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推荐 (02):Aaron Koblin: Artfully visualizing our humanity

我始终愿意相信,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隐含着复杂深刻的思辨联系。而人性——是这一深刻故事永恒不变的精彩主题。

(原站链接:Link

TED演讲推荐 (01):Louie Schwartzberg: The hidden beauty of pollination

TED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内容源之一。因为它短小精悍,每个演讲平均15分钟。信息的获取效率远高于书籍、Web等阅读方式,同时内容又相对完整,完全没有微博、SNS等的快餐化弊端。在TED,可以看到的是来自各领域——尽管名称是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相对较新的观念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这些演讲全部都是当事人第一手的体验和分享,而好的呈现形式本身甚至和内容一样重要。

这就是TED了,有什么理由错过它呢?

“Always take time to smell the flowers, and let it fill you with beauty, and rediscover that sense of wonder.” ——Louis Schwartzberg

(原站链接:Link

注1:这个系列的帖子用于记录那些我看过的touching,moving或是“刷新认识”的TED演讲。推荐~

注2:由于TED网站内嵌视频分辨率较低,建议下载观看(原始链接有Download按钮并可以选择分辨率和字幕;iPad上推荐一个韩国人写的TEDiSUB应用,支持字幕及离线,很好用。

关于Lost(剧透慎入)

连续6季的美剧Lost终于在今年结束了,持续6年的谜团有了一个最终的结局。然而正如不是同一个答案能回答人们心中不同的疑问一样,有人评论说,“看完lost,我却迷失了。” -_-||

Lost是一部人物众多、元素众多、叙事结构复杂的美剧。主要人物前后六季中就有三十几个,这在美剧中是少见的。也因此有了更多样化的人物身份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Lost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神迹、争斗、生死、心灵、以及爱情的故事。所有这些人物和元素被贯穿整剧的三种穿插结构——flashback 闪回、flash-forward 闪进、flash-sideways 平行闪入——完美地组织起来。这种感觉有点像在欣赏一件绣品的完成,一针一针,千头万绪,但渐渐渐渐地,一个完整的作品形貌在你眼前显现。这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啊~尤其是当这件织物不仅绣于空间结构,更穿针引线绣于时间结构之上的时候。

上面这幅图截自Lost每一季每一集都有的片头,在我看来,它无疑是对全剧内容的一个符号象征。片头中,“Lost”四个字母由远及近,镜头总是失焦的,只在掠过的一瞬焦距变得清晰,却又稍纵即逝。这正点明了“迷失”——这一剧集的主题。剧中的这些人物,不仅迷失在神秘未知的小岛上,迷失在与岛上人物、事物的扑朔迷离的关系中,更加迷失在自己不能平静的内心里。黑与白,Jacob与The Man in Black的较量,故事主角们与过去,与另一个不能释怀的自己的较量。

那么结局又是如何呢?

当Jack最终在教堂见到了父亲Christian,他们有了如下的一番对话。每当我读起这番对话,他们俩语气的抑扬顿挫,神态的微妙变化,都历历如在眼前。

Christia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your life… was the time that you spent with these people.  That’s why all of you were here. Nobody does it alone, Jack. You needed all of them, and they needed you.

Jack: For what?

Christian: To remember … and let it go.

Jack: Kate… She said we were leaving.

Christian: Not leaving, no. Moving on.

Jack: Where we going?

Christian: Let’s go find out.

这一结局真让我感动。让我感动的是这父亲对儿子无比温暖的话语,是这其中所蕴含的对于生命的理解,同时也是故事结局所暗示的开放可能性。请注意那扇彩绘玻璃窗,窗上的6个图案,从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正是这种开放可能性,给“迷失”划上完美的句号。我钦佩编剧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完美,更为这启示录一般的声音而深深流泪。

OYC – Death – Shelly Kagan – 笔记(1)

http://oyc.yale.edu/philosophy/death/

这是由耶鲁的Shelly Kagan教授07年秋天的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有视频)。前半部分主要偏重于死亡本质的形而上讨论(灵魂问题等),后半部分偏重于死亡在价值观上讨论(自杀问题等)。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提纲笔记。

1. 课程介绍 Course introduction

  • 该课程讨论的内容:前半部分,死亡的本质(形而上);后半部分,价值观
  • 关于课程讲授方法与评分原则等

2. 死亡的本质:二元观 vs. 唯物观 The nature of persons: dualism vs. physicalism

  • 一个问题:死后存在生命么?
  • 一个更为合理的问题:身体死亡之后”我”还存在吗?
  • 真正的问题:”我”是什么?二元观 Vs. 唯物观

3.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一部分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

  • 二元观与唯物观眼中的心灵(Mind)。唯物观:心灵(Mind)与微笑(Smile)的类比
  •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灵魂(的存在)?更一般化的问题,怎样证明一件不能直观感受的事物的存在?最佳解释推论(IBE,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或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
  • 二元观与唯物观:应用最佳解释推理(IBE)能否假定灵魂存在?

