书中把奥勒留的名字拼错了,应该是Aurelius而不是Aurelinus。Google上搜Aurelinus只能看到中文的内容。不知道这个错误究竟是从哪里流传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