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亿光年到0.1费米,一些关于Google的用户体验,一点有关中英文信息的感慨

GF转给我一篇从10亿光年到0.1飞米,看完之后很是震撼。一直以来总认为,”高度”能使人悲悯,却没想到”距离”除了能使人陌生,也同样能使人产生这样的感情。

悲悯之余,就有点好奇,想知道这样的好帖究竟出自哪里? 转贴没有标明出处的,只好Google。震撼、经典、推荐–这样的字眼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可就是找不到文章的原作者以及出处。最后在一篇Blog中见到了英文标题From 1 billion light-years to 0.1 fermi,才算找到了开启Google大门的钥匙。

在Google中搜从10亿光年到0.1飞米,共有4560条记录;纠正错别字后再搜从10亿光年到0.1费米,仅有区区49条记录(这其中真正和这篇文章相关的只有不到5条);再搜From 1 billion light-years to 0.1 fermi,发现只有362条记录,而且基本都是不相关的内容,这才意识到,那篇Blog是在转载时根据汉语翻译过来的,它发布于05年11月9日,也晚于我见到的10月份的这一篇。重新使用light-years fermi做关键词,找到了原文章的关键词powers of 10

以上就是通过Google查找原作者的全部过程,然而故事却并未就此结束。

查看powers of 10的搜索记录,我很惊讶的发现,这里面不仅有、有网页、有wiki条目、有Java做的交互式教程,甚至还有电影展览。唔。。。还有官方网站

原来Powers of Ten是1978年由Charles和Ray Eames拍摄的一部十分钟的短片,向我们展示了宇宙在不同尺度上迥异的面貌。该片在1998年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的名单(National Film Registry,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每年评选25部上映满10年,美国出品,且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影片)。这部影片的科学顾问是Philip Morrison和Phylis Morrison夫妇。Philip Morrison是MIT的物理教授,原子弹的发明者之一,他早年的一篇论文指出了用微波进行空间通讯的可能性,从而导致SETI计划的实施(Philip Morrison教授的My 40 Years of SETI)。Powers of Ten这本书就是根据电影改编的,书中记录了42张大小相差10倍的图片,也就是一开始那篇帖子的由来。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样一本优秀的科普书籍在中文世界和英文世界有着两样的境遇。一、由物理大师所写的名著,同名电影入选了电影保护局的名单,影响了诸多读者,在国内bbs转贴时却根本见不到作者和出处;二、在各大站点转载时内容完全雷同,甚至连错别字都没有纠正,而在英文的搜索结果中,却很少见到相同的内容。不仅如此,还有很多衍生的内容,比如其他版本的powers of ten,还有Quarks to Quasars

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其余链接:
POWERS OF TEN BIBLIOGRAPHY
COSMIC VIEW: The Universe in 40 Jumps

Technorati : , ,

2005-11-28

冬天的早晨

我用
梦的甜美来迎接你
冬天的早晨

寒风的味道让人振奋
于是甜美,悄悄淡去

又是一个冬天的早晨……
梦中,我是赤裸的孩子
醒来,我穿上了
温暖的冬衣

新浪的名人Blog

在我读过的新浪名人系列Blog中,我最喜欢余华的

或许是因为之前听了一段对余华的采访录音的缘故,发现余华并不是我想象那样的一个瘦弱青年(我也不知从哪里得来这样的印象)。他侃侃而谈,用我熟悉的海盐口音,从文学作品再到社会新闻,夹杂着不少tmd,如此真实的一个人。但在他的Blog中,我看到的却只有那个精神世界的无限美好。他说文学是神奇的,这种神奇让一个遥远的中国读者从霍桑、福克纳和莫里森的作品中读到了自己;他还说就像树木插满了森林一样,时间的神奇插满了我们的文学;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心中也插满了绿色的枝条。

