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

iPad面世至今已经一年过半了。或许,它能用来做什么这已经不能再称作为一个问题了。毕竟,令人称羡的销量,铺天盖地的新闻,无处不在的身影,已经强有力地回应了这个问题。然而,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的实质核心却并没有消失。到底值不值得买?买了的人究竟都能用它来做什么?为什么不是别的Pad呢?类似这些问题,仍然时不时地在各种场合遇见到。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如果你还不知道iPad能用来做什么,那么多半你就不需要它了”。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对iPad的需求在iPad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需求也就是互联网式生活的需求。因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丰富内容、互联互通有着依赖,也就自然对便利的互联网终端的物理形式——Pad(当然只是其中一种),和虚拟形式——App应用,有了依赖。

可是,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这绝不简单等同于iPad可以用来做什么。只有在初期的新鲜感消逝之后,设备的使用融入日常生活,这时候才能回答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的问题。这一个答案无疑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因互联网因素占实际生活的重心多少而异。

。。。以下略去iPad实际用途举例。。。

—————————————- 分割线 —————————————-

可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答案呢?iPad素有时间杀手之称。杀就杀在无穷无尽的丰富App,总有一款适合长尾或短尾中的你。甚至无聊时候闲逛App Store,也能轻易耗去大半天的光阴。

会不会“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的答案,就是“什么都能用来做”呢?我不禁疑心,在iPad产品受人喜爱的表象背后,其根源在于一种拥有的错觉。拥有各式各样让人想要去舔的漂亮图标,拥有各行各业的领域知识和专业应用,拥有App Store中超过50万种的消费选择……拥有iPad就等于拥有了这一切,尽管是种错觉。

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一部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也许……并不重要。

后设小说与平行宇宙

一直对某一类小说和电影的结构有着特别的兴趣。故事中有故事,梦境中有梦境。当时间、梦境和记忆交织嵌套在一起,究竟什么才是真相?绚烂旖旎的故事竟然是场梦吗?平淡熟悉的生活又隐藏了怎样可怕的真相?《十三度凶间》的世界外还有世界吗?《苏菲的世界》,我们自己是否也是书中的人物呢?《黑客帝国》里Matrix之外的Zion又是另一个虚拟现实吗?其实,这类所谓的后设小说(又称元小说,metafiction)与后设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们以某种程度上的自指,成功将读者和观众自身编织进一个更高层次的叙事结构里。毕竟,我们自己也可能只是更宏大故事里的一角。又或者,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当我们合上书本走出影院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现实世界远比小说和电影来得复杂神奇。在我看来,平行宇宙正是一种与之类似的“后设”理论。它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思索自身存在的位置与真实性。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不是观众,而是故事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链接

  •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multiverse),或称多重世界(many-worlds)理论,它不仅是科幻小说家的最爱,也是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早在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Hugh Everett就提出了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MWI),却未被主流物理学界所重视。50多年来,伴随着超弦理论(目前最有可能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终极理论)的发展,多重世界理论重新被认识和发展。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甚至这样说道,平行宇宙已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存在多少个层次的问题。

宇宙学家Max Tegmark在200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将现有的平行宇宙理论分为四类:

  1. 存在于我们可观测宇宙边界(Hubble volume)之外的平行宇宙。这些宇宙中的物理常数和我们所处的宇宙相同,只是粒子的排列与我们不同。然而由于这类平行宇宙无限的数量,概率决定了,最终会有和我们相同的宇宙存在。(Tegmark推测这样的宇宙离我们约有10^10^115米)
  2. 气泡中平行宇宙。一个泡泡中可能包含了第一类平行宇宙,而在一个泡泡之外,有无数多个(可能多达10^10^10^7的量级)与之相并列、相独立的泡泡。这些泡泡可能有着互不相同的时空维度和物理常量。
  3. 基于量子理论的平行宇宙。这一类平行宇宙基于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WI)。宇宙状态最终取决于其全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状态取决于波函数。传统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粒子的波函数在观测时发生了“坍塌”,从量子叠加状态“坍塌”成现实中的确定状态。而多重世界解释则认为,量子的叠加状态最终导致了宇宙发生了分叉,从而分裂成两个叠加态的伴生宇宙。而我们所身处的只是宇宙分叉中的一支。无穷多的事件不断在宇宙中发生——甚至一个人的一个决定(组成神经元细胞亚原子粒子的量子行为)——最终造就了无穷多个不断分叉的平行宇宙。
  4. 最后一类平行宇宙由Tegmark本人提出。前三类平行宇宙仅是初始条件或物理常数不同,而物理法则也可能不同的平行宇宙,被Tegmark归为了第四类。

图片来源:链接

  • Zooming Out

想象一下宇宙的浩瀚与无限吧!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太阳系第三颗的蓝色行星上。出于种种原因,环球旅行仍是生活在其上的极少数人们的奢侈梦想。然而即便是这个人们略微有所了解的太阳系,其大小和尺度仍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直观体验。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自从1846年被发现至今,还没有绕太阳运行一整圈,过完一个海王星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1号”和“旅行者2号”,每天飞驰160万千米。若是以太阳风层顶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两艘飞船直到今年——2010年——才能飞离太阳系。然而若是以太阳引力的边界——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界,那么它们还需要20,000年才能真正告别太阳系,驶向无限的星空深处。

整个太阳系,不过是位于银河系第三旋臂外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恒星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整个银河系拥有数千亿之多。太阳系的大小只在整个银河系中占了约0.0032%。我们可见的宇宙,约有1700亿个星系。银河系在其中也并不特殊。就直径而言,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就比它要至少大2倍以上(100,000光年 Vs. 220,000光年)。

然而宇宙中的星系相对于巨大的星际空间来说,又是极其渺小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系直径约为一千至一万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而星系间的距离则以百万秒差距的单位来计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整个宇宙几乎是空的。

好了,打住。请停下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镜头一路不停的拉远,无限广阔的星际空间,数千亿计的星系,千亿之千亿计的恒星,恒星系统里众多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行星上可能蕴含的历史、生命、知识和记忆——包含所有这一切的我们的宇宙,也仅仅是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而已。由于四类平行宇宙的层次并不相同,那么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能有着无穷多个独立于我们宇宙之外的平行宇宙。人们总说,200万年的生物演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宇宙的尺度及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这个蕴含了全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相对于更高一级的平行宇宙结构来说,又何尝不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呢?

