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代宗师》

从我的一堆blog草稿中找到了这篇,决定把它继续写完……

看完《一代宗师》从电影院出来,毫不犹豫地在豆瓣给了个5星的评价。可后来,我又反复回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

是华丽的镜头语言?电影中大量的摆拍,一张张的照片定格还有段落结语,凝固下所有人物的面容、情绪,乃至历史背景。其实所谓的一代宗师,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一代又一代人。一代宗师一代人,经历着国家历史的的变迁,门派传承的兴衰,更有背后无数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起落。你看,那些焦点剧情中人们的眼神。强烈的画面感。时间固然是流水,时间也是那流水激起的一朵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或许,《一代宗师》打动我的,是内里涌动的中国式审美与情怀。中国式的审美,不拘泥于外表的形似,而在于内里的“气韵生动”。就像宫羽田与叶问的搭手,不比招式比想法。无招胜有招,一切均在机锋之间;又像宫二与叶问间的感情,若有若无,若无若有。蓄而不发。心境是灯,“有灯就有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可惜“见天地”易,“见众生”难,心意从来难相通。

又或许,只是这个关于已经逝去的年代的故事。注重传统,讲究师承,然诺重于千金。一次来往,一段情缘,一场恩怨。所有一切的一切,如同宫家的六十四手,全都相忘于江湖。

有时我在想,深邃的情感与世间其他一切丰功伟业没有区别,难以逃脱为世人所遗忘的命运。只是这样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关于英剧《Black Mirror》的一些想法

看完英剧《Black Mirror》,毫不犹豫地给了5星的豆瓣评价。因为它真实的影像呈现,以及深刻的洞见与讽刺。

Black Mirror,代表了那块无处不在、或大或小、深不可测的屏幕,是当代科技文明的象征之一。全剧共分三集,剧情、演员、导演各不相关,却都围绕着科技文明展开。无处不在的媒体与网络,登峰造极的虚拟现实生活,还有可以无限回放的忆粒装置。

原剧海报中有着这样的宣传语:“Thrillingly, Unsettlingly  Modern”。之所以现代,是因为影片中的科技背景设定。而这设定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遥远的幻想,而是科技发展的合理推测,甚至某种程度上必将会实现的未来。且略过第一集中已成为现实的媒体与社交化网络。第二集中游戏与现实的关系是被认真讨论过的未来十年的科技趋势(Seth Priebatsch: The game layer on top of the world)。而第三集中的忆粒科技会不会就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改造而开启的Neo-evolution?(Harvey Fineberg: Are we ready for neo-evolution?

海报的宣传语同样可被解读为:Modernly Thrilling and Unsettling。而之所以使人惊悚与不安,不在于科技文明描绘的未来,而在于科技背景下“人”的迷失。剧中三集虽然情节、背景各异,而故事的真正尖刻之处全都与性有关。虽然应是无意为之,但在我看来却是一个深深的隐喻。性与爱,无论何种科技文明也无法掩盖的人性核心。

说到底,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黑镜照射出的未来与自己了么?

关于Lost(剧透慎入)

连续6季的美剧Lost终于在今年结束了,持续6年的谜团有了一个最终的结局。然而正如不是同一个答案能回答人们心中不同的疑问一样,有人评论说,“看完lost,我却迷失了。” -_-||

Lost是一部人物众多、元素众多、叙事结构复杂的美剧。主要人物前后六季中就有三十几个,这在美剧中是少见的。也因此有了更多样化的人物身份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Lost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神迹、争斗、生死、心灵、以及爱情的故事。所有这些人物和元素被贯穿整剧的三种穿插结构——flashback 闪回、flash-forward 闪进、flash-sideways 平行闪入——完美地组织起来。这种感觉有点像在欣赏一件绣品的完成,一针一针,千头万绪,但渐渐渐渐地,一个完整的作品形貌在你眼前显现。这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啊~尤其是当这件织物不仅绣于空间结构,更穿针引线绣于时间结构之上的时候。

上面这幅图截自Lost每一季每一集都有的片头,在我看来,它无疑是对全剧内容的一个符号象征。片头中,“Lost”四个字母由远及近,镜头总是失焦的,只在掠过的一瞬焦距变得清晰,却又稍纵即逝。这正点明了“迷失”——这一剧集的主题。剧中的这些人物,不仅迷失在神秘未知的小岛上,迷失在与岛上人物、事物的扑朔迷离的关系中,更加迷失在自己不能平静的内心里。黑与白,Jacob与The Man in Black的较量,故事主角们与过去,与另一个不能释怀的自己的较量。

那么结局又是如何呢?

