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据管理方案 – 同步、备份与管理

最近抽时间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硬盘上的各种文件、存档和备份。也趁此机会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对个人数据管理的一些想法和实践。在这儿简单记录一下。

需求描述:个人长期积累的一些文档、照片、媒体等文件的管理(这篇blog主要讨论二进制文件的管理。类似笔记等个人文本数据不在讨论范围)。希望对这些二进制文件的管理能平衡和兼顾以下的各个因素:

  • 价格:希望能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笔记本、台式机以及分散的硬盘。如无必要,不希望购买新的硬件或云服务增加成本;
  • 隐私:有限度地信任网络(云)存储方案,保护个人隐私;
  • 数据安全:重要文档有至少一个备份,且备份的增删查改便于调整和管理;
  • 数据可用性:灵活利用现有的数据同步、移动硬盘离线存储、Samba、Cloud等机制,便于Windows/MacOS/Linux/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对数据的访问;
  • 便利性与时间、学习成本:乐于付出学习成本,但希望尽可能照顾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在说日常使用中的具体问题前,再简单描述下使用环境和背景:

  1. 出于对国内网盘产品的天生不信任,不打算把任何个人数据通过国内的网盘进行存储和管理;国外的网盘产品有限度地信任;
  2. 没有NAS设备,各机器也都没做RAID。前者是出于价格考量(见上)。而后者更多的是因为遗留环境所致——硬盘购买时间不一,容量不一,新购硬盘时旧硬盘已塞满数据等。另外也包含其他一些考虑,如软RAID人为地增加了管理成本等;
  3. 现有的备份基本是通过手工的复制、粘贴,以及定期的跨盘同步(rsync)与克隆(外置USB硬盘Dock自带功能)来完成;

正是因为这样的使用方式,在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 备份不及时(无自动化):例如相片从相机导入电脑时,不会自动进行备份。即便刻意地通过一些方式进行缓解,将相机SD卡中的文件作为备份保留一段时间,仍然存在窗口期有丢失数据的风险。在此期间也存在跨设备的文件访问问题;
  • 乏力的存档双向同步:这个大约是最头疼的问题了。因为数据的跨设备存储(移动硬盘/Samba/本地硬盘)和跨平台访问,需要保持同步的一致性。rsync的双向同步没有去尝试,另外Windows平台也不容易支持rsync;
  • 缺少数据的集中视图:由于数据散落在各硬盘,缺少集中的逻辑视图和目录式管理,所以多块硬盘都有文档、照片或电影文件夹。导致:1、只能靠记忆或搜索的方式查找存档文件;2、或是手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转移和合并,而在此中途又可能会有数据的同步确认,白白地增加了时间成本;
  • 冗余的数据(次要问题):一个相对的次要的问题。主要发生在给别人的照片分享,或是因为照片处理等场景下,手工复制了部分照片的子集用于好友分享或后续处理。而这些重复数据在已有跨设备文件备份的前提下,白白占用了磁盘空间;

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原则:

  • 不是所有数据都是平等的:包括访问的频度、是否需要跨平台访问、是否愿意牺牲一定的隐私性换取便利性等等。所以值得区分不同数据选择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 数据管理天然的异构特性:作为长期的个人数据管理,无论是数据来源,还是管理和使用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机制,能够包容后续对数据的不断调整,甚至管理方式的调整,而不是一次性试图解决所有问题;
  • 关于工具箱:通过工具箱的组合来解决问题,重要部分在于了解工具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工具与问题的适配程度。同时需要兼顾诸如:公有服务和私有方案,收益和付出成本等方面的平衡;

解决问题的工具箱组合:

Dropbox对我而言仍然足够好用。由于存在云端存储且有丰富的跨平台客户端,所以用于存放有较强同步需求或跨平台需求的个人数据。符合这一定义的文档数量并不多,Dropbox提供的免费容量已经完全够用。必要时可将数据向下一级存档方式进行转移。另外,Dropbox存放的数据不涉及个人隐私,如有个别需要可加密后再通过Dropbox同步;

作为Dropbox的替代同步方案,它的优点主要包括:无容量限制,家庭局域网中同步速度快,文件分享便捷,同步源数量不受限制可跨机器同步多个内容仓库;不足主要在于缺少云端存储部分,当然这一部分如有需要可购买第三方付费服务或者自行搭建。

此外,尽管存在私钥的加密,但secret SHA值、数据传输量、IP地址等数据仍然会被收集。对于个人隐私数据的局域网同步,需要禁用relay server、tracker server与DHT。这么做的代价是损失了通过Internet同步的能力,但对于局域网同步的需求足矣。此外,可根据数据隐私与重要性的不同在多个同步源中分别独立设置是否允许通过Internet同步。另:Bittorrent Sync暂不支持自己架设tracker server与relay server;

Git Annex本身,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官网有详细的说明。它的本质,是通过git的方式管理大文件的元数据(SHA256与符号链接),而文件内容本身并不真正存入仓库。

所以Git Annex不是一个备份或同步工具,我更愿意理解它为数据元数据的管理工具。由于和git命令可以完全操作git annex仓库,可以分方便的在多个硬盘间建立统一的文件视图。如photo文件夹下有2013和2014两个子文件夹,在两块硬盘上都可以看到这两个子文件夹,以及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名信息。但2013子文件夹下的全部照片实际存在于硬盘1,而2014子文件夹下的全部照片实际存在于硬盘2。