图片来源:链接

  • 一沙一世界

不过且慢,这些甚至都还远不是尽头。

人体约有50至75万亿个细胞,其中约1/4为血红细胞。每一个血红细胞又包含了约2亿7千万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是由3032个碳原子4816个氢原子812个氧原子780个氮原子8个硫原子和4个铁原子组成的。其中碳原子核由6个质子6个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所组成(分别为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和1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

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黑洞——相对而言却是另一个极端,它们是天体中的巨无霸,是大质量恒星(10至50倍于我们的太阳)死亡后坍缩的产物。然而物理学家如今却猜测: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在超弦理论中,时空共有11个维度(10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除去我们可见的4个维度,其余的维度以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的形态卷缩在普朗克尺度(10^-35m)内。今天的超弦理论甚至建立起了黑洞与基本粒子两者间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卡-丘空间经过空间破裂锥形变换,大质量的黑洞就会越来越轻,最后转化为一个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光子)。换句话说,黑洞或是基本粒子,仅仅是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的某些相同的物理结构而已。

如果宇宙在高维空间里是闭合的(这也符合第二类平行宇宙的理论),光也不能从中逃离出去,那么,宇宙可能也只是一个黑洞而已。而这个黑洞又是否只是一个更高层次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呢?

依照超弦理论,弦的能量分为振动能与缠绕能两个部分,具体的分配关系和空间维度的半径R有关。弦的质量和力荷决定了基本的物理现象,而与这个总能量(质量=质能)在振动能和缠绕能之间的分配关系无关。这就意味着,在物理上,我们不能区分一个尺度是R的维度和一个尺度是1/R的维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尺度如此广阔的宇宙,从物理定律上是无法和一个极小的微观世界区分开的。

超弦理论更进一步指出,尺度的测量取决于我们用哪一种弦(轻弦还是重弦)作为探针。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世界里,轻弦是普遍的,因此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巨大的。而当宇宙处于大爆炸的初始阶段,或是宇宙大收缩末尾阶段时,随着维度半径R的变小(接近于普朗克长度时),弦的缠绕能与振动能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反转。此时的轻弦,变成了彼时的“重弦”,而现在的重弦,变成了那个时候普遍意义上的“轻弦”。于是,从我们今天意义上所理解的大收缩,实际上是另一种测量模式(现在的重弦,那个时候的轻弦)下的大膨胀。我们所理解的大膨胀,却是另一种测量模式下的大收缩。

一至多,内与外,大和小,竟是如此的相容和统一。

图片来源:链接

  • Reflection

现代物理学、宇宙学的进展,不仅极大革新了我们的宇宙观时空观,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介入了哲学与神学的传统领域。平行宇宙中一切都是概率吗?一件事情在概率上若是可能,那就意味着在无穷的平行宇宙深处,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精神、自我、生命和知识又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最奇妙的地方仍莫过于这其中的自指。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也是如此。人体中含有的铁以后的重元素,我们的太阳的温度并不足以产生它们。它们合成于我们的太阳产生之前爆炸的超新星。作为宇宙一部分的我们,思考起宇宙的结构、本质和意义。这本身是否是一种宇宙意识的觉醒呢?又或者,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协同演化?

参考资源

《真实世界的脉络》,David Deutsch(豆瓣
《宇宙的琴弦》,Brian Greene(豆瓣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Michio Kaku(加来道雄)(豆瓣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豆瓣
《上帝与新物理学》,Paul Davies(豆瓣
《宇宙》,Carl Sagan(豆瓣

《暗淡蓝点》,Carl Sagan(豆瓣
Wiki词条 – Multiverse
Wiki词条 – Metafiction
维度:数学漫步 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VeryCD
寻找隐藏的维度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豆瓣)(VeryCD
History Channel: Parallel Universe (YouTube 1/42/43/44/4)(优酷

Donde Voy (Where I Go)

这几天迷上了Donde Voy这首歌,两个版本反反复复许多遍,像是渗到骨子里。原曲源自西班牙民谣,美籍墨西哥裔女歌手Tish Hinojosa在1989年收录在她的专辑《Homeland》里。而英文版是齐豫后来重填的词,收录在她96年的专辑《Tears》里。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齐豫的词无疑将这种流浪者的心境和命运表达得淋漓尽致。“亲爱的姑娘呵,我不敢正视,你那褐色的眼睛。你可知我心中的孤独有时,竟也能撕心裂肺!你若有若无的一个吻,让我欣喜若狂、身心沉醉。尽管,我已深知:握着你的手,我只有,此刻的平安。。。”

All alone I started my journey
To the darkness for darkness I go
With a reason, I stopped for a moment
In this world full of pleasure so frail

Town after town on I travel
Pass through faces I know and know not
Like a bird in flight, sometimes I topple
Time and time again, just farewells

Donde voy, donde voy
Day by day, my story unfolds
Solo estoy, solo estoy
All alone as the day I was born

Till you eyes rest on mine, I shall wander
No more darkness I know and know not
For your sweetness I traded my freedom
Not knowing a farewell awaits