当Jack最终在教堂见到了父亲Christian,他们有了如下的一番对话。每当我读起这番对话,他们俩语气的抑扬顿挫,神态的微妙变化,都历历如在眼前。

Christia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your life… was the time that you spent with these people.  That’s why all of you were here. Nobody does it alone, Jack. You needed all of them, and they needed you.

Jack: For what?

Christian: To remember … and let it go.

Jack: Kate… She said we were leaving.

Christian: Not leaving, no. Moving on.

Jack: Where we going?

Christian: Let’s go find out.

这一结局真让我感动。让我感动的是这父亲对儿子无比温暖的话语,是这其中所蕴含的对于生命的理解,同时也是故事结局所暗示的开放可能性。请注意那扇彩绘玻璃窗,窗上的6个图案,从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正是这种开放可能性,给“迷失”划上完美的句号。我钦佩编剧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完美,更为这启示录一般的声音而深深流泪。

吕效平《欧洲电影专题》听课笔记

整理几篇大学时的听课、读书笔记,存档备查用。

课程:《欧洲电影专题》    吕效平

  • 关于“欧洲电影专题”

个人镜头艺术的时代正在到来

有一种人生的境界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工作;以无为的精神作有为的工作。——朱光潜

把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结合起来。从一切人物、事件中读出悲剧和喜剧意义来。

  • 关于“欧洲电影”

“欧洲”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艺术类别的概念。主要还是后者。

电影的两极:“好莱坞”——“欧洲”。但在好莱坞也有库布里克(《发条橘子》),在欧洲也有吕克贝松。

  • 关于“专题”

周星驰与莎士比亚

周星驰是一支快乐的喷泉,莎士比亚是浩瀚的海
谁能说海不是水?

专题

“专题”不是“史”
“专题”不是“鉴赏”
读片有一定难度

参考书

《认识电影》,[美] 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世界电影史》,[法] 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 关于电影

现实主义 —— 古典主义 —— 形式主义 —— 纪录片 —— 故事片 —— 先锋派

纪录片(例):《无粮的土地》(1932)
故事片(例):《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角斗士》
先锋片(例):《迷墙》,《一条安达鲁狗》 (1928,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主义与先锋派:两个极端

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例):《被遗忘的人们》(1950)
介于故事片和先锋派(例):《朦胧的欲望》(1977)

费里尼:梦境的逻辑,“梦是唯一的现实”,电影的本质就是梦

巴赞(André Bazin)

提倡长镜头,景深大,时间长,没有蒙太奇。从而保持最大程度的真实。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相比,“镜头的本质是真实”。

作品:《乳臭未干的人》
* 伦理和道德的缺席
* 故事的缺席

新浪潮电影

1958 – 1962年间的法国电影运动

什么是好莱坞

利润的
制片人的,公众的,非艺术家的
明星制度(新浪潮电影之前一部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两演员均为业余)
道德的
类型片的

电影手册派

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前两者是巴赞的学生

  1. 一个在其中一切表象都同等重要的世界。是一个无连续性的世界。自我是一系列无明显关联的事件。自我是没有本质的。
  2. 他人也是没有本质的。
  3. 否定旧道德。那些道德替你规定好了本质与道路,人是被动,接受的,“不诚实的”,从存在意义上说是“死了”的。
  4. 行为是因时而定的。
  5. 每一个行为都是独特且没有社会先例的,而在别人看来便是无动机的。因为不存在可供动机依托的一成不变的自我,即所谓“无动机行为”。
  6. 作为物的人,无力为现实、过去和未来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这一理想只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不堪重负的人们便试图抛弃这一理想,像动物一样生存。世界不再是无限多的表象事件的集合,而是无限多的偶然的集合。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 –

最初是《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员。1959年拍摄第一部长片《精疲力尽》.