4. 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介绍,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二部分
Introduction to Plato’s Phaedo;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I

  • 柏拉图与《斐多篇》简介
  • 应用最佳解释推理(续):推理、情感、意识、自由意志?
  • 关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Determinism)的(两个)三段论

5.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三部分:自由意志与濒死体验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II: Free will and near-death experiences

  • 关于自由意志三段论的几则质疑
  • 另一个方向,应用最佳解释推理说明超自然现象?如鬼魂,超感知(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濒死体验,通灵(Séance)等
  • 以濒死体验为例
  • 有别于最佳解释推理的另一种理论:笛卡尔对于二元论的论证的思想实验

6.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第四部分;柏拉图,第一部分
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V; Plato, Part I

  • 对笛卡尔思想实验的质疑
  • 对于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7. 柏拉图,第二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
Plato, Part 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 the argum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forms
  •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
  •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

8. 柏拉图,第三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续)
Plato, Part I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

  •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 关于simplicity,invisible, decomposite,immortality的三段论
  • 苏格拉底:And so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or nearly so
  • Cebes的质疑(nearly indestructible doesn’t give us immortality),Simmias的质疑(invisible thing can be destroyed: harmony)
  • Invisible的解释与Shelly的质疑 (invisible: see? sensed? observed?)

9. 柏拉图,第四部分: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续)
Plato, Part IV: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

  • the argument from essential properties(essential vs. contingent)
  • 对于一件事物存在与否的争论:由认为存在的一方举证

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观后感

看完了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终于忍不住想要写点什么。

兰迪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教授,在去年9月被确诊为胰腺癌后在卡耐基·梅隆向做了最后一次讲演,分享他人生的快乐、经验和体悟。“最后一课”在网上被下载超过1000万次,译成7种语言,流传极广。因为这次演讲,他被ABC评为年度人物,被《时代》周刊列入影响世界的100人,卡耐基·梅隆所在的匹兹堡将11月9日定为“兰迪·波许”日,布什来信称赞他的努力“反映了美国人灵魂中最好的一面”。

看兰迪的“最后一课”,首先是被他的乐观和幽默所打动。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却有着和平时一样饱满的热情。谈起儿时的梦想,谈起成长的经历,谈起父母、同事、学生,谈起他的妻子,我能听到的只有真诚和爱。把兰迪的“最后一课”放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背景下来考量其实并不一定恰当。这次演讲哪怕还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也丝毫不能减弱它的光芒和力度。这是一次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人生的一次回顾。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少数,善于讲演的人也是少数,兰迪正是这两者的合二为一。更何况他所讲的又是人生这一个重要的话题!看兰迪的演讲,我不禁想到了那本《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是加州理工的物理系教授,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又是以爱闹、爱玩、特立独行著称。也许他们两个人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对于他们留下的演讲和书籍,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他们的存在,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两个head fake,在兰迪没有说出来之前,我都想到了。这不是一次关于如何实现梦想的讲演,而是一次关于如何去过人生的讲演。生活在这个时代,会突然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技巧、教程、howto、guide。。。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调节心情。。。有时候不由生出些许反感,仿佛没了这些书人们就不会工作学习与人相处了一样。但不得不说,这些书自有它们存在的理由。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当然,我的经验仅局限于中国),人们一方面需要面对传统社会架构的瓦解,另一方面又得应付过去所没有的新环境、新问题。在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也许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忘记了,或者根本还顾不上人生的重要问题——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今天的中国谈论终极关怀也许还太奢侈,但相对于它的重要性而言,这个问题绝对是谈的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在纯粹的宗教和世俗之间,我们需要更多坦诚的、积极的、热情的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箴言。毫无疑问,兰迪的最后一课正是这样的内容。整个演讲过程中,他的坦诚和爱心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地留下“最后一课”的印象,这份遗留下的珍贵礼物,毫无疑问,只能属于他的孩子。然而我们又何其幸运,能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这最后一课!