You know, hearts can be repeatedly broken
Making room for the harrows to come
Along with my sorrows I buried
My tears, my smile, your name

Donde voy, donde voy
Songs of love tales I sing for no more
Solo estoy, solo estoy
Once again with my shadows I roam

Donde voy, donde voy
All alone as the day I was born
Solo estoy, solo estoy
Still alone with my shadows I roam

尽管齐豫的版本先入为主,然而重复的次数多了,却又开始觉得Tish的版本更为平淡、自然,西班牙语的吐字别有一番说不出的味道。或许这只是因为不懂西班牙语的缘故吧。这就好像站在纽约时代广场,四下望着绚丽多彩的广告牌。华丽的颜色,跳跃的字母,让人心生感慨,若是不懂英语,眼前将是多美的景象啊~若是不懂英语。。。若是不懂汉语。。。

Donde Voy (Where I Go)

Madrugada me ve corriendo
(Daybreak finds me running)
Bajo cielo que empieza color
(Under a sky that’s beginning to color)
No me salgas sol a nombrar me
(Sun please don’t expose me)
A la fuerza de “la migracion”
(To the force of “the migration”)

Un dolor que siento en el pecho
(The pain that I feel in my chest)
Es mi alma que llere de amor
(Is my heart that hurts with love)
Pienso en ti y tus brazos que esperan
(I think of you and your arms that wait)
Tus besos y tu passion
(Your kisses and your passion)

Chorus:
Donde voy, donde voy
(Where I go, where I go)
Esperanza es mi destinacion
(Hope is my destination)
Solo estoy, solo estoy
(I’m alone, I’m alone)
Por el monte profugo me voy
(through the desert, a fugitive, I go)

Dias semanas y meces
(Days, weeks, and months)
Pasa muy lejos de ti
(Pass far away from you)
Muy pronto te llega un dinero
(Siib you’ll receive some money)
Yo te quiero tener junto a mi
(I want to have you near me)

El trabajo me llena las horas
(Work fills my hours)
Tu risa no puedo olividar
(Your laughter I can’t forget)
Vivir sin tu amor no es vida
(To live without your love isn’t living)
Vivir de profugo es igual
(To live as a fugitave is the same)

从长大到变老——写过即将过去的2009

毕业纪念册里一位同学的话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人的长大是件突然的事”,她这样说到。当脚步沿着它自己熟悉的记忆,走进昨天的那间食堂,那座安静的图书馆。环顾四周,你会立刻发现,那场景熟悉得好像是昨天,只不过再也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世上大概没有比这更为梦幻的场景了。当熟悉的一切变得如此陌生,人们就不得不开始问起那些自古不变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拉开距离看自己,看生活,不仅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特别的艺术技巧。当然,更是一种哲学的高度。

从长大到变老,依然克制不住对于深刻的向往。只不过年轻时以为深刻的是自己,而年老时才体会到深刻的在于生活和事物本身。在学会谦卑之余,也学着去了解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从长大到变老,渐渐习惯了一些隐秘的伤痛。它们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你长久相伴,忠诚而值得信赖。直到有一天,你熟悉它们就像熟悉一位一辈子的老朋友。

从长大到变老,不再那么热切地渴望旅行。似乎从每一天的日出到日落都是在旅行,每一天的醒来和睡去都是在旅行。穿越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熟悉每一个心念的涨落与起伏,熟悉每一个梦境的欲止和由起。无处不在的旅行呵,无边无际的梦。

从长大到变老,渐渐学会不再为自己感到羞耻。不仅是因为学会了坦诚与放低,更是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文学?历史?社会学?精神分析?总之,这个人并不孤独,也不特殊,自然也就不会过分地耻于自己。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一条自我和解之路。

从长大到变老,才学会了爱上不同的颜色,爱上不同的音乐,爱上不同的食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时候我会想,这大概说的不只是心境,更是某道家传的菜谱,一道由水果和蔬菜构成的秘谱。

从长大到变老,才知道人的年龄也并非一个单向的过程。人们常说,八十而有十八心,可十八又何尝没有八十心?在生命的历程里,人们“有时变年老有时变年轻,就好像有时快乐有时悲伤一样”。

从长大到变老,才渐渐明白“第一义”和“第二义”的高下之别。在许多的瞬间,一个呼之欲出的声音在心底划过,真切,美丽。那些瞬间,我满心欢喜,甚至忍不住想要纵情欢呼,欢呼着迎接那早已被淡忘的永恒。

时间用它的尺从我生命中量过,而我,也用自己的尺在时间中量过。——写给即将过去的2009

脚步

人在临死前是不是一生的记忆都会在眼前闪现?我想,也许是。这就像是我的脚步,永远在路上行走,永远不停息。从抬起到落下,短短的一瞬,我仿佛跨越了数十年。

在这一步里,道路变幻着它的形状。沙砾、土路、石子、山路、柏油或是水泥……它们蜿蜒曲折,宽窄不一,通向无数个已知或未知的终点。

在这一步里,天空变幻着它的时辰。冬日烟囱的白雾被朝霞染成绚丽的红色;午后温煦的阳光消融了时间;或是连绵的阴雨,连心都润得湿漉漉;将暗未暗的傍晚闪着幽幽的蓝光;或是夜空里的星星,深邃而迷人……

在这一步里,城市变幻着它的风貌。一座金色夕阳下无比精致的城市;一座旷达开阔无比自由的城市;一座永远是异乡,又永远是故乡的城市;一座每一处场景都唤醒着记忆的城市……