余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这篇《活着》的序言,让我的内心涌起了感激——这感激,是我心戚戚之余对世界美好的真诚的赞美。正如雪莱吟诵云雀时感慨的那样,“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愤怒的平息,美自内而外地散发,是多么地不易!这本身就是美洗礼后光辉。

昨天上网,又看见李银河老师的Blog,没有太多的话,却撂下两句名人语录,实在逗坏我了。不仅消受,而且还忍不住留了言。^_^

几分钟前,发现周国平的Blog也有了,又爱又怕,嘿~~

虽然有人批评新浪的名人Blog是炒做,有人分析说名人Blog必不能长久,还有人披露说很多Blog都是新浪写的……但至少,给了我们不少欢乐。 :)

Blog服务之再比较

我曾经写过一篇简单比较各大blog站点的文章。今天重读了一遍,发现又有了新的想法。

其实不同的BSP(Blog Service Provider)提供的blog服务各有特色,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最适合的,或是最接近于适合的,那么结果也就接近于我们的真实需要。

然而就像所有的选择一样,困难同时来自于我们模糊的内心,以及对外界的一无所知。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一些简单意见:

  • 想写什么样的Blog?

更多地是想在朋友中间分享见闻和心得?或是作为个人展示的平台?假如是前者,那么MSN Space就是首选。由于和MSN Messenger集成,你的好友可以很方便地看见你Blog的更新,加上微软产品一贯的简单好用,建立你自己的blog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这也就是为什么你MSN好友列表中星星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抛开技术上的优劣不谈,我觉得MSN Space更侧重于私人身份的展示。即便MSN Messenger当初流行开来是因为较之于QQ更为正式,MSN Space的出现也给窥伺8小时之外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那么反过来说,MSN Space就不大适合来展示公众形象。这个公众形象并不是名人的专利。Internet时代,理论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陌生人。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时,假如你希望他们看到的是生活琐事之外的一些东东,那么就不妨去一个大点的BSP申请服务吧。

这时不选择MSN的原因主要有:访问速度稍慢,与社群的融合程度较差,私人身份重于社群身份等等。

  • 需要Blog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和特性?

功能和特性–往往能在犹豫不决时把你拉向某一方,也很可能让你在抉择中抛弃某一方。下面就是我所在意的一些特性列表:

是否可以访问?假如你所在的网络没法出国,或是希望你的朋友不被这个困扰,那么国外的BSP就不在考虑范围了吧。

模板是否可编辑?尽管几乎所有的BSP都提供了更更换的模板,但却并不是所有的模板都可以自己编辑。假如你想在页面上尽情地折腾,假如你看见别人漂亮的页面时很羡慕,那么不支持模板编辑的blog还是不要考虑了吧。(假如不在意模板编辑的话,我觉得WordPress是个不错的选择。做Blog软件的公司,刚刚开放blog服务,你喜欢的用户名可能还在哦)

访问速度。虽然我还是挺喜欢blogcn的服务,可是他们的速度实在让我没法接受。当访问blog成为一种痛苦的时候,写blog的感觉应该也不会好太多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把我原先的blog转移到了这里

其他细节。单个细节本身也许并不说明太多问题,但当众多细节凝聚成一种品质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拿blogspot来说,丰富的支持文档,支持第三方托管,电子邮件发布,配合picasa和hello完成图片blog等等。。。

以上就是我弃暗投明的真实写照。。。

Technorati : ,

Volker Schlöndorff – The Enlightenment

当哲思用优美语言娓娓道来,这样的美,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这一刻,就好像憋闷的人觑见广阔的大海;又好像静谧的午后,在树林深处的小溪畔不留神睡过的那一梦;一切重新开始,刹那间,我们寻到了灵魂。

What is time?
Who can actually explain it ?

Who can articulate even a thought about it in any way?

And yet, what is more familiar and ever-present than time? So what then is it?
If no one ask me, I know. If I have to explain it, I could not.