数据的实际位置是可查询可管理的。例如”git annex move 2013/ –to disk2″命令,可将2013/全部转移至硬盘2并释放硬盘1的存储空间;或”git annex whereis 2013/”查询文件的实际位置;数据拷贝的数量也是可管理的,例如”git annex get –auto –numcopies=2″自动下载备份维持两拷贝。

Git Annex的不足可能在于一定的学习成本和Linux/Git知识。虽然有图形化工具可用,但由于概念本身就比同步方案复杂,仍然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

另外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于:Windows下Git Annex仅支持Direct mode,丧失了绝大部分git命令操作的能力;另外,实际使用中发现Linux挂载NTFS分区创建的符号链接为Interix格式,在Windows下重新挂载时无法识别。Win 7下尝试开启SUA(Subsystem for UNIX-based Applications)仍然不起作用,暂时没研究出来。Mac + NTFS的组合可通过加载ntfs-3g fuse driver的方式进行解决。最好用的组合,个人觉得还是Linux下进行Git Annex管理,数据通过samba访问。

总结:

综上,Dropbox/Bittorrent Sync/Git Annex,分三级解决了我的个人数据管理问题。

其中,Dropbox最简单,用于管理最少和相对最常用的数据量;Bittorrent Sync用于解决剩余的“同步”类型的需求,它够快且容量不受限制。通过BTSync,解决了“现有问题”中的备份不及时以及双向同步的问题。所有被管理的个人数据在局域网都是双向同步且有备份的。而Git Annex解决了剩余的“统一文件视图”与“消除冗余数据”的问题。它灵活但相对复杂,用于管理最不经常访问的存档数据。当然,这也是数据量最大的一部分个人数据。

实际使用中,个人数据可在三种类型的管理方式之间迁移,以满足个人数据管理在备份、存档、传输、共享等不同方面的需求。

关于个人数据管理的一些想法

数字时代,个人数据不仅作为工作上的产出,更成为一种生活的记录。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实真的是一个值得讨论一番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方法论

  • 区分个人生成数据和个人收集数据

前者主要是指自己编写的文档、记录的笔记、各种个人创作的文件等。这类个人生成数据的特点是较为珍贵,一旦丢失很难找回;而另一类个人收集数据,主要是指经过个人分类、整理、阅读的文档和数据。这类数据的特点是经过二次处理。原始数据往往能在最初的位置或互联网上获得。附加值在于经过个人阅读、整理所做的分类和标记等。

区分个人生成数据和个人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在于两者的重要性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此外,除去两者共同的备份需求之外,前者更加侧重于数据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而后者往往侧重于分类和检索的便利。由于这个区别,个人生成数据应尽量从个人收集数据中剥离开,单独管理。例如:所做笔记和收集的资料相互分开,采用引用、链接等形式剥离出笔记、评论而避免在原始资料中嵌入个人笔记等等。

  • 成本收益取舍

无论如何,对自己的数据做管理总会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除去实际管理和维护的时间成本,了解并选用适合的工具,探寻新的数据管理形式,全都需要额外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里就涉及到成本收益的比较问题。假如为了追求细致的分类,便捷的控制而销毁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本末倒置了。从这一角度想,秘书的存在其实也是个人数据管理的手段之一。

  • 迭代式的数据管理

管理个人数据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自然也就引出了迭代式管理的想法。先用现有、可行的手段维护好自己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细化分类、重新组织、优化内容等。当一种新的工具和管理方法出现,采用后如果在现有数据规模的基础上,可以获取大于成本的收益时,则考虑升级开始下一轮的迭代。

经验记录

  • 文档和笔记

利用svn(subversion)做版本控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限制文件类型(文本文件、office文档或各种数据文件都可以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备份,多台电脑(如公司和家)之间的数据同步。相对于流行的git、hg等分布式管理工具,个人觉得svn更适于管理个人文档和数据。主要是因为svn完全按照文件夹方式操作,这样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只同步全部个人数据中一个子分类,而非全部。

  • 书签

使用Chrome浏览器的书签同步功能。最早的时候,我也是一直用svn来管理全部书签的。那个时候MyIE(后来的Maxthon)还没有出来,用的是一个iWander的多窗口浏览器。svn管理书签不仅可以同步URL信息,还记录了访问次数,最爱书签之类的信息。之后,导出了一部分书签存放在del.icio.us。这两种方法在使用Chrome的Bookmark Sync后完全弃用。

  • 简单笔记(随手记录)

采用Evernote进行管理。 Evernote是基于云存储的笔记工具,提供了跨平台的客户端(Chrome插件,Windows客户端,iOS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等)。免费账户提供每月60MB的上传量。非常便于随时随地做些记录。但由于这类工具的导出格式往往很难再次利用,所以只在Evernote上存放相对次要的内容。

  • 个人收集类数据

这类数据往往量大,但时效性有限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很少访问。一种方法是在个人的服务器上统一存档,定期备份;对特定文档,也可以考虑采用云存储工具进行备份。目前Box.net免费提供50GB容量,但缺点是不提供同步工具。因其定位于企业市场,且更侧重基于数据的分享和协作,而非同步;Dropbox非常便于各种设备间的数据同步,通过邀请最高可达18GB容量,但国内访问受限;Windows Live Mesh有5GB的免费容量,但不支持iOS和Android客户端,且Windows系统要求为Win7。用Amazon的S3做数据备份,比较适合一经上传访问较少的场合。数据安全可靠,但价格仍然偏高。

  • 阅读的文章

以前采用Google Reader(见关于GReader中Feed管理的介绍)进行阅读文章的标记和管理。这部分管理在Google Reader最近改版砍掉全部原有share机制后,暂未找到替代方案。