在这一步降落未落的一瞬里,我已然看见自己意识和生命的全部历程,就像是临死前。起脚前的悲伤、孤独,在这一步里自信乐观、希望满满。就像我迎接每一个清晨的到来,就像这,每一个全新的脚步。起脚前的独自一人,在这一步里已有你相伴。道路、天空、城市,景物不仅因为有你而变的不同,更因为有你而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一步一步,一念一息。我想,我正在书写着自己的永恒。

沙漏的美

每当我注视着桌上这个一小时的大沙漏,各式各样的思考和惊叹便悄然来袭。

沙漏是极美的工艺品,它的美在于其形体。银色的不锈钢底座,透亮的玻璃漏斗,纯白的沙粒。不锈钢稳定、坚固,但却略显单调和沉闷;玻璃器皿固然脆弱、易碎,但却总是优雅、精致。这两者恰在这沙漏上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玻璃漏斗有着完美的曲线,无论你从哪个一个角度看过去,它都透着浅浅的、清亮的光。它的颈部细极了,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折断。然而在不锈钢立柱的保护下,这担心却有些多余。一个几乎不能自己站立的玻璃形体,纹丝不动地嵌在不锈钢底座上,供你欣赏,也提醒着你它来之不易的美丽。

沙漏的美,还在于它的质感。玻璃的光洁与沙子的颗粒,你能想象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竟有着相同的化学成分——二氧化硅。粉末状的沙粒从细颈中落下,撞击到坚硬的半球形玻璃上,再四散弹开。我试着凝神去听,可终究是白费力气。沙粒是特制的粉末 ,倘若能用手抓上一捧,只怕也会从指缝中一点点溜走,飘散在风里吧。而这捧易散的粉末如今被封禁在这玻璃瓶里,颇有些原汤化原食的味道。可翻来覆去,究竟要多少年,玻璃才能化为沙,沙才能凝为玻璃呢?

沙漏的美,在于其形式感。众所周知,因为沙子的流逝,沙漏是时间的象征。然而当你真的去看一个沙漏时,你会发现,真正代表时间的不仅在于沙子流逝的过程,也在于沙子流动性与凝固性的统一。当流沙不停息地穿过玻璃的颈项,在玻璃漏斗的底部汇聚、堆积。从浅浅的,可有可无的薄薄一层,到像是一汤匙舀出的小土堆,再到偶尔有些塌陷、滑落的大沙丘。一个巨大、真实然而细节无比丰富的身躯就这样从无到有地显现出来,或者说,从流沙中凝固出来。这便是时间,以及时间所造就的历史。

沙漏的美,更在于其完美的隐喻和象征。好吧,也许我错了。因为根据现代物理的时空观,时间也是量子化的,时间的流动不过是人们的错觉,我们真正有的不过是时间片。可我却惊讶地发现,沙漏也正是如此。虽然小到难以分辨,可沙漏里的沙终究是一粒粒的,量子化的,时间片的。没有什么过去和将来,所有的沙粒都在那里。可究竟是谁启动了不对称的时间,就像使沙漏的沙开始流动;又是否可以逆转它,好像沙漏的翻转呢?一捧细沙大约有一万粒,这比我们在晴朗的夜空所能看见的星星还要多(卡尔·萨根《宇宙》)。沙粒中是否包含有另一个宇宙?我们这宇宙是否也不过是粒沙?

每当我看到沙漏的美,长久地注视着它,各式思绪纷至沓来,可这是否又是我心之沙漏翻动的结果呢?

读卡尔·萨根的《宇宙》

卡尔·萨根(Carl Sagan)是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是一个你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总也不能绕过的名字。我之前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触》(Contact),看过那张著名的暗蓝淡点(Pale Blue Dot)的照片。可真正读他的书,这本《神秘的宇宙》还是第一次。

《科学美国人》杂志当年介绍说,(这)“是时间、空间、地球、生命、人类和文明的历史,是一首真正的宇宙之史诗。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这样恢弘、优美、光彩夺人,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触及读者心灵深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说,真是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介绍了!

作为一本1980年出版的科普书,它并没有太多最新科技的味道,甚至绝大多数的科学事实你可能都或多或少通过别的途径了解过。然而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往往不在于它说了些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而在于它对那些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东西的极为深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洞察力——《神秘的宇宙》就是这样一本书。

它用一种诗意的口吻再次唤起你对宇宙的无限好奇与向往:

“宇宙是浩淼无限的海洋,地球表面只是这个海洋的滨岸。”

“宇宙的海洋张开怀抱,向我们发出邀请,召唤着我们。人类的本能告诉我们,人类是在这个海洋里诞生的,我们急切地盼望回归故里。”

它悄悄地触动那些因为无知而产生的麻木:

“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它谈生命的进化:

(线粒体)“现在仍然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但是它们本身可能曾经是独立生存的细胞。”

“地球大气层的99%源自生物,我们的天空是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难以想象千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更不用说想象亿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我们就像蝴蝶一样,振翅一天便以为那就是一生。”

也谈那些伟大的灵魂:

“对天体的研究给托勒密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快乐。‘我是凡人’,他写道:‘我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是当我随着繁星的圆周轨道畅游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离开了大地……’”

开普勒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我过去测量天空,现在测量的却是阴影。我的精神和天空密不可分,我的身体却在地上安息。”

谈太阳系:

“在整个金星的上空不停地下着硫酸雨,但是从来没有一滴硫酸降落在金星的表面上。”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幅显示火星表面的图像时,曾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看来,那根本不像是一个外星世界,倒很像我在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所看到的情景。也有石头、流沙和远处的山峰,其景观与地球上任何景色一样自然优美。”

“这些故事描述了一个晶体状的世界,描述了一个从南极到北极遍布蛛网状物体的星球,其周围的小行星状如土豆;这是个拥有地下海洋的世界,又是个状如意大利馅饼,散发着臭鸡蛋味的陆地,拥有充斥融化的硫的湖泊,火山不断朝空中喷出烟火;这是个叫做木星的行星。”