All I affirm to know i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time past if nothing passed by
And there would be no future if nothing came towards us
And there would be no present if there wa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ed

How is it then that these two concepts of time exists…
the one past and other future…
since the pas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is not yet

But if the present was forever present and did not pass
it would not be the present but eter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ever a time when there was notime
But if the present only exists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ast
how can we say that it does exist at all, since its very being is soon lost?

Or should we assert that time only exists because if tends not to exist?

What is clear is that neither the past nor the future exist at all
The past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did not yet come to be

Do I therefore have to say, that there is only one time, the present time?
Or could we instead posit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times…
Namely,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The only time we can actually experience is the present time
but in our soul we do feel nevertheless three different times…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which is remembrance…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which is contemplation…
And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which is expectation

In the course of our life all actions I premeditate for the future
once I have completed them, enter into the past

In the course of time,
the more we live…
the more our experiences become remembrance

All things expected are diminished by entering the present
And this happens in the time of a single day
as it does in that time of our lives

I do confess, oh my lord,
that I don’t yet know what time it is…

You, my God, will bring me Enlightenment,
you will be my lantern…
I will come towards your light…

You, my God, will make my darkness bright…
And brighter, and brighter, and bri…

My First Post

当尤尼塞在山顶高呼,“情绪是我的力量!”,众人并没有忘记他也曾痛苦地俯下身去:“……然而我却并不总有力量……”

我无意间读到这个故事,合上书本,深深叹息:热情让我们开篇,往往却是理智的力量让我们结局啊~

廿四不惑(一) 开心

生日就要到了,突然很开心。 ;)

一直以来blog上开心的文字总是太少,原因也很简单–悲愤出诗人。抑郁、伤心、不顺畅的时候才会写点什么,而开心的时候时间飞快,根本无暇顾及blog这么一回事了。可这么一来似乎就有些辜负我blog的标题了。开心的想不到去写,郁闷的又不是每件都值得去写,加上自己拙劣的文字总会让一些日子以后的自己觉得汗颜,blog上的东西就一天天地少下去了。

但是–今天–我很开心。我想感激每一个相识、相遇和相知的人,感激这一件件平淡的,或是妙不可言的故事,这些都注定在我短暂的一生中留下永远难忘的记忆。每一个全新的早晨,每一个慵懒的午后,每一个寂静的夜晚,世界很美好,生命很美好,大家很美好~~我爱你们!! :)

牢骚

装了整整3天的机器,顿感人生的空虚和无意义

一遍又一遍的安装,无非是让自己觉得舒服一点,可这过程着实痛苦。难怪各大公司的IT成本居高不下,难怪工具厂商总能混上一碗饭吃,难怪Web应用大兴其
道。。。。

装好之后又能怎样?完美主义者的悲剧,就是极尽所能,却终究摆脱不了无意义的结局。。。

装罢机器,小病一场,活该!

观《下水道美人鱼》

昨天看了豚鼠系列里的Mermaid In A Manhole,下水道美人鱼。呃。。。背景知识就不多介绍了,没有听说过的同学可以用豚鼠系列或者下水道美人鱼搜索看看,应该会有不少。。。

豚鼠系列是80年代挑战人类观感极限的日本地下电影,更有介绍说,人鱼的导演只是想看看人类忍受恶心事物的程度能有多少。尽管网上提到人鱼的帖子几乎是千篇一律,当我忍住恶心把下水道美人鱼从头到尾看完以后,却发现单单恶心二字并不能完全说明我的感受,单单恶心二字的评价也着实有失公允。

也许只有从头开始看这部电影才会真正觉得它的恶心,看见美好的事物一点点地被摧毁,看见漂亮的人鱼渐渐地腐烂;观感融合了情感,这是恐怖片成功的要诀之一。只有观感往往并不够,有了情感观众才会真正用心去体会,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实现影片效果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下水道美人鱼》里的画家和《群尸玩过界》里的那个儿子有几分相似之处。恐怖、怪异的的电影里偏偏留下了一个正常的人类,而这个正常人类的存在使得影片不会沦落为一部纯粹恶搞的垃圾电影。虽然是一个正常人类,作为观众的我们又确实太难理解他的种种作法。”怎么能这样呢?!””靠,要是我的话。。。”哈哈,观众就此落入导演的圈套,已经开始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那个环境里去了。。。