关于死亡,我们经历的太多,“最后一课”也绝非先例。之前也曾读过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还有黎家明《最后的宣战》。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然而面对死亡这一共同的事实,他们又是何其相似!死亡是人生最后的神秘,然而又是为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神秘。当这一天或快或慢来到每一个人的面前,我们真的都准备好了么?“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生死无非是人生一体之两面,没有透彻的人生,又何来坦荡的死亡。“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这一种人生境界,兰迪无疑是做到了。兰迪的家人和朋友注定要承受更多的伤痛。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更多突如其来或是渺小的死亡面前,不得不说,对于兰迪,除了惋惜,也还有些许羡慕。

人生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姿态,是曾经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从最初的浑浑噩噩到后来的立志发奋,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那个时候的我,爱读刘墉的励志书籍,爱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尼采的“宁可去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然而很快我就面临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怎么办?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面对“平凡”这一件事?全世界有几个梦想体验零重力的孩子可以真正实现梦想呢?全世界又有几个人可以进入CMU学习甚至成为终身教授呢?如果不能——怎么办?直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通往其自身的解放之路,是一条自我完成的道路。这一条道路自内而外,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没有尽头。。。唯一重要的是:“If you lead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the karma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The dreams will come to you”。

链接

[1]. 2007年兰迪被ABC新闻网评为年度人物
[2]. 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
[3]. 下载链接@VeryCD

2006年元旦,看《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三个小时的演出,我一口气看了两遍,痛快!实在没有想到相声居然还能这样演,居然这样好看,耐看!

还是在两个多月以前才知道赖声川,知道表演工作坊。因为《暗恋桃花源》(电影版),我第一次见识到赖声川令人拍案叫绝的创造力。一出悲剧,一出喜剧;一出现代剧,一出古装剧,戏剧化地同台演出,然而故事却不仅仅发生在舞台上。看似矛盾的《暗恋》和《桃花源》演着演着,竟然不再对立和冲突。江滨柳,老陶,《暗恋》的导演还有那个神秘女子,不都在苦苦地寻觅桃花源么?我们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寻觅过桃花源吧?可是谁又能真正知道桃花源究竟是远还是近呢?参透这奥秘的智者,我想,一定是少数。

昨天的《千禧夜,我们来说相声》(台湾版)让我的眼前又是一亮。早就厌烦了生拉硬扯的相声搞笑,也早就厌恶了没话找话的自我做贱,甚至以为相声是再也不值得去看,去听的了。然而这一次却不一样——《千禧夜,我们来说相声》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用舞台剧的形式,串联起多个相声段子,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不是相声,却秉承了相声精神”,“不是喜剧,却造就笑声”。这是一种取材于时代荒诞的幽默,在这样一个跨度长达百年的故事背景中,这种幽默使人捧腹,让人错愕,进而深省和沉思,一种不知名的力量直抵内心。难怪有评论说,这一出剧,“非对人性洞悉者难写之,非对人情洞察者难演之”。

千剧2000年秋季在台湾上演,是表演工作坊创作的第四出相声剧(前三出分别是85年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89年的《这一夜,谁来说相声》,97年的《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其中《那一夜》在93年又重新搬上舞台)。并在2001年和2002年到北京和上海做巡回演出,据说当时盛况空前,反响强烈,并应邀在春节晚会上演出了精华片段。奇怪的是我对当年的这一事件完全没有印象。不过我猜想即便是当年有机会看了,也必定没有今天这样感悟吧。我觉得,成长的快乐就是这样,它不在于生活重复次数的增多,而在于智慧的日趋充盈和心灵的逐渐开放。。。跑题了。。。嘿。。。

“千禧夜”说的是1900的最后一天,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京清朝瓦解的乱世;“千禧夜”说的也是2000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陈水扁,吕秀莲当选第十任正副总统,国民党首次沦为在野党。百年风雨,世纪之交,皮不笑和沈京炳的南柯一梦是遥远的预言?抑或是同样遥远的记忆??

一百年前,皮不笑憧憬的未来,是一个“到处充满奴才放肆笑声”的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不再因言获罪的时代;而一百年后的台湾,皮不笑的梦想已然实现,但生活在今天的劳正当和沈京炳却有着皮不笑当年所无法想象的烦恼与困惑。这是一个消费至上的金钱社会;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速食年代;这是一个专家充斥媒体,媒体以不可抗拒的意志力强力介入的年代;这是可以自由表达,却少有人倾听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们永远地丧失了内心宁静,失落和空虚的年代。今天的沈京炳和当年的皮不笑一样,在世纪末憧憬未来。他看见“河川还很干净的模样,森林还很完整的面貌”,看见“夜晚的天空有无穷的星星”,看见“一群不慌不忙的人们,没有车子,就用两条腿,走路去找朋友聊天;他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路,没有电视;他们聊天的时候眼睛看着眼睛,彼此微笑……”

恍惚之间,你会猛然惊醒,一百年前皮不笑的对头贝勒爷不正是今天沈京炳的知音么?!“现在的人怎么都不懂得美啦?”,“问题就出在这个‘看’上”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贝勒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回过头来细细回味的时候,才能琢磨出其中的深意。正所谓“百世即须臾只是一场春梦;万端观结局不怪千古人情”啊~~~

千禧夜——“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2006年元旦,我感激赖声川导演以及诸位演员呈现的这部精彩剧目,也愿意向你,郑重地推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