也谈宇宙群星:

如果有人居住在球状星团的中心,而不是像太阳系这样位于银河系的旋臂边缘,“那么,他们就会可怜我们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星星。而在他们的天空中却布满灿烂的繁星。”……“我们的太阳,以及别的太阳都可能有消亡之日,但在球状星团的世界里,漫漫黑夜却永远不会来临。”

“而在恒星看来,人生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只是亿万短暂生命的一员,虚弱地挣扎在一个由硅酸盐和铁组成的酷寒而又坚硬的、及其遥远的星球表面上。”

谈恒星的生命:

“人体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氮,牙齿中的钙,血液中的铁,以及苹果馅饼中的碳,都是在崩塌的星体内部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体是由星体物质构成的。”

更谈宇宙的演变:

“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漩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的过程。星系的形态及其数量足以向我们讲述一个可能是最为壮观的有关古代事件的故事,一个我们刚开始阅读的故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宇宙要比他们在20年代所想象的大得多,光要花费比宇宙的年龄还长的时间才能环航宇宙。而星系则比宇宙年轻。但是,如果宇宙是闭合的,并且光不能从中逃离出来,那么把宇宙描绘成黑洞可能就完全正确了。如果你想知道黑洞的内幕,那就请你环顾四周吧。”

还谈我们的探险:

“我们基因中的信息非常古老,大多数已有数百万年之久,有的长达数十亿年。相反,我们书本中的信息最多不过数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则只有数十年之久。”……“旅行者”号“唱片上的信息会持续10亿年。基因、大脑和书本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留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但是‘旅行者’号上压印在金属星际唱片中的人类记忆将持续得长久得多。”

还有永恒的记忆:知识和生命

“写作大概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它把在时间纪元上相隔遥远的人们结合在一起,书本打破了时间的桎梏,证明人类能创造奇迹。”

“能知道其他智能生物可能会是何等不同,那是很有趣,为此,我们研究鲸和巨猿。为了要稍微了解还可能存在哪种其他的文明,我们可以研究历史和文化人类学。但是我们大家——我们的鲸,我们的猿,我们人类之间——关系都太密切了。只要我们调查局限于单个行星上的一个或两个进化的种类,我们对其他职能和其他文明可能的范围和光辉业绩就会永远一无所知。”

稍微岔开下话题,这本书的英文名就叫做《Cosmos》,而中文名《神秘的宇宙》无疑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做宣传、推广的手段。可这样一来,Cosm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κόσμος;与Chaos相对本身所蕴含的有序与和谐就全被抹杀了。我理解,这也正是原书名用Cosmos,而非Universe的原因。Cosmos不仅包括无垠的空间与璀璨的群星,包括生命在其中的孕育和进化,更包括智能的萌芽与其认识自身、认识外部的点点滴滴微薄的努力。我们向历史上所有那些先辈思想家致以极大的敬意,而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宇宙局部的化身”。这才是Cosmos作为原书名全部的内涵和外延所在。

好了,这就是卡尔·萨根的《宇宙》,这就是这本书蕴含的异乎寻常的美。

漂流笔记本第六日 – 快乐的真谛

2009年11月11日    晴    今日签名档:懒惰就是人放弃了随着自身尊严而来的责任

在网上写blog,两种恐惧一直伴随着我。

第一种恐惧,是暴露。所有明眼的、细心的访客们一定不难从那些过多的言语中发觉我内心的虚弱。人肉搜索是可怕的,可那也不过是泄露了外在的信息和身份;要知道在博客上,我主动向所有人暴露了自己深刻的缺点。这些甚至还不够,真正让我恐惧的是那些朝向自我的暴露。有些时候,在博客上审视过去的自己,一种厌倦、痛恨之情油然而生。几个星期,几个月都不想再自己的blog一眼,甚至必须反反复复地说服自己才不会把一些内容删去。

第二种恐惧,是枯竭。尽管我一直学着去记下那些小的兴趣和发现,记下那些心底流淌的声音。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真正知道它可以流淌多久。倘若这样的声音有朝一日枯竭了呢?倘若新鲜的内容就此沉匿不见了呢?流淌的声音需要通过意象来记录,可意象本身又是多么稀缺和宝贵的资源!语言的力量本身也是有边界的,情至深处,相爱的人也只有凭借身体的相触才能表达,何况是博客?

幸运的是,我想我为两种恐惧寻到了一条通用的解法。书写是一种扬弃,留下的文字固然是为了表达,但也是为了抛弃。抛弃了现有的意象,缺失的世界拼图才开始显露踪迹;越是接近于语言和内容的边界,就越发觉得边界还遥不可及;越是抛弃过去的自己,就似乎一天比一天接近于真实的自己。我想,我找到快乐、自由和爱的真谛了。这些美好的事物从来就不是被给予的东西,即便是,也来的短暂、易逝而不能持久。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可对于生命的审美性理解从来就不包含在其中,要获得这些美好的东西从来都要付出超越本能的努力。当诗人艾尔曼(Max Ehrmann)说“Strive to be happy”,我想,这其实不是自我欺骗和安慰,而是——快乐的真谛。

漂流笔记本第二日 – 《沉思录》

2009年11月7日    霾    今日签名档: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最近在读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的《沉思录》,尽管只看了几章,却已经可以深深体会到一种异常静谧的美。这种静谧的美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想起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洁净精微”。好一个“洁净精微”,前半部分同样也是《沉思录》给我的感觉:一种诉诸自然(广义)的清洁与宁静。