另一方面,也只有把片子从头看到尾,才会发现这部片子并不纯粹是一部恶心的片子。当画家揭开下水道的盖子,令人眩晕的光线瞬间解开了所有记忆的密码。
This is my secret place
Here rest all the precious things I’ve lost
Here rest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I’ve lost
Here is all the time I have ever lost
All locked up in the darkness
这话语从画家嘴里念叨开来,仿佛是神秘的咒语,又恰似人鱼声音在画家心里激起的涟漪;念罢,一扇内心深处的大门吱吱呀呀地开启。这里曾是一条大河,这里曾有青蛙和蜻蜓,这里也曾有儿时的伙伴,哦,还有那条美丽的人鱼。画家童话般的绚烂记忆与肮脏腐臭的下水道反差实在太大,让人不免开始怀疑画家记忆的真实性。画家自然不会有这种煞风景的怀疑,他义无反顾地带回人鱼悉心照料,仿佛是在照料童年所有美好的记忆。可是病入膏肓的人鱼没有丁点的好转,病情渐渐恶化;恐惧的画家虽然一直坚持,可最终还是在人鱼死去的那一刻彻底崩溃。警察到来的时候,邻居说画家杀的是他的妻子;画面切换过去的时候,观众也会惊奇地发现人鱼身上的腐肉与溃烂完全不见了,那个婴儿也明明是人类后代。难道人鱼一直是画家脑中的想象??画家精神失常了,可会不会在这之前就已经失常??阴森的监狱里,画家呆呆地坐着,桌上,摆着一片孤零零的鱼鳞。。。。。

影片的结尾与contact颇有些类似,女科学家艾莉与外星人接触不被人相信,录音笔里记录的也只是沙沙沙的杂音;可是最后却有人发现那杂音录了数十个小时,而并非短短的几分钟。故事的真实性在末尾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似是而非,若有若无,矛盾,困惑,无限遐想。可真实性本身却不是问题。哲学是灰暗的,宗教却充满色彩,维特根斯坦如是说。在精神失常的画家眼里,我们同样见识到了纯真的美好以及真实的恐惧,覆灭了,不再有,可也绝对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曾经拥有。

天才,疯狂,苏醒–人类身上最为神秘的三种特质,今天我们有幸见到了一种。

超女夜未眠

夜深了,安静了,灯光悉数灭去,人群渐渐散场。

然而超女的夜晚是不眠的夜晚;那种振臂高呼,失声尖叫的疯狂只有fans才能真正地体会。高潮退去,余韵尚存,酒饮微醺,不眠也难眠。

看了太多的报道,看了太多的评论,看了太多的回帖;临到自己执笔,真的不知道能写点什么,该写些什么。

国外媒体说中国人用选举般的热情投入到超级女声,一点也不假。选举是场社会活动,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有黑幕的爆料,有媒体的炒作,更多的却是网友间的攻讦。比起所谓”民选”的启蒙,我更愿意把超女看作是国民性的试金石。当宽容和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少,评头论足的声音越来越大,我想一定有不少人忘了去听歌,忘了去感动,忘了超女们唱的那句”把手敞开,需要爱的都进来”。

5进3和最后的总决赛,我每次都为宇春投满15票。喜欢一个人,欣赏她,支持她,这一点也不疯狂。正相反,我觉得这是最温和的一种方式了。喜欢宇春的率真,喜欢她笑起来时候嘴角的温柔,喜欢她的声音,喜欢她的简单和纯粹……这个夏天,有大片茂盛的玉米地;这个夏天有尽情的欢笑和泪水;这个夏天,有你–宇春–永远美丽的熏衣草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