有人曾将电影史分为戈达尔以前和戈达尔以后两个时期。美学与现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作品:《精疲力尽》(1959)
* 一部存在主义的影片,A bout de souffle
* 用电影的形式表现了《尤利西斯》(1922)与《等待戈多》(1950)之中“现代”人内心的荒芜;“上帝死后”人所面临的价值的失落,意义的真空。

《美国制造》,Made in USA,1966
《中国姑娘》,1967,政论的电影风格
1958年5月风暴后,与学运领袖组织了一个战斗电影小组

戈达尔电影风格:实现了从描摹现实的传统叙事向自视、探讨现实的转变。杂文式的思考。
* 《精疲力尽》是典型的好莱坞警匪片吗?
* 《精疲力尽》是 典型的好莱坞爱情片吗?
* 与希区柯克频繁剪辑相区别的长镜头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

1932 – 1984,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电影手册》撰稿人
被视为法国电影的“掘墓人”

与戈达尔至少两点不同:

  1. 除了崇拜尚·雷诺阿,继承了他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之外,还崇拜希区柯克,也模仿希区柯克的电影
  2. 他的主题是“人”,“人们都奇妙无比”。特吕弗不像戈达尔那样探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他只描写人本身。

成名作:《四百击》
最高成就:《最后一班地铁》

作品:
* 安东尼·多尼尔系列:《四百击》,《安东尼与柯绿蒂》(二十岁之恋),《偷吻》,《床第风云》(婚姻生活,床板),《爱情长跑》(消逝的爱)
* 悬疑类影片:《枪杀钢琴师》,《黑衣新娘》,《骗婚记》,《情杀案中案》(激烈的周日)
* 爱情影片 :《朱尔斯和吉姆》(夏日之恋),《爱女人的男人》,《柔肤》(软玉温香),《绿屋》,《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最后一班地铁》,《美女如我》,《情泪种情花》(巫山云)(是雨果女儿的故事)
* 其他 :《乳臭小子》,《华氏451度》,《野孩子》,……

阳台上看呆——谈《最后一班地铁》

  1. 完全不去编织一个完整的故事。平凡的生活包含无数的偶然性,而影片完全没有剔除这些偶然性。大量的,偶然的,毫无关联的东西一带而过,信息量很大。这些都是使该片突出但又难懂的原因。
  2. 人物的表现超出常见的伦理评价。
  3. 以一种近乎上帝的视角将平凡的生活赋以诗意。

阿仑·雷乃

作品:《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

1920年生于法国南锡。文学教授,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主编),电影导演。
——欧洲“作者电影”的一个范例
“在记录时代的社会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1年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被授予“金狮终生成就奖”。
“直面自我,在市场经济压力和美学风格变幻中卓尔不群。”

并不怎么采用蒙太奇的手法,而总是用大段的长镜头表现一段事件。善于表现隐藏在人内心中间尚未表达出的情感。

“故事不是讨论人们做什么,而是探讨他们在做事情时候脑子里想什么。与其说是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

1954年罗西里尼对当时的影评人罗默说:我知道要想达到目的的期待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不去描写期待的目的,而去描写期待本身,然后骤然收尾。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

俄罗斯电影艺术家,1954年出生,曾出演《两个人的车站》

作品:《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情留西伯利亚)

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 – 1996,波兰导演

《蓝》:自由

《白》:平等
* 波兰有句俗话:有些人是平等的,有些人更平等。
* 我们了解“平等” 的理念,每个人都向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认为有哪个人真的想平等,每个人都想“更平等”

《红》:博爱
* 我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自己。

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

1900 – 1983,西班牙、墨西哥、法国
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

1930年超现实主义思潮领袖布勒东发表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努艾尔是二十个署名人之一。

除了与超现实主义有渊源关系之外,布努艾尔是一位卓尔不群的电影工作者

“布努艾尔是一个极富幽默的昆虫学家。他细心观察一切饶有趣味的试验,不过,这里是对有智性的人进行的试验。只是他让我们自己去做结论。他的幽默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使现实更突出的,揭破一切假面具的,戳穿一切骗局的幽默。”——彼埃尔·玛卡布吕

作品:《一条安达鲁狗》,《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朦胧的欲望》
* 大胆地表现了性,撕破了表面上的尊严,突出了人性
* 颠倒、混乱的逻辑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巴黎兴起的欧洲文艺思潮。

主张摧毁旧意识,否认传统,反对因循守旧,摒弃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

有强烈的改造社会的使命感,认为应该唤起人们被压抑的潜意识。

相信人只有在梦境、幻觉所展示的世界面前,才能冲破一切羁绊,显露人的本体真实。精神错乱和梦幻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在这两种状态中,人才能不再受到意识的控制。