  • 个人数字资产

采用类似Death Switch介绍)的服务进行管理。 主要是考虑发生意外情况下,各类帐号、密码等数字资产的继承和转移。

  • 博客

相对于以上各种被动式手段来说,博客是一种主动式内容管理工具。它的数据管理出发点不是“保存”,而是“发布”和“传播”。当然,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内容管理工具,但适用的内容需要相对完整和成型。

Google Reader获取Feed全文输出的Chrome插件

最后更新:2010-01-12

自从Chrome 4.0 Dev版本支持插件机制后,终于找到了这个Read More! for Google Reader插件,实现GReader下的Feed全文抓取功能。Firefox下早就可以通过Greasemonkey + google reader full feed changer脚本实现这个功能,而Chrome下这个Read More!似乎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配置很简单,URL Pattern用来匹配站点地址,Content XPath/CSS Selector用来匹配全文内容所在的div标记。Read More!插件的介绍页面相当简单,也没有实际的使用说明。不过基本上可以参照插件内建的cnbeta配置改写。

以下是我用到的几个:

说明 URL Pattern Content XPath/CSS Selector
CB IT新闻 http://www\.cnbeta\.com
//*[@id=’news_content’]/div[@class=’digbox’]
/preceding-sibling::node()
国家地理每日一图中文 http://my\.dongua\.com\/ngpod //div[@class=”cont cs-output”]
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 //div[@class=”post”]
财经网每日要闻 http://www\.caijing\.com\.cn //div[@class=”artical”]
经济观察 – 观察家 http://www\.eeo\.com\.cn //div[@id=’text_content’]
中金在线财经频道 http://news\.cnfol\.com //div[@class=’content’]
     

关于Google Reader中Feed管理的一些想法

最后更新:2009-09-21

自从把RSS阅读器从Bloglines换成Google Reader以后,真的是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喜欢。也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向别人推荐过。这个帖子主要说一说我在Google Reader中关于Feed管理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Google Reader的好处

GR的好处其实不需要多说。我理解它首先是一个RSS阅读器;其次它是一个RSS内容管理、内容发现的工具。内容管理包括怎样有效地发现有价值的内容,避免信息过载,标记和搜索已阅的内容等等。而内容发现则包括怎样在自己订阅的内容之外发现有价值的Feed,好友的分享源等等。Google Reader本身只是个工具,关键是怎样用好它。最后,在今年GR升级以后,开始具备了社交化网络(SNS)的功能。与开心001,豆瓣这些网站的SNS功能不同,Google Reader是基于阅读的SNS,是很适合有阅读习惯的人群的。

关于Feed管理

也许有不少人和我一样,订阅的Feed太多,以至于根本读不过来,很多分类下的未读条目动不动就1000+,典型的信息过载 。这个时候请一定记住:DON’T PANIC! 下面就是我的方法。

  • 同时采用按类别与按阅读频率对Feed进行分组

按类别是最常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习惯的分类法。例如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科技类等等,又或者名人blog,好友blog,官网blog等等。而GR中的分类(我用的英文版里叫Folder)其实是tag,也就是说同一个Feed可以同时标记为两个或更多的分类。

我的方法就是在传统的分类之外,加上一个阅读频率的分组,例如freq_0,这个分组表示自己最常看的一类Feed。另外再建一个freq_1分组,表示相对freq_0阅读频率要低一些的Feed。而保持有效阅读,避免信息过载的关键就在于:根据阅读频率迭代性地调整Feed的频率分类。

举个例子:假如freq_0分类下的Feed我每天都会看,而freq_1分类下的Feed每周才去看一次。这样当新订阅一个自己感兴趣的Blog时,除了设置传统的分类,我还会根据其内容的价值设置到对应的阅读频率分组。如果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兴趣转移,或者这个Blog本身内容有所下降时,就降低它的阅读频率分类,从freq_0到freq_1。与此同时定期对阅读频率最低的Feed清理、退订。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更多的频率等级,如freq_0到freq_3。但对我来说,两级已是完全够用。

  • 保持一定的Feed淘汰率

只订阅,不退订是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事实上,GR只是个阅读工具,真正的重点永远在于阅读本身。过多的Feed不仅看不过来,也容易造成阅读时走马观花的坏习惯。说实在的,与其每天1小时把未读内容都看一遍,还不如退订几个阅读收获不大的Feed,然后抽时间把以前读过而且觉得有价值的文章找出来再读一遍(这个在文章评级部分还会再讲)。

具体说淘汰的方法。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条原则:

a)从阅读频率最低的分组(freq_1)里定期淘汰;
b)优先淘汰更新频繁且价值有限的Feed。因为这样意味着更低的信噪比;
c)优先淘汰不能提供全文输出的Feed。每次都要点击“阅读全文”实在是种时间浪费;
d)利用GR首页提供的What’s new进行随机的淘汰。解释一下,GR首页的默认设置是Home(如果没有自己改过设置的话),这个页面会从你所有订阅的Feed中随机(应该也不是完全随机,和你最近的订阅内容以及阅读内容有关)挑选几个有内容更新的显示出来。这个时候如果首页显示的总是你不大去读的Feed,不用犹豫,退订吧。

  • 关于文章的评级与分享

Star,Like,Share我最初也没有什么区分,看到一篇好文章总是又加星,又点Like又Share。而这样的三倍点击完全没有意义。这三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可见对象是完全不同的。Star是给自己看的,Like是给陌生人和好友看的,Share只是给好友看的。

