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经过天空的痕迹——《流浪女》观感

-“现在可不是露营的天气。”

-“我从不选择天气。”

-“你选择了道路?”

-“是的。”

这就是流浪女Mona的生活,飘飘荡荡,无拘无束。导演瓦尔达女士在电影开场之前就对我们说,这可能是一部残酷的电影,因为在一开始我们就看不到希望。没错,她死了。无数人与她的生活擦肩而过,然而正是凭借他们支离破碎的叙说与记忆,我们才得见这只自由而孤单的飞鸟经过天空的痕迹。

她受过教育,可她拒绝一份安定的职业。擦车、牧羊、剪枝就足以提供她所需的香烟和面包;她孤身一人,可她拒绝温情。和戴铁链的男人睡在一起,他们睡着时可爱的样子让人不忍惊动。可即便这样,也不能阻止她的离去;她接受恩惠,可她拒绝感恩。卡车司机让她搭车,可她却抱怨没有收音机。大学老师送给她大包的食物,她毫不犹豫地收下却不说一声谢谢。

–这就是Mona,她总是拒绝,可她也总在选择。选择了绝对的背弃,选择了绝对的自由,选择了绝对的孤独,选择了绝对的危险,选择了绝对的死亡。

瓦尔达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欣赏这部电影我们不能加上任何的道德评判,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我们观看,我们欣赏,我们接受,如此而已。这个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明白呢?史铁生也说”欣赏这如歌如舞如罪如罚的生命之旅吧。由一个亘古之梦所引发的这一生命之旅,只是纷坛的过程,只是斑斓的形式。这足够了。”

可是,这真的足够了么??

对于作家和导演,的确足够了。意义在于表达,或者不妨说表达本身就是意义。Mona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道路,导演凭借思想和技术予以展示,这些不都是表达么??可是我们呢?电影散场,乘车回家,浑浑噩噩的一天。年龄在增长,智慧却没有进步,我真的很痛苦。


相关文章

Speak Your Mind

If you want a pic to show with your comment, go get a gr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