伯格森的“艺术冲动”是其美学和艺术的源泉。

两种理解电影的方法

分析的、理性的方法

综合的、诗性的方法
* 诗意地表现了作者对我们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荒诞的、不可知的世界。一个经由艺术家陌生化了的世界。

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三个问题:

  1. 什么使阿尔莫多瓦与好莱坞区别开来?
  2. 阿尔莫多瓦作品中人物的欲望
  3. 解读《All about my mother》

关于第一个问题:
* 是艺术家个人的而非投资商的
* 是西班牙的而非“纽约的”
* 深刻的悲剧性而非浅薄的道德信心。充满探索人性的勇气,而不是给出关于人性的简单结论。

参考影片列表

《城市之光》(City Lights),查理·卓别林,1931
《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让-吕克·戈达尔,1965
《大街上的商店》(The shop on main street),捷克斯洛伐克,杨·卡达卡 / 艾玛尔·克洛斯,1965年,导演的其他作品有《来自火星的音乐》、《青春岁月》、《三个愿望》、《死亡就是天使》、《被告》
《朦胧的欲望》(又译《欲望的隐晦目的》)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1977,改编自小说《女人与木偶》
《怪谈》(《奇谈》),日本,小林正树,1965
《魔鬼圣婴》(Rosemary’s Baby,又译《罗斯玛莉的婴儿》),波兰,罗曼·波兰斯基
《风流医生俏护士》,美国,罗伯特·奥特曼
《生命的圆圈》(The Circle),伊朗,法·帕纳希,2000
《悲情城市》(Baise Moi),法国,维吉妮·德斯彭特 / 柯拉莉,2000
《大都会》(Metropolis),大友克洋根据手塚治虫漫画改编,2001
《去了解》(Who knows),法国,雅克·李维特,2001
《好男好女》,台湾,侯孝贤,2001
《木鞋树》,意大利,1978
《史楚锡流浪记》,西德,1977
《芬妮与亚历山大》,瑞典,英格玛·伯格曼,1982
《监狱风云》(Caged Heat),1974
《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又译《在江边》,《岸上风云》),美,艾利亚·卡赞,1954
《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王家卫
《被遗忘的人们》(Los Olvidados),布努艾尔,1950

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观后感

看完了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最后一课,终于忍不住想要写点什么。

兰迪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教授,在去年9月被确诊为胰腺癌后在卡耐基·梅隆向做了最后一次讲演,分享他人生的快乐、经验和体悟。“最后一课”在网上被下载超过1000万次,译成7种语言,流传极广。因为这次演讲,他被ABC评为年度人物,被《时代》周刊列入影响世界的100人,卡耐基·梅隆所在的匹兹堡将11月9日定为“兰迪·波许”日,布什来信称赞他的努力“反映了美国人灵魂中最好的一面”。

看兰迪的“最后一课”,首先是被他的乐观和幽默所打动。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却有着和平时一样饱满的热情。谈起儿时的梦想,谈起成长的经历,谈起父母、同事、学生,谈起他的妻子,我能听到的只有真诚和爱。把兰迪的“最后一课”放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背景下来考量其实并不一定恰当。这次演讲哪怕还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也丝毫不能减弱它的光芒和力度。这是一次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人生的一次回顾。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少数,善于讲演的人也是少数,兰迪正是这两者的合二为一。更何况他所讲的又是人生这一个重要的话题!看兰迪的演讲,我不禁想到了那本《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是加州理工的物理系教授,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又是以爱闹、爱玩、特立独行著称。也许他们两个人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对于他们留下的演讲和书籍,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他们的存在,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两个head fake,在兰迪没有说出来之前,我都想到了。这不是一次关于如何实现梦想的讲演,而是一次关于如何去过人生的讲演。生活在这个时代,会突然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技巧、教程、howto、guide。。。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调节心情。。。有时候不由生出些许反感,仿佛没了这些书人们就不会工作学习与人相处了一样。但不得不说,这些书自有它们存在的理由。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当然,我的经验仅局限于中国),人们一方面需要面对传统社会架构的瓦解,另一方面又得应付过去所没有的新环境、新问题。在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也许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忘记了,或者根本还顾不上人生的重要问题——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今天的中国谈论终极关怀也许还太奢侈,但相对于它的重要性而言,这个问题绝对是谈的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在纯粹的宗教和世俗之间,我们需要更多坦诚的、积极的、热情的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箴言。毫无疑问,兰迪的最后一课正是这样的内容。整个演讲过程中,他的坦诚和爱心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地留下“最后一课”的印象,这份遗留下的珍贵礼物,毫无疑问,只能属于他的孩子。然而我们又何其幸运,能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这最后一课!