在谈我的对他们三个的区分之前,想先岔开话题说下豆瓣上我对电影的评价标准。其实好电影4星和5星是很难分的。我的标准是这样,如果这部电影对于没看过的人值得推荐,那就是4星;若在此基础上自己还打算找时间看第二遍,那就是5星。当然,这里的区别还是很微妙。总的来说,并不因为知晓剧情而降低观赏价值的,就对得起5星啦~ 😀

再回过头来说我对于Star,Like和Share的区分:

Star:Star就是文章里的5星标准,是值得自己重读第二遍的文章;
Like:表达一种最一般的喜欢,顺手“顶”一下,“digg”一把,“支持”一下的意思;
Share:4星+5星的内容。不过这个标准我还心存犹豫,因为如果好友增多的话,很容易看到大量相同的文章被共享。也许有必要把Share的标准提高一些。(这个在好友管理部分中再讲)

  • 关于People you follow

也是从今年的那次更新开始,Google Reader中的文章分享变得更加开放。最初只能向Gmail的联系人或者Gtalk好友分享文章,在更新之后,可以去follow一个陌生人的文章分享列表。一般可以通过这么几种方式查看并Follow陌生人的shared item:

a)直接访问对方的文章分享页面,左上方会有Follow按钮。例如我的文章分享页面URL是  https://www.google.com/reader/shared/unicell
b)访问对方的Google Profile页面。很多编辑过自己Google Profile的用户都会列上GR的分享页面地址;
c)通过某一篇blog文章点like的用户列表。如果某一篇文章你很喜欢,而恰好也有另一个用户也点了like,那么有兴趣,可以不妨探索下他的share items看看;

是否要Follow一个人,以及Follow之后是否需要Unfollow,也是需要有所考虑的。基本上,我既希望通过Follow别人来获得我所不知道的高质量内容,又希望避免因此可能会产生的信息过载。下面是我关于Follow/Unfollow的一些想法:

a) 和管理Feed一样,如果某个人的分享列表中你感兴趣的内容低于一定的比例,则不用Follow,已经Follow的Unfollow之;
b)避免去Follow内容来源过于单一的人。内容来源过于单一(总是分享某个Blog的内容)有一个严重问题——如果这个Blog本身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我为什么不直接去订阅那个Blog呢?当然,有一种可能是你Follow的这个人可以帮你做初步的筛选。但基于人们的阅读兴趣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他不能做到筛选后的你都喜欢,那还不如自己直接订阅原始的Blog;
c)避免Follow和自己已订阅Feed重复的人。这也是一种阅读时间的浪费,因为你已经读过内容,在你Follow的人那里又会读到一遍,然后在Follow的另一个人那里又会读到一遍。实在很奔溃。。。这也是之前提到我质疑自己Share标准的一个问题。如果4星和5星的都share,很容易造成大量重复内容。也许在可推荐与必须推荐之间,应该取上限值;
d)倾向于Follow自己本身也写Blog,而且内容不错的人。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是有观点的,是有审美力的,他们share的东西往往是值得一读的。事实上,从实践来看,这个方法相当有效。
e)倾向于Follow能从高质量内容源中过滤再分享的人。例如科学松鼠会TEDtoChina 牛博网这些内容都相当不错,可是往往每篇的内容较长。如果能Follow定期阅读高质量内容源的人,往往不会错过精彩的内容;

其余

最后,和Google Reader有关几点想说的是:

  1. https访问是王道。https://www.google.com/reader/view/ 访问起来稳定而且安全;
  2. Google Reader再强大,也代替不了真正的书。毕竟后者要丰富、完整的多,是一手内容的主要来源;
  3. 上面说的这些方法不太适用于朋友的Blog和Share items。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朋友的近况和状态才是阅读的目的。

读《把时间做朋友》的一些感想

前段时间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做朋友》,在这里做个简单的笔记。

  • 关于时间的感知

李笑来在书中提到了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中的例子。柳比歇夫通过实践自己的时间记录法,在一生中积累了异常广博的知识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其实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偶尔驻足回首,却才发现有太多的计划没能完成,太多的雄心壮志一天天归于平淡。时间流逝了,而我们却没能从中获得当初想要的那些东西。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如果回首往事,却只觉得光阴虚度,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通过坚持不懈的时间记录,柳比歇夫似乎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感知力,时间的流逝对于他而言不是浑浑噩噩的,而似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柳比歇夫都是格外有意义的,他可以在有限的一生中完成那么的工作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尽管李笑来在书中不尽同意“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可我觉得柳比歇夫对于时间的这一认知恰恰好像理性的理财行为一样。一般正常人在心理学上有着“损失规避”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拥有一件物品时对它的价值评估,和损失一件东西时对它的价值评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容易注意到一般意义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而对于一个真正理性的理财者来说,损失与未得收益恰如一体之两面,是完全对等的。时间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自出生时起,就在不断流逝。我们对这现象过于习以为常,甚至感觉麻木。而其实理智的人应该想到,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是在损失。

书中在最后提及了父母对孩子“时间认知”的教育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某一天做一件让孩子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礼物、郊游或只是说一个故事,然后父母记录下来这件事当时具体细节。然后过上2、3年,重提此事,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深刻的人生,之后过上3、5年再提一次。这样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说来也巧,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不过倒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我很清楚的记得小学时候,一二叫低年级,三四是中年级,五六是高年级。低年级的时候无比地向往中年级,中年级的时候无比向往高年级。可等自己到了中年级却似乎觉得低年级时候的那种企盼淡化了,似乎进入中年级以后的我也并不是低年级时无比向往的那种生活。突然有一天,我对自己这想法感到有些恐惧。那不仅意味着一个时间坐标如此轻易地被我经过,也同时意味着经过它时我甚至毫无感觉。于是这一天我决定重新设立一个坐标。我站在床边,手摸着床单,自己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双手(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无比地印象深刻),对自己说,我要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一刻。其实,对自己说完这句话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一刻就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也许有些不甘心,我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而当我下一次想起的时候,没有惊恐,没有慌张,这一切就好像我当时做第二遍的感觉一样。我知道,那个坐标在不断离我远去,永远。读李笑来的书,我又一次重新想起了当初这一刻。不禁再次暗暗提醒自己,生命短暂,切勿虚度光阴。