“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产生的事物有一种感觉和较深的洞察力,那些作为其结果出现的事物在他看来就几乎都是以某种引起快乐的方式安排的。”……“很多这样的事情都要出现,它们并不使每个人愉悦,而只是使真正熟稔自然及其作品的人愉悦。”

这些话我觉得很好地代表了斯多亚学派的审美观——合乎宇宙理性的美。这里顺便说一下,以前读哲学方面的东西,谈到斯多亚学派的时候多以禁欲主义一笔带过。而今自己真正读了《沉思录》,这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体会毕竟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读的这个译本是由北大的何怀宏教授在1988年翻译的。书中译序的一段话几天来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亚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平心而论,译序内容整体而言是不错的,没有像那个时代很多书本的译序中习惯性地把原书批判一番的习惯。可这番话似乎依然有种高高在上的“政治正确”的味道,让人心生反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于是这本书被媒体热炒了一阵。联想到今年柴静获得大赛特等奖的那篇演讲也提到了温家宝七年前的一番话:“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里似乎也很能嗅出些斯多亚学派的味道。看来总理读《沉思录》真的不是一天两天,至少至少也有七年之久了。

再联想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评论斯多亚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和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时所说的一番话:

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和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那么,一个个人对哲学的喜好是否也在狭义上受着类似的影响呢?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何怀宏的评论与罗素的这番话有着相同的核心概念,可效果却截然相反。我想,这里面固然有措辞不同导致的分别,可或许更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少了份高高在上的道德/哲学/政治优越感,而多了些谦逊的态度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吧。

读到这里,不禁感慨:年轻时我以为内容才是一切,可渐渐我才明白。形式也是如此重要,某些情形下甚至是和内容同等重要,乃至超越内容的啊~

BTW:书中把奥勒留的名字拼错了,应该是Aurelius而不是Aurelinus。Google上搜Aurelinus只能看到中文的内容。不知道这个错误究竟是从哪里流传开的。

沿着《真实世界的脉络》……

最后更新:2009-10-26

  • 概览

从知道《真实世界的脉络》的这本书的书名开始,我就被它吸引住了。真实性——这个我最重要的人生命题之一,又怎么能错过?可即便有着如此的期待和好奇,在我真正读了它以后,还是被震撼到了。

作者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前言中的一些话很清楚地说明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摘抄如下:

“本书阐明了一种世界观。如果这样做存在一个动机的话,那么主要是由于一连串非凡的科学发现使我们现在对于真实世界的结构拥有了一些非常深刻的理论。”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们,不仅把它们看做各自领域的实用基础,而且把它们看作对世界的解释。”

“本书主要不是为这些理论辩护,而是探讨假如这些理论正确的话,那么真实世界的脉络应该是什么样子。”

上面提到的“理论”,不只有一个,而是四个。它们分别是:

  1. 休·埃弗里特(Hugh 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
  2.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认识论;
  3. 阿兰·图灵的计算理论(图灵原理);
  4.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达尔文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的进化论。

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认识复杂的事物,例如世界?在哲学上,一直存在着还原主义(Reductionism)整体主义(Holism)两种基本思想的分野——即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还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者认为,由于凸显现象(Emergence)的存在,我们不能在还原主义层次得到所有的解释;而整体主义又因为完全忽略了在低层次的理解而更不可取。所以,对于世界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理论(即所谓世界观),不是超弦理论这样在还原主义层次的“大统一理论”(GUT),而是“与我们最深刻的解释性理论最接近的理论”。

这里,“深刻的解释性理论”蕴含着全书的几个大前提:

  1. 人类知识还在经历着爆炸性的增长,尽管具体的理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致,但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理解总是变得越来越通用,越来越深刻。深度终将战胜广度;
  2. 只有真实世界的结构是统一的和可理解的,则人类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趋于一个统一的、将万事万物普遍关联的“万有之理”。这不仅是作者的一个信仰,也是全书的主旨。否则,就不是真实世界的脉络,而是真实世界的碎片了;
  3. 以量子理论为首的四个理论由于其内在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与一致性,已经可以彼此联合起来,初步形成对世界的解释性理解。
  • 深刻的解释性理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书中展示的真实世界的脉络所在吧~篇幅有限,我略去了所有的讨论和思辨上的内容,这里仅列出涉及的主题和提出的观点。

  1. 亚原子粒子干涉实验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解释
  2. 这意味着真实世界存在着数量巨大(最近看到有文章说数目大约为10^10^16个)的平行宇宙。除了我们自己所处的这个宇宙以外,其余宇宙不可见,不可探测,而只通过微弱的干涉作用影响彼此。每一个宇宙的成分都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遵循同样的物理定律,但每个宇宙中粒子的位置有所不同。(物理学上的多重宇宙假说有很多种,在有的假说里不同宇宙是可以遵循不同的物理常数或不同的物理定律的。具体参见Tegmark对多重宇宙假说的分类

  3. 真实性的判断标准
  4. 由于形形色色唯我主义(Solipsism)的存在,真实性的判断本身成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件事物是真实的,外在于我独立存在的呢?我们又是哪里区分本质上“可理解”与本质上“不可理解”的界限呢?作者引用了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判断准则:

    如果按照最简单的解释,某实体是复杂且自主的,那么该实体就是真实的。

    并依据计算复杂性理论,将该准则改述为:

    如果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给我们以某实体是真实的幻觉,则该实体就是真实的。

  5. 关于虚拟现实生成器的讨论(与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概念不同,这里讨论虚拟现实完全是广义和抽象上的)
  6. a)经过一番讨论,虚拟现实生成器的全部能力被定义为,能够为生成器编程给用户体验的所有真实和想象环境的集合。而虚拟现实的最终极限可以表达为物理定律对虚拟现实生成器施加的限制;

    b)虚拟现实生成器的三个组成部分:印象生成传感器,可以是直接作用于神经刺激信号的 (想一想电影《黑客帝国》就明白了);传感器,用于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互动,也是可以在神经脉冲层次的;计算机,完成控制和计算;

    c)根据能力定义,虚拟现实生成器可以绘制逻辑可能(包含物理可能与物理不可能)的外部体验。对物理可能环境的准确绘制取决于对它物理性质的理解程度,反之亦然,即发现某环境的物理规律取决于能否创造一个对应的虚拟现实绘制;但虚拟现实所能绘制的物理不可能环境,恰好是那些觉察不出和物理可能环境有所区别的那类物理不可能环境。因此,物理世界和虚拟现实可表现世界之间,也许有着比我们想象的紧密、深刻得多的联系;

    d)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世界的体验从来就不是直接的,而是经由感官数据、神经传导、心智处理的。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关于外部真实世界的每一点体验都是虚拟现实的;我们每一点知识,思维和想象,都可能只是某种编码的程序,在大脑这个虚拟现实生成器上绘制出来的。而这样的虚拟现实,迄今为止,也只是在宇宙的一个叫做地球的行星周围才观察到的物理过程。(即指人这一具备感知思考能力的智慧生命形式。)“从生物学角度,人类对于环境的虚拟现实绘制是人类借以生存的独特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人类为什么存在的原因。人类占据的生态位直接地、绝对地依赖于虚拟现实,就像考拉熊的生态位同样直接地、绝对地依赖于桉树叶一样。”(忍不住把“虚拟现实”一章的最后一段话完整摘录了下来。这里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请参考我之前翻译的道金斯演讲《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奇怪的科学》)。

  7. 虚拟现实的约束与可能
  8. a)根据图灵原理,有可能建造一台通用计算机,其全部本领包括任何其他物理对象所能完成的计算。而抛开虚拟现实生成器的传感与印象生成部分不谈(它们受限于具体的实现技术),仅就生成器的计算机部分来看,根据图灵原理:有可能建造一台通用虚拟现实生成器,其全部本领包括所有物理上可能的环境;

    b)这意味着:“物理定律使得它们自己被物理对象所认识,在物理上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物理定律成全了自己的可理解性。”。从而也就蕴含着:“在多重宇宙的某处,物理地存在一些实体,能够无限准确地理解它们”(物理定律)。

  9. 生命的意义
  10. a)依照道金斯基于基因的对生命的理解,生物体本身只是基因(复制子,Replicator)环境的一部分。基因(指广义的基因,即复制子)体现了关于其对生态位的知识 。严格的说,是否适应某个生态位的东西是一条知识,而不是物理实体。生命(广义)是知识的物理化身;

    b)图灵原理描述了知识的物理体现(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而生命,或许是在自然界实现该效果的一种手段。生命,即知识,的发展可能改变天体物理,乃至整个宇宙的结构,正如人类的历史改变了地球表层和大气层的外貌一样;

    c) 生命与非生命,或者说含有知识与不含有知识的物体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一点,需要采用多重宇宙观做出解释。随机事件在多重宇宙间的概率分布,以及复制子的定义和性质(关于生态位的知识)这两点决定了:纵观整个多重宇宙(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便于说明),真正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是有知识的物质。当其余物质在横跨其他宇宙后变得渐渐模糊、无法辨认,只有在知识的承载地,存在着横跨宇宙的最大尺度的规律性结构,好像多重宇宙中的一块水晶;

  11. 量子计算机
  12. 量子计算的本质是将有用的任务通过平行宇宙间的协作来完成的技术。图灵机(现代计算机的奠基性理论模型)和经典计算理论都隐含地使用了“经典力学”的概念,但即便如此,“比特”这个计算机所能操作的最小信息量,本质上仍然和量子(即离散块)是同一个概念。David Deutsch曾在1985年证明了量子物理下存在通用量子计算机,用的仍然是类似图灵机的构造,但用量子理论替换了基础的经典力学过程。(David Deutsch, 1985, Quantum theory, the Church-Turing principle and the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e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3. 关于时间
  14. a)时间也是一个量子概念。经典时空观中关于时间作为时刻的序列,或是时间流的概念都是不准确的。事实上,传统时间概念只是量子时间概念的一种近似。然而在某些类型的物理过程中,这个近似必将被彻底打破。例如:宇宙的起源——大爆炸,黑洞内部,宇宙的最后坍缩阶段(大坍缩),以及亚微观尺度下量子效应撕裂时空的结构,形成封闭的时间环——时间机器等;

    b)经典时空观蕴含的决定论(因果关系)存在着“反事实条件”悖论。然而因果概念在多重宇宙量子时间概念框架下却具有完美的意义。在此框架的特殊情况下,如黑洞内部或大爆炸,因甚至不必出现于果之前;

    c)并不存在一个贯穿所有多重宇宙的时间框架,在我们宇宙其他时间(非当前时刻)的“瞬像”(一个具体时刻的宇宙),和其他宇宙的“瞬像”没有根本的界限。所谓我们宇宙中的其他时间,与其他宇宙其他时间的这种区分本身就是完全多余的。认为只有我们知道的时刻是唯一真实,或者相对其他时刻更为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唯我主义。“所有时刻在物理上都是真实的。整个多重宇宙在物理上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真的。”