关于死亡,我们经历的太多,“最后一课”也绝非先例。之前也曾读过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还有黎家明《最后的宣战》。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然而面对死亡这一共同的事实,他们又是何其相似!死亡是人生最后的神秘,然而又是为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神秘。当这一天或快或慢来到每一个人的面前,我们真的都准备好了么?“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生死无非是人生一体之两面,没有透彻的人生,又何来坦荡的死亡。“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这一种人生境界,兰迪无疑是做到了。兰迪的家人和朋友注定要承受更多的伤痛。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更多突如其来或是渺小的死亡面前,不得不说,对于兰迪,除了惋惜,也还有些许羡慕。

人生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姿态,是曾经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从最初的浑浑噩噩到后来的立志发奋,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那个时候的我,爱读刘墉的励志书籍,爱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尼采的“宁可去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然而很快我就面临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怎么办?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面对“平凡”这一件事?全世界有几个梦想体验零重力的孩子可以真正实现梦想呢?全世界又有几个人可以进入CMU学习甚至成为终身教授呢?如果不能——怎么办?直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通往其自身的解放之路,是一条自我完成的道路。这一条道路自内而外,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没有尽头。。。唯一重要的是:“If you lead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the karma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The dreams will come to you”。

链接

[1]. 2007年兰迪被ABC新闻网评为年度人物
[2]. 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
[3]. 下载链接@VeryCD

观某电影有感

相识:他不敢正视她的眼睛,然而只要稍稍隔着些距离,她转过身或是侧过脸的时候,他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被她吸引。对他来说,她太过完美。他数不出她的缺点。单是看到她就会令他的心里涌起阵阵奇怪的感觉,有些慌乱,有些紧张,有些莫名其妙没来由的开心;更不用说靠近她,听她说话,嗅到她身上散发出的世间最好闻的香味了。然而她竟然主动凑了过来——含笑的大眼睛,光洁的脸庞,温柔的嘴角——一切的一切都近在咫尺。年轻的他怎么可能承受这样铺天盖地的心跳感觉?这种自动自发的爱从他内心泉涌而出,可他仍旧刻意压抑住自己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但很快,他就会发现从这一刻起,阳光将无处不在,和平已悄然降临,灵魂斗争不再继续,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她的到来赋予了意义。

回忆:多年以后,当他再次走进这座空旷的教学楼,恍若隔世。没有她,这里竟是这样空;没有她,心里竟是这样空。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从熟悉的角落跳将出来,他的心里再一次涌起铺天盖地的感觉。失落,痛苦,孤独,迷茫,沮丧掺杂在一起铺面而来,他的爱人走了,他心灵的神奇力量也随之消失了。他完全放松着,不想抵抗什么,甚至希望这失落和孤独能来的强烈些,再强烈些!似乎只有这样,他才从另一种角度真切感受到她的存在。泪水,只有泪水。

纪录片《圆明园》开场旁白

请您用大理石 汉白玉 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骨架 披上绸缎 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 那儿建后宫 放上神像 放上异兽

施以琉璃 施以黄金 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天上一座座花园 一方方水池  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

其外貌是宫殿 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Luc Besson的Atlantis

看了吕克贝松的91年的片子Atlantis,拍的真是美。当大章鱼气定神闲地掠过,缓缓地游向海的深处。长长的触角拖在两侧,好像国王巡游时黑色的披风。还有Manta Ray游过的时候。。。

有一刻,我想我真的可以感受到导演所谓的soul与spirit。。。

最后贴一下开头的那段旁白,看的是英文配音的版本,有几个词听的也不是很确定

One by one
Forget the everyday sounds, words, and symbols of mordern life
Forget theatre of glass, metal and fabric
Forget the streets which everyday bring you closer to the future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Atlantis, the original world