  • 关于时间的管理

介绍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以后,李笑来在书中推荐了“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审计时间开销”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然而像柳比歇夫那样坚持记录一辈子的做法却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这样细致的记录-预算-开销至少不太适合我这样一个不喜欢对自己太过苛刻的人。一方面,我相信80/20法则在这方面也是适用的。通过认真审计日常活动中最浪费时间、最无意义的20%的习惯和行为,完全可以获得时间管理上80%的收益。至于剩下的20%,请自便!也许可以作为灵感的来源,也许消磨时间也是一种人性呢?信奉80/20的好处还在于,它让计划变的更有韧性。我也制定过太多无法完成的计划,甚至当这计划因为意外原因被打断会烦躁,甚至于迁怒别人。后来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计划在于坚持,然而和从不间断地坚持计划相比,偶尔被打断却能继续下去,来得更为难能可贵。80/20法则这方面显然更富于弹性,更易于坚持;另一方面,做过长时间的计划意味对未来的透支,未来的时间、意愿、选择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有成本的。过长时间的计划也往往低估这部分资源的价值。(李笑来在书中对计划的问题也有讨论,也挺有道理)

二、第二个原因在于,对多数人来说,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可行,也是有效的。这就好像一个外汇交易者固然可以以月或年为周期实践自己的交易系统,可这不仅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需要交易者客服短视思维,跨越更长的周期来看待问题。这两点本身就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与之相对,在一个以4小时线、日线或是周线的周期内,入门者更容易对自我进行控制,也同时拥有了更多实践交易系统的机会。短周期实践,快速迭代并做演进式推进也意味着更短的反馈周期,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

  • 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觉得最好的工具倒不一定是纸和笔了。工具,自然是顺手就好,符合各自的需要就好。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种:

  1. Google Calendar
  2. 很常见的日程管理工具。对我来说的好处,主要是个人的日程、提醒也可以放在上面,一周以后的也可以,一年以后的也可以。聚餐安排可以,生日提醒也可以。而且所有的通知都可以通过Email或者短信的方式提醒,实在是太方便了。如果使用Gmail的话,还可以在Settings-Labs里打开Google Calendar Gadget,这样,在处理日常邮件时,当天的日程也一目了然。或是再进一步,通过Google Sync把日程信息和手机等手持设备同步,就更加方便了。

  3. RTM(remember the milk)
  4. 现在的GTD(Get Things Done)理论里,似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任务列表在时间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任务列表是任务导向的,通过标签、优先级等进行管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和日程表是互补的。remember the milk是我很早就使用的一个工具,甚至比Google Calendar还要早,一直很奇怪Google为什么不收购它?除了前面提到的标签、优先级等功能以外,RTM可以很完美的和Google Calendar集成;安装Firefox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在Gmail使用,可以设置邮件标签,让打上标签的邮件自动列为待完成任务等;或是直接加入Remember The Milk Gadget for Gmail Labs 直接在Gmail中访问自己的任务列表。当然,如果愿意,升级成付费用户,还有iPhone, BlackBerry,WM的客户端可以安装。

  5. ManicTime
  6.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工具,用来记录在电脑使用时间。并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程序的使用时间,并形成图表统计。对于大量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学习、娱乐的人们来说,这个工具可以起到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中,时间记录和时间审核的功能。通过分析各应用程序在前台的使用时间,可以很方便的统计自己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了工作、娱乐、学习、还是闲逛?(友情提醒:由于ManicTime默认情况下不仅记录应用程序的名称,也记录应用程序的标题栏信息,如文档名,浏览网页Title等,所以为了保护隐私起见,可以在设置里去掉Track Windows Titles的选择。

  7. Blog
  8. 最后一个重量级工具当然是Blog。虽然Blog并不是一个很直接的时间管理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工具,它的作用却是全方面的。首先,它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中心,起到传统的笔记功能。若能妥善利用草稿、标签、站内搜索等功能,便可以通过积累、迭代、演进的方式完成信息的积累和整理;由于其书面表达的性质,也有助于将相关问题的以更为逻辑的方式组织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思考-行动-再思考的正向反馈环,推动自己前进。而反馈,正如《把时间做朋友》里所提到的,对于时间意识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其实,更进一步,每一篇Blog帖子都是一个时间的坐标,尊重并珍惜每一个当前的时间坐标,就是良好时间管理的全部,如果你没有,过去的坐标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提醒。;-p

清醒梦(Lucid Dream)

什么是清醒梦?

清醒梦(Lucid Dream),又称清明梦,就是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一种梦。经过训练,人们可以在做梦的时候保持清醒的意识,甚至控制梦的内容。

清醒梦可以用做什么?