  15. 关于时间旅行
  16. a)关于时间旅行的“祖孙悖论”中,错误的假设不是时间机器的存在性,也非自由意志,而是传统的时间理论;

    b)如果时间旅行是物理可能的,则根据图灵原理的虚拟现实形式(参见4a),可叙述为:存在描绘时间旅行的程序。David Deutsch在书中第十二章详细讨论了该程序在虚拟现实生成器上运行时应该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绘制程序是逻辑可能的。根据虚拟现实生成器的能力定义(参见3c)及图灵原理形式(参见4a),如果该绘制程序在逻辑上不可能的,则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则是物理不可能的;

    c)而该程序的逻辑形式告诉我们:“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必定是在几个相互作用的而且彼此交叉的宇宙中发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当参与者在时间中旅行时,他们通常是从一个宇宙旅行到另一个宇宙。宇宙相连的精确方式除了依赖于其他因素以外,还依赖于参与者的心智状态。”;

    d)关于时间旅行的“知识悖论”:即通过时间旅行,知识从无中诞生。例如莎士比亚巨作爱好者将《哈姆雷特》带到了该剧尚未被创作的年代,又例如哺乳动物,比如人,通过时间机器来到了恐龙时代(参见5a,生命是知识的物理化身。所以这也是知识悖论的一种形式)。然而从多重宇宙的观点来看,该悖论也是不存在的。如果“把所有知识产生过程、整个文化与文明以及每一个人心智中的全部思维过程,还有生物圈的全部进化过程想像成一个巨大的计算”,“这是一个描绘一切存在事物的虚拟现实程序,其精确度不断增长”,则时间机器是一种计算资源,它与量子计算机一样,将计算任务分配到不同宇宙中从而获得计算的加速,知识在多重宇宙间直接得到事实上的加速传播与交换。

  17. 关于四大理论的现状
  18. 四大领域的基本理论就其发展历史而言,有着相当多的近似之处。它们一方面广泛在实践被采用,另一方面又在理论上被贬斥和冷落,“拒绝被当作真实世界的解释”。如图灵原理、人工智能与人脑意识、自由意志的争论,如波普尔认识论与归纳主义的争论,如多重宇宙与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争论,进化论更是遭遇了激烈的质疑和批评。Deutsch认为,分别孤立的看,这四大理论在解释上各自存在缺陷,并显得冷酷而悲观。从广义上看,它们单独一种作为世界观的基础都只不过是还原主义的一种形式。而把它们四者相互结合作为真实世界结构的解释时,不仅各自的缺陷被弥补了(书中有讨论,此处暂略),其解释力也是惊人的。

  19. 宇宙终结的展望
  20. 在书中最后一章“宇宙终结点”,Deutsch再一次为四大理论联合起来解释真实世界结构做了辩护,并应用四大理论试探性地解释了Tipler的欧米伽点理论(Omega Point)。Ω,也就是希腊文的最后一个字母。欧米伽点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德日进是他的中文名)创造出来的词汇,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终点。之后广泛被宇宙学、科幻小说等引用。其中,Tipler的欧米伽点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到,尽管Tipler欧米伽点理论不乏惊人之语,然而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可由四大理论联合辩护的。宇宙终结,“上帝”、智能进化、道德、美……多么恢弘伟大的一章啊!!

  • 一些读后感想

今年4月份的时候读完这本书,激动和震撼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记得曾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个签名档:“喜欢所有刷新认识的书和电影”。这本《真实世界的脉络》无疑就属于此类。而让我激动和震撼的“刷新认识”之处不仅在于其见解的深刻,在于其思辨的美感,在于其逻辑的严密,更加在于一种可能性。正如作者在前言里所说(原谅我的重复引用):

“本书主要不是为这些理论辩护,而是探讨假如这些理论正确的话,那么真实世界的脉络应该是什么样子。”

以上,我用了近乎罗嗦的篇幅试着去展示这本书所谈论的内容——是的,仅仅是展示,浮光掠影的概括忽略了太多的细节——期望可以表达这些内容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带给我的震撼。宇宙、时间、生命……这些被思考了上千年的哲学问题,竟然有了如此清晰的表达和全新的可能性!这样的时刻,我不得不由衷赞叹,生活在现今这个时代真是一种幸运!

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又读了《宇宙的琴弦》,《时间简史》,《上帝与新物理学》等几本书。豆瓣的待阅列表上也还排着长长一串。一个新的领域就此开启了,我甚至开始关心日内瓦的那台对撞机是否能找到些关于超弦理论的间接证明。:D

  • 关于对本书的一些批评

尽管这本书在豆瓣上有着8.8的高分,在亚马逊(Amazon.com)上却是出人意料的两极分化。116条评论中42条给了5星,36条给了1星。大致浏览一遍全部1星的评价(不得不说,Amazon.com上读者的书评写的还真是认真和仔细),批评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硬伤,逻辑基础脆弱,多重宇宙部分仅仅建立在光的双狭缝实验与非随机干涉现象上;
  2. 多重宇宙内容单薄,缺乏创新性内容与领域研究成果的引用;
  3. 作者行文风格过于傲慢和自以为是;
  4. 作者的跨领域讨论实属自不量力,世界观、真实性这些形而上色彩浓厚的内容哲学家会写的更好;
  5. 自相矛盾,将一切归结到量子物理不过是另一个层次的还原主义。

仔细想想,我倒觉得这些批评都不构成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我理解这是一本哲学色彩浓厚的科学书籍,或者倒不如这是一本科学色彩浓厚的哲学书籍。在于展示新世界观框架下一个崭新的世界结构,呼吁重视四大理论的解释意义(而不仅是实践应用),及其联合起来的解释力。相信多重宇宙部分在其余书籍里一定有更深入的讨论。行文风格是属于个人喜好了,1、2、4的批评,我感觉都是对这书有着错误的期待导致的。至于最后一条,倒是有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味道。:D 可毕竟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杀伤力,因为缺少可替代的更好的解释哪。

  • 关于作者David Deutsch

暂时不写了。感兴趣的话,不妨看Edge还有Wiki上的介绍。:)