Here man was born
Here man matured, like a prince inheriting a kindom
though this world without gravity
this world without chaos
his senses have been educated
this beautiful and gernerous sea, has offered him eternal gifts of love, tenderness, rhythm, grace, soul and spirit

One by one
Forget every memory of the past
Forget everything you know and dive,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world of millions years ago
to the time when this wonderful idea of life
is going to become irreality

Technorati : , ,

两部电影里的父亲和儿子

不一样的年龄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力,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和你在一起》,《千里走单骑》讲的都是父亲和儿子。可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却有所不同。

《和你在一起》有父亲在儿子身上倾注的希望,有彼此相依为命的温暖和关怀。一个实实在在,谁也夺不走的儿子,和一个实实在在,谁也夺不走的父亲。现在这个年龄看《和你》,感动我的已不是刘小春自己曲折的经历,而是人物之间的种种平凡而美好的感情:父亲总是像小时候那样一把拉过回家的孩子,用毛巾给他擦脸。无论那脸上是笑容还是泪水,父亲的毛巾永远是热的;突然对一个女孩有了莫名的好感,喜欢听她说话,喜欢和她在一起,而这时候甚至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崭新床褥的气息温暖而又陌生,睡在上面,心又飘向何方?寡言的人有着更敏感的内心,两个不易相处的人又是否能彼此打开幽闭的大门?人生有着太多选择,可如何选择总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什么才是对我们重要的东西。刘小春放弃了比赛,可他的演出却没有取消。当琴声与泪水交融,这一刻,他理解了父亲,也成就了自己。人,难能可贵的是坦荡的内心。当父亲和儿子紧紧相拥,儿子彻底的,无可救药的长大了,一次完美的转身,生活还将延续。。。

《千里走单骑》讲述的另一种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对立而紧张。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之间永远不同于女人和女人之间。高仓健给人的感觉寡言而又些许冷漠。我认为这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他和他儿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冷的,可永远冷不彻底。内心有一丝微热,可永远也热不起来。这也是一种父亲和儿子。因为那丝冷,他很”礼貌”地不去闯进儿子的病房;因为那丝热,他决定远赴中国做一件儿子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这样的父子关系是可悲的,却也是无奈的。父亲可以轻易在一个陌生的中国孩子身上投注父爱的影子,可完全没有力量理解一个完全成年后儿子的内心世界,儿子拥有自己的工作,妻子和家庭,可却没有一个”普通”的父亲。父亲和儿子都是孤独的,可他们却在孤独中彼此联系。希望终有一天彼此能发现,父亲还是父亲,儿子还是儿子。

Technorati : , , ,

Volker Schlöndorff – The Enlightenment

当哲思用优美语言娓娓道来,这样的美,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这一刻,就好像憋闷的人觑见广阔的大海;又好像静谧的午后,在树林深处的小溪畔不留神睡过的那一梦;一切重新开始,刹那间,我们寻到了灵魂。

What is time?
Who can actually explain it ?

Who can articulate even a thought about it in any way?

And yet, what is more familiar and ever-present than time? So what then is it?
If no one ask me, I know. If I have to explain it, I could not.

All I affirm to know i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time past if nothing passed by
And there would be no future if nothing came towards us
And there would be no present if there wa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ed

How is it then that these two concepts of time exists…
the one past and other future…
since the pas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is not yet

But if the present was forever present and did not pass
it would not be the present but eter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ever a time when there was notime
But if the present only exists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ast
how can we say that it does exist at all, since its very being is soon lost?

Or should we assert that time only exists because if tends not to exist?

What is clear is that neither the past nor the future exist at all
The past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did not yet come to be

Do I therefore have to say, that there is only one time, the present time?
Or could we instead posit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times…
Namely,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The only time we can actually experience is the present time
but in our soul we do feel nevertheless three different times…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which is remembrance…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which is contemplation…
And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which is expectation

In the course of our life all actions I premeditate for the future
once I have completed them, enter into the past

In the course of time,
the more we live…
the more our experiences become remembrance

All things expected are diminished by entering the present
And this happens in the time of a single day
as it does in that time of our lives

I do confess, oh my lord,
that I don’t yet know what time it is…

You, my God, will bring me Enlightenment,
you will be my lantern…
I will come towards your light…

You, my God, will make my darkness bright…
And brighter, and brighter, and b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