  • 奇妙的幻想和探险:例如在梦里飞行
  • 克服噩梦带来的恐惧
  • 为真实生活彩排:例如公众演讲,演出,竞技活动等
  • 治愈效果:例如减轻悲痛的情绪,克服心理障碍等
  • 超越性体验:例如助于离体体验(OBE,Out-of-Body Experience)等

做清醒梦的技巧(更多细节参加“相关链接”)

  • 尽可能地回忆并记录梦的细节。维护一本自己做梦的日志,并注意识别其中的特征与模式;
  • 真实性检验。在真实生活中培养一种检验真实性的技巧,并养成习惯。
  • 早睡早起,睡前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避免饮酒、睡前吃太多等影响头脑清醒的因素)
  • 清醒梦推导法(MILD,Mnemonic induction of lucid dreams operation),在入睡时有意识地寻找如梦的特征;
  • 清醒再入睡(WBTB,Wake-back-to-bed)
  • 周期调教(CAT,Cycle adjustment technique)
  • 引导仪器法
  • 。。。

相关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cid_dre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清醒夢
http://www.lucidity.com/LucidDreamingFAQ2.html
http://www.wikihow.com/Lucid-Dream

突然消失者的来信

“亲爱的,当你读到这封来信的时候,我已经死了。请不要感到意外,世上的一切都太匆匆,死亡当然也不例外。一颗树木枯萎了,它在地下的根系自然也就不再属于这树,而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而当我从这个世界消失的那一刻,那些曾属于我的身份、财产和记忆恐怕也就当从此停止生长,消失,褪色直至湮没罢。我想,这应当是用不了多久的事情。然而,若在此期间下面这些信息对你有用,不妨暂记之。Gmail密码:XXX;网银密码:XXX;博客密码:XXX。。。就此别过~”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一封信,千万别惊讶。今天城市里的死亡也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然而我们却少有直面死亡的机会和经历。亲人的死亡大多在医院里,朋友的死亡更多地表现为消失。陌生人的死亡则完全不为人知。前不久听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介绍了德国社会学大师Elias的著作《临终者的孤寂》)。Elias认为,这一现象是因为文明化进程之后,现代社会不重视死亡,甚至刻意压抑、隐匿的结果。这不禁让我联想起自己曾在blog里贴过的这篇失落的面孔,里面是两个专登寻人启事的网站。看着这些网站上并排列着的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似乎总有点直指人心的震撼的效果。我相信其中的一些人不仅是消失了,而且是永远地消失了。其实对于那些有准备,而又不甘于就这么突然消失的人来说,完全可以预先写好本文开头的一封信。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方法。

Death Switch是一个能够在用户意外死亡/消失情况下,自动发出其预先写好信件内容到指定的Email地址。其免费帐户可以创建一封邮件,包含最多三个附件。内容创建后,Death Switch可以按照你选定的周期,例如60天,120天等等,发送Email检查用户的状态。如果邮件发出后,在指定的响应时间内用户没有回复,Death Switch会进入“担心模式”(Worry Mode)。担心模式下,网站会以较高频率(可设置,如每天一封)发送一定数量的邮件以询问确认。担心模式下,用户也可以选择让网站试图与其他邮件地址或自己的亲友联系。一旦最终确认用户死亡/消失,Death Switch就会发送出用户预先存放的内容。

虽然不知道Death Switch的信能否作为有法律效力的遗嘱,但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遗嘱的功能和效用。而对于那些掌握了太多秘密的人来说,比如我,从此就再也不用担心秘密会被带进坟墓了。

而这个网站的用法还远不止这些,有心人不妨继续探索。下面是我想到的一个使用场景:存下你所掌握的黑幕材料,把收件人设为自己Blog的电子邮件发布地址,或是第三方爆料站点。把探测周期设为每天一次。只要自己有一天遭遇黑手没能上线回复,就在第二天向全世界公布材料。怎么样?是不是和电影里的一样?

Ouverture Facile介绍

Ouverture Facile是我去年1月份偶然发现的一个在线解谜类游戏。Ouverture Facile是法语中”Easy Opening”的意思,我想这大概说明了这个游戏的特点:上手简单,而游戏本身极度开放。这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游戏的形式,你需要穷尽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想象力来找出答案;另一方面,开放的也是游戏本身。事实上,作者还在不断增加设计的关卡。甚至开放了相关SDK,允许玩家自己设计谜题并上传。但是不得不说,这游戏几乎每一关都是很完美的,从构思到设计,从内容到形式,有时候尽管线索链很长,但最后推出答案以后回头一想基本上都很合乎逻辑的。所以,要为这游戏增加设计新的关卡似乎也很难。

好了,介绍一下规则。OF每一关都是一个单独的Flash页面,你所要做的就是根据页面上的各种信息与提示,想办法找出下一关的URL。游戏本身是从易到难的,前10关相当于教学,每一关都需要用到一些基本的技巧。而10关以后就看你如何使用各类技巧去解题了。下面是我今晚刚刚通过的56关游戏画面的一个截图。

ouverturefacile56.png

OF需要用到的技巧包括:Google,不会Google基本就不用考虑这个游戏了,Google Fan玩起来估计会如鱼得水;常用软件的使用,例如16进制编辑器,音频编辑器,图像处理工具等。但这个游戏对于软件的要求基本也仅限于此,作者也保证不会用到专有的或是更复杂的软件;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Ascii码等等。但是具体关卡涉及到的知识,也许只能通过Google去学习了。(更完整的规则介绍可以看这里)

最后,关于游戏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耐心。在某一关卡上几天或是几个星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也是这个游戏的乐趣所在。所以千万不要想着去看攻略之类的东西。在官方论坛就做的很好,每一关都有相应的帖子可以讨论,但是没有人可以直接说答案,最多也是隐晦的提示。

56关是我去年的进度了,后来因为时间原因不得不放弃了,今晚才又重新开始。1年过去了,看见user map上整个中国仍然只有我1个人的标记,不禁为这么好的游戏不为人知感到可惜!所以写此blog小小地宣传一下。

最后提一下我最爱的关卡:[18, 25, 34, 35, 39, 46, 47, 54, …)  ^_^

怎样处理你的旧电脑?

很早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在欧美国家旧电脑成了一种新的污染。电脑显示器含有大量的铅和水银,机身的塑料外壳以及内部板卡也都含有大量不可降解的物质。不过我猜想,这在中国,暂时还不是个严重的问题。在中关村,珠江路这样的电子市场有不少做旧电脑回收和二手交易的公司。这说明即使在大城市,电脑普及率也远远没有到达饱和的水平,更不用说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说希望小学这样的地方了。

但是这篇帖子其实处于另外的感慨。在PC Magazine的网站上看见这样一篇文章,Before You Give Away Your Old PC 。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对于旧电脑处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关注了三点。

  1. 旧电脑上遗留信息的处理。包括原有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licsence问题;硬盘上原有私人数据的处理;文中推荐了CCleaner(www.ccleaner.com)这个软件去清除硬盘上的浏览器纪录,临时文件等等。(不过有读者评论说CCleaner采取的是直接删除的方式而没有经过粉碎处理,因此仍然存在文件被恢复的安全隐患);
  2. 为电脑的新主人安装必需的软件。因为有部分软件因为licsence的问题在上一步被卸载了,所以文章又推荐了openoffice, firefox, thunderbird这些免费的开源软件。最终打造了一台best gift pc;
  3. 最后文章讨论了把旧电脑捐给谁的问题。提到了www.craigslist.com这样的信息平台,本地的慈善机构,商业电脑厂家的回收计划(hp的),还有一些非盈利机构

让我感慨的是文章考虑内容的全面以及切实的可行性。从为自己保护隐私到为他人安装实用的软件,都考虑到了。每一个步骤都是简单可行的,甚至给出相关的链接。其实我对于美国这样的社会一直存在这样的印象,每一件小事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专家或热心人写好了instruction或guide或best practice。照着去做就行。虽然我不知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会不会变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减小,社会的总体效率必然会提高。这当然是好事。

出于好奇,我也查了一下国内的旧电脑处理信息。目前看来,最常见的办法还是把它卖掉。通过电子市场的旧电脑回收,或者taobao这样的交易平台,或者校园bbs等等。类似craigslist这样的信息平台其实国内也有,比如中国平台,或者大了网。不过上面旧电脑的信息几乎没有。

据说在国外,捐献旧电脑给慈善机构政府会有一定的减税政策作为鼓励。也许这也是国外旧电脑捐献比较多的原因吧。从政府的方面来说,香港的环境保护署也开展了旧电脑和旧电器的回收计划;在台湾行政环保署的资源回收网上,我也找到了二手电脑转赠的链接(需要代理访问)。遗憾的是,咱们这里似乎什么都没有。

最后,还有这一篇10 Things to Do With Old PCs,教你怎样发挥旧电脑的用处,比如用来组网,或者做打印服务器什么的。也不错。

Technorati : ,

关于虚拟主机选择的一些经验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免费服务还是遍地开花的。像个人主页空间之类,有网易的go.nease.net,浙江信息超市的My169空间,还有国外的tripodangelfire。随便注册个账号,或再搭配上网易的免费域名转向,在网上就算是有个“家”了。

如今这类的免费空间仍然还能找到,不过一般只能存放静态的网页空间。如果是考虑服务的稳定性,或是想以更灵活的方式建立更个性化的站点,那么就不得不考虑虚拟主机服务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看看下面我有过的一些经验。

www.51.net虎翼网还是很稳定的,速度也不错。我一开始用的是51提供的免费空间,还有免费的二级域名。后来51.net开始对这个服务收费,50M静态空间100元两年。因为我只是简单放些网页、照片什么的,50M也刚好够我用。两年下来一直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这里有这款虚拟主机的说明(普及型)。不过关于51.net还有几点要说明:首先,51.net现在还是提供免费的建站服务的,不过会有广告条;其次,51.net的虚拟主机虽然支持国际域名绑定,但是必须是在51.net注册的域名;最后一点,51.net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google清空了索引纪录,所以建在51.net上的站点这方面应该也会受到影响;

www.west263.com西部数码一直是我备选的虚拟主机。因为从别人的经验来看,站点速度挺快,价格也算便宜。基本型虚拟主机中低端的有150一年和200一年两种,空间都是200M,后者支持PHP。不过MySQL需要单买。价格比起51.net是要多了一些,不过和国内其他一些虚拟主机提供商比起来算是低价了;

国内其他一些比较有名的虚拟主机提供商有:www1.com.cn第一主机提供有100M的静态主页空间,128一年;www.net.cn中国万网,万网虽然名气很大,但似乎在域名服务和企业级市场方面更强一些,因为我没找到合适个人的建站方案;www.xinnet.com新网和万网差不多,在注册域名时可以考虑;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虚拟主机服务以外,我个人比较看好和尝试过的还有以下几种:

使用花生壳www.oray.net)的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在自己的机器上建立站点。这样的好处很明显——没有任何虚拟主机可能会有的功能上的限制。想在自己的机器上建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架设Blog站点,都完全没有问题;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你得有一台24小时在线的电脑,而且还必须是公网IP,另外在技术上可能也会有一定的要求。花生壳的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分普通版和专业版,普通版完全免费,但是只支持oray提供的二级域名(目前大约有6种可选)。专业版支持顶级域名的解析,不过收费。升级到专业版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单独购买域名增值服务,申请域名转入管理,或者直接在oray申请顶级域名。我觉得还是最后一种比较省事,也顺便解决了域名的问题,我的unibeing.net就是在oray注册的;

和花生壳类似的还有麦秀空间www.myshow.cn)。相同是因为都是将站点建立在自己的机器上,同时由服务器提供动态域名解析;不同的是麦秀将架站所需的不同模块以插件的形式提供下载,也就是说我只需要运行麦秀的客户端,并下载一套个人相册插件,那么别人就可以通过麦秀提供的域名来访问你的个人相册了。麦秀提供的插件相当丰富,所以通过动态域名建站也相对变的简单了。不过05年6月份开始,麦秀似乎就不能访问了,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最终关站了?

www.paangood.com:盘古网。这也是我最近刚刚知道的一家虚拟主机提供商。之所以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觉得他们比较特别。说特别其实也就是他们的定位相当明确,针对不同的客户群给出了相对多样化的建站方案。最便宜的个人用虚拟主机年付100,有50M空间,7G月流量,3个MySQL数据库,支持两个域名绑定和10个子域名绑定。我觉得已经相当合算了,用WordPress,pBlog什么的建立自己的Blog站点,50M虽然不宽裕,应该也可以先凑合了;如果空间小,还有一款100M185年付的。paangood的虚拟主机还有好几款,总的来说,客户群划分合理,自身定位准确就是我看好paangood的原因。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的合租服务器。从之前的几次合租情况来看,大约是30个人合租一台服务器,年费550,不过换来的是超大的空间和流量,各方面的限制也比普通的虚拟主机小的多。。。:)这里是他们最近征集合租的一台服务器

最后再说一下国外的虚拟主机服务。就好像芯片只有量产才能将价格降低一样,虚拟主机也有它的规模效应。从这个角度讲,国外的虚拟主机服务要比国内的性价比高很多。但国外虚拟主机的优点和缺点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比如:国外的虚拟主机不需要备案,但是会面临着封禁的危险,因为只要服务器上一个虚拟主机涉及敏感内容,就很可能影响到整台服务器上的所有站点;国外的虚拟主机在国内访问会相对较慢,但是国外的用户访问速度就比国内的虚拟主机好很多。这里的用户不光是指访问你页面的人,而且也同样包括bot,一些web应用程序等等……

关于国外虚拟主机服务的比较,国外虚拟主机评论外国虚拟主机空间评测网这两个网站的信息是很值得一看的,不少介绍国外虚拟主机的帖子都是从这里转载的。“虚拟主机评论”重点推荐的是IPOWERBlueHostPowWebGlobatMidPhase这5家。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选择虚拟主机提供商的前提是:拥有月租小于8美金的Hosting Plan,提供无条件退款,提供24×7的技术支援,并至少提供1G的网页空间与40G的流量。“外国虚拟主机空间评测网”是Blog的形式,提到的虚拟主机商要多一些,但是信息量要少于前者。

我的建议有这么几点:

  1. 不要过分相信“国外虚拟主机评论”的内容。这个站点是老外维护的,多个语言版本,有一定的倾向性。另外具体的hosting plan包含的内容还是要以虚拟主机商的为准,我就曾经被上面的信息误导过。后来写信向他们指出,他们也承认hosting plan总是在变化,因此很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 国内是否访问很重要。我最初申请了Globat的服务,后来发现我虚拟主机所在的那台服务器在国内无法访问。具体来说是电信和网通无法访问,但是铁通什么的不受影响;事后我又检查了globat其他的一些服务器,发现都可以访问,那只能说明自己背了。:( 而且Globat在站点建立以后不提供更换服务器的服务,所以只有退款了;
  3. 支付方面,尽管很多人都建议paypal,理由是直接使用信用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信用卡的Charge Back,你可以在服务不满意的时候轻松退款;
  4. 申请虚拟主机前先在网上找找有没有好用的coupon code。我当初申请globat时就找到了年付19.95美元的coupon。最后算下来,我的10G空间,300G流量,无限量数据库就相当的值了!推荐两个找coupon的站点:Savings-center.com还有Stingier.com,后者有专门一个Web hosting的分类
  5. 选择国外的虚拟主机,因为相关的信息相对较少,所以在选择前更要慎重。可以先去WebHosting Talk这样的论坛多去逛逛,问问别人也可以。最后还有一个小技巧:用虚拟主机商的名字加“sucks”搜索看看。比如:用google搜 globat sucks

最最后介绍一下我现在用的虚拟主机服务::)

嗯,是dreamhost最低的Craze Domain Insane!,主要的参数在这里可以看到。97天退款,20G空间(每周增加160M,向gmail学的?),月带宽1T(每周增加8G),无限量域名绑定,无限量子域名绑定,无限量数据库提供。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们提供的shell access,实在太棒了!价格方面,在刚刚的参数比较页面中也有,不过dreamhost还是用promo code申请才来的便宜。promo code是由dreamhost的用户创建的优惠码,当有人使用这个优惠码申请dreamhost服务时,申请人可以得到一定的折扣,而promo code的创建者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返点。折扣和返点的总金额是一定的。以之前提到的Craze Domain Insane!方案为例,该方案年付119.40美元,而折扣最大金额是97美元。最大的折扣就相当于promo code的创建者将自己的返点全部让出来了。所以会比较便宜。

我也建了这样一个最大折扣的promo code,申请的时候填一下就可以了。嗯,很好记:UNIBEING

又及:www.site5.com据说也很不错,不过冲在优惠的份上我还是